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楼主: 塔希提

[原创] 纪实知青小说连载:《青青白杨树》 (全文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白杨树》

19


    初夏的热风里,麦浪滚滚,长势喜人,一望无际的麦田,几天前还绿意葱葱,转眼便一片金黄,分外耀眼。

    眼见到了开镰的时节,而且,接踵而来的便是插秧季节,农忙节气刻不容缓。这就是一年中最忙的“双抢”——抢收抢种。这时的后邵生产队,几乎全体动员,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动的,都必须加入到“双抢”的行列中。

    此刻的劳动量,几乎比平时大了一倍,当然一天的工分也增加到了十六分。只要从酣梦中惊醒,肯定是出工的钟声在当当地响着。每天都是黎明就出工,直到深更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因为天黑后,虽然田里的活儿做不成,但打场的活儿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样的日子,对第一次经历的我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队里的麦田主要分布在两块地方,一处是离村子较远的圩埂区,另一处则是村北紧靠泥河的河湾地。前者产量高,旱涝保收,必须交公粮;而后者,属于靠天收的那种土地,所以无需交公粮。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这种土地,只是后邵的河湾地面积较大、土地较肥沃。村里人都指望着老天爷帮忙,只要这块黑土地能顺利地收获,全村都会敲锣打鼓喜庆丰收。用老年人的话说是:“收了泥河湾,丰了半拉天”。可见这一反一正的差别有多大,但事实上,却十年九淹。

    河湾地地势低洼,不像圩埂地平坦、日晒充分,每年都会晚几天才能收割。这样的好处是无需与圩埂区挤在一起抢收,但最大的坏处就是,假如天气突变,导致暴雨季节来临时,来不及收割,麦田便被突来的洪水淹没。那种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庄稼被洪水吞没的感觉,真是切肤之痛!

    小时候,我们学农时,也割过麦子,可那时只是半劳动半玩耍式的游击战。眼下的收割,更像一场大部队的歼灭战。生产队的几块大田,每块都是几十亩。割麦子的队伍,多半由妇女组成,间或有一两个男劳力负责现场指挥。女人堆在一起,免不了叽叽喳喳,像一群欢乐的麻雀,一边说笑,一边挥舞着镰刀,金色的麦浪渐渐倒在脚下,变成一堆堆被麦秸捆绕的麦把。

    我们四人起初只参加割麦的劳动,适应一天后,才被陆续分去运送和打场。专门运送的队伍,将麦捆码放在大车或架子车上,然后捆紧扎牢,一趟趟往队里场地上运送。赶大车的邵春风是老车把式,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把牛吆喝住,顺从他的指挥,小山似的大车满载着麦子,沿着田间车路,渐渐远去。一辆辆架子车也随后一路颠簸,娓娓而去。
    架子车都是农民家里私有车辆。这段日子里,谁家要是有架子车,那可就挣大分了,一辆车抵得上一个整劳力的工分呢。经过“双抢”,我才深刻体会到,像我们这样的单身知青,在挣工分问题上,永远无法跟其他农民家庭抗衡。

    我和俊生,被分配跟着邵春风一道赶大车。赶车倒不需要我们,只是上下车和路上保驾护航,没有别人的帮助,他一个人不行。每当路面出现凹坑或者倾斜式,我们都要护佑两边,使大车平稳度过。因此,虽然这活不是特别累,却一点不可掉以轻心。

    有一天,在经过村口的水沟边,邵春风一时大意,没有及时调整好方向,我俩也无经验,大车在转弯时,被一块凸起的土旮旯一杠,突然向右倾斜。走在右边的我拼命支撑,直到力不从心,才躲闪开。大车翻倒在水沟里,小山一般的麦子撒了一地,很多还浸到了水。
    我赶紧回村里喊人帮忙,俊生则和邵春风从水沟里捞散落的麦把。大车终于被众人拉了上来,麦子也被重新装了车,尽管老队长没有说什么,但我的心情依然很沉重,因为麦子一旦浸了水,不及时晒干,就会发芽发霉。
    事后,俊生见我不开心,便学着老龅牙的样子,哄着我说:你不在时,老龅牙邵春风对着自己光亮的脑袋,使劲拍打,一边拍,还一边说:“真腌臜熊人!真腌臜熊人了!”他那惟妙惟肖地表演,立刻把我逗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塔哥汇总到第19集了,将来有机会可以出本书的。{:1_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飞雪落 发表于 2014-1-11 14:25
塔哥汇总到第19集了,将来有机会可以出本书的。

呵呵,从未有过这种愿望呢。写写玩玩,才是自己的初衷。若是真有朋友欣赏,我心足矣。不是我胸无大志,确实是,除了名人,出书都是要花钱的。我没钱花,即便有,也不愿去花这种钱。{:5_87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白杨树》

20



    天黑下来后,场地上渐渐热闹起来。打场真是个精细的活儿,稍有不慎,则会使到手的庄稼被糟蹋。打场前,需要先做场地,这种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在我参加了几次打场后,才深谙其中奥妙。原来,场地不仅要平整光洁,还得软硬适中。在一遍遍地碾压的过程中,得一遍遍地喷洒着水,直到场地干燥光净。


