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你可能没见过的霍金旧照 他一生中的15个瞬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巨人,一路走好。{:1_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 发表于 2018-3-15 10:02
巨人,一路走好。

不出所料,霍金去世都能被西方媒体拿来黑中国

2018
03/14
20:45
环球时报

  今天,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全世界最知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霍金先生突然离世,享年76岁。
  他的逝世不仅令全世界的科学迷感到悲痛,更令咱们中国人尤其感到伤心。因为这位杰出的科学大师不仅对咱们中国的科学进步很是关心,而且非常看好中国年轻人能给世界带来的改变。
  然而,在一家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中国人对于霍金的喜爱却变得“阴阳怪气”起来……
  这家西方媒体便是英国的BBC。
  而在今天这家媒体刊登的一篇名为“斯蒂芬·霍金:中国人对他的爱”的文章中,霍金在咱们中国受到的广泛欢迎,也毫不意外的被BBC的记者与政治挂钩起来。
  在文章开头简单介绍了中国人对于霍金的哀悼后,撰写这篇报道的BBC记者很快就抛出了下面两个奇怪的观点:
  1、 霍金引起中国的关注,恰逢中国开始拓展其科学和太空【野心】的时代。因此,他成为了中国官方大力推崇的偶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霍金很少批评中国,而且很乐于【取悦】(原文英文为“Play to the crowd”)中国大众,特别是他在中国的微博上与在中国很受欢迎的TFBoys组合中的明星王俊凯的互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下来,这位BBC的记者又话锋一转,居然开始拿霍金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来抨击和抹黑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
  其中,被这位BBC记者重点“点名”的,是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以及这一技术所应用在的打击犯罪领域。当然,在BBC看来,这并不是为了打击犯罪,而是为了“监控公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且正如上图所示,这BBC方面还专门配上了一个去年他们的驻华记者在中国贵州制作的一段关于中国“天网”系统的视频。这段视频原本是贵州方面为了展现当地科技的进步以及对于警方打击犯罪的帮助作用而请BBC记者拍摄的,但BBC的记者却出卖了当地官方的信任,把视频拍成了歪曲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造谣说这一监控系统是为了“打击公民自由”。
  不过,在这篇报道最后,BBC的记者最终还是以中国年轻人如何向霍金致哀进行了收尾。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她自己也发现这篇报道早已经偏离了爱的主题,被她写成了“政治阴谋”,所以才最后往回找补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夸霍金成就大为何他拿不到诺贝尔奖? 答案在这

2018年03月15日 00:06 环球网


  原标题:都夸霍金成就大,可他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

  答案在此。

  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当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在这里不打算重复那些经常被传来传去的老生常谈或者以讹传讹,而是希望向公众尽量清楚准确地介绍一下霍金的实际成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

  霍金在科学上的成果有多大?

  基本的回答是:霍金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你如果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也不会反对。

  不过,经常有媒体把他称为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世最伟大的科学家之类,这就说过头了。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科学界公认霍金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不禁要反问他:“谁跟你说这是科学界公认的?科学界完全没有这样认为,好不好!”

  实际上,从一个明显的指标就可以看出来:霍金连诺贝尔奖都没有得,怎么可能是当世最伟大的科学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15 17:41
都夸霍金成就大为何他拿不到诺贝尔奖? 答案在这

2018年03月15日 00:06 环球网

  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问起的问题:

  霍金为什么没有得诺贝尔奖?

  回答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成果没有达到诺贝尔奖的级别。并不是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有偏见或者搞什么政治,而是因为单纯科学上的原因。

  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

  霍金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必不可免要讲一些科学术语了。正如霍金在《时间简史》里提到的,每一个公式都会吓跑一半的读者。不过,如果你真的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希望你耐心地看下面的解释,我相信你肯定可以从中了解一个基本的图景。

  霍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宇宙学,这是一门科学,而不是哲学。是的,研究宇宙现在不是哲学家的事,而是科学家的事。人们不再是通过像“两小儿辩日”这样的哲学辩论去思考“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种问题了,而是通过观测和理论,去实证地、定量地研究宇宙。

  宇宙学里用到的理论,首先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霍金应用广义相对论做出了许多贡献。后来人们发现,跟广义相对论并列的另外一个基础物理学理论“量子力学”也需要用到,在这方面霍金也有很多贡献,而且更加重要。

  霍金的科学成果很多,如果一定要在其中挑一个最突出的,那应该就是“霍金辐射”了。霍金辐射说的是个什么事呢?

  我们知道,广义相对论预言了一种天体,叫做“黑洞”。黑洞的质量是如此之大,在它周围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连光都跑不出去,其他比光慢的物质自然就更跑不出去了。黑洞外部的物质,倒是有可能被黑洞吸进去。由此可见,黑洞就像传说中的貔貅一样只进不出,可以说是“绝对的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用生态黑洞、财务黑洞这样的说法,可见黑洞这个概念是多么深入人心了。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黑洞真是创造了一个传播学上的奇迹。

  但是,霍金却提出:黑洞并不是只进不出的,黑洞不是绝对的黑!

  他的道理是这样的:传统上对黑洞的研究,都只考虑了广义相对论。但当你加上量子力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空间的任何地方,都有许多的粒子和反粒子的对在瞬间产生,又瞬间湮灭。看似真空的东西,其实是暗流汹涌,无数粒子反粒子方生方灭,流动不息。在黑洞的边界上,也是如此。

  好,也许现在黑洞把边界上一个瞬间产生的粒子吸进去了。与此同时,原本应该跟那个粒子湮灭的反粒子现在就不会湮灭了,它作为一个持续存在的真实的粒子出现在了世界上。从外界观察者的视角看来,就相当于黑洞发射出了一个反粒子!

  按照这个理论,黑洞确实会发出物质。这种效应,就叫做霍金辐射。黑洞并不是必然会长大的,也可能越变越小,最后消失。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确实是个很大的震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15 17:41
  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问起的问题:  霍金为什么没有得诺贝尔奖?  回答其实很简单 ...

  