    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麦捆被解开,平铺在场地上。石碾子被套在牲口后面,赶场的人赶着牲口沿着场地转着大圈,把所有的地方都碾压到。若是遇到牲口停下不走,尾巴又撅起,准是要拉屎,谁看见了,都要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抓起一把地上的麦秸,冲上去接住即将落下的牛粪。


    碾压之后,由我们翻场的人,手拿“叉扬”,将压过的麦子翻身,再由赶场的人继续碾压。就这样反复几遍,才把麦秸挑走,剩下一颗颗的麦粒。麦粒被“扬掀”聚拢到一起,堆起来,再铲进笆斗。一笆斗麦子有七十多斤,被扛笆斗的汉子从地上端起,左腿稍微下蹲,身子略加倾斜,刷地端到左肩上,再扛送到囤房麦子的地方。十五岁的我,实在无法端起这满满一笆斗麦子而深感丢人,只能看着他人行云流水般地来回奔忙。佳如他们三人虽然也很吃力,毕竟还能扛得起。


    石碾子不用时,要移到场地边上,不然时间长了,会把地面压坏。石碾子很重,足有三百来斤,竖起来时,需要俩人掀起。可对于身大力不亏的邵云庭,则是小菜一碟。只见他往手心里唾了一口,弯下腰,两手托住石碾底,腰一挺,便扳了起来。我们都去试了试,用尽了浑身力气,石碾子还是纹丝不动,不由得不佩服邵云庭那股子蛮力。每当我们对他翘大拇指时,邵云庭都会咧嘴龇牙笑着,口水从含着烟袋的嘴边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白杨树

21


    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头天还万里无云,次日便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幸好圩埂区的麦子基本收割完毕,只剩下河湾地里的待收的庄稼了。老队长和老庭爷他们商量着,是不是早点抢收河湾地的麦子。正说着,倾盆大雨,便跟着雷电,毫不留情地倒下来。

    劳累了多日,我们感到疲惫不堪。几乎每天都是倒头便呼呼大睡。大雨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他一觉了。

    雨,越下越大,真像相声里说的“倾缸大雨”。我知道,此刻的老队长他们,一定非常地揪心。能不能收大河湾,就在老天爷了。大河湾里有近一百亩麦子,别说下大雨,就是晴天,也要收好几天。

    我们正睡在床上,想着各自的心思。突然,一阵吆喝声从雨中传来。

    “劳动力们,妇女们,带上家伙什,快去大河湾抢割麦子喽!”

    这是老队长那沙哑的声音。紧接着,悬挂在村口老槐树下的那段铁轨被频频敲响。

    我们拿起镰刀,戴上草帽,挂好筐篓,依次出门。只见老队长披着蓑衣,戴着草帽,站在雨中,一遍遍地呼喊着。村里三三两两地有人过来,没一会,聚集了二十来个人。我们跟着老队长,往泥河边走去。后面陆续又上来一群妇女和儿童,几乎全村人都参加了这场与老天争夺粮食的战斗。

    泥河,是淮河的一个支流,平日里,她是一条美丽而平静的河流,每当我们拐过知青屋的山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身影。可此刻的泥河,就像是一只被暴雨激怒的母兽,时时用泥浪吞噬着麦田。

    每年淮河发水时,泥河上游的青年闸,都会开闸泄洪。泥河距离我们知青屋只有不到两百米。麦子就长在这段很大的洼地里。眼前的泥河水,在雨幕中翻着浊浪,水位不断抬高,最低处的麦田只能看见麦穗在水中飘动。

    我们相继走进水中,用镰刀割下麦穗,放进随身背着的荆条筐里。等装多了,就往高处走,倒进架子车里。瓢泼大雨继续下着,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每个人浑身都像从水里捞上来一般,从里到外,没有一丝干布。草帽也只能护着脑袋,不被雨水糊住眼睛。好在气温不低,不然一定会遭受风寒。

    水位一点点地抬高着,它上涨的速度急速超过了我们割麦穗的速度。原先只淹没了小腿,一个多小时后,便到了大腿间。水深到一定程度,割麦穗和运送的速度明显缓慢下来,最后只好一个接一个地传递,将筐篓传到高地。

    雨中奋斗了将近四个小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水位也不断高涨。雨,依旧下着,耳畔远处的雷声不断,波动而混浊的水面上几乎看不到麦穗的影子。大家这才依依不舍地撇下淹进水里无法收割的麦子,快速撤离,蹚水到岸边。而这岸边,也就是我们的知青屋后面的场地了。

    那年代的我们,经历了这场大雨中的抢收,不但没有带来丝毫情绪不利的影响,相反还生发出一种战天斗地的自豪和英雄气概,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那满怀豪情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写完要超过100层了,到时阅读真会像本书一样,翻着看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更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飞雪落 发表于 2014-1-12 19:00
如果写完要超过100层了,到时阅读真会像本书一样,翻着看了。

超过100层,要大家一起努力的!{:5_87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漠华筝 发表于 2014-1-12 20:42
又更新了。

是的,不断更新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4 07:20 , Processed in 0.07970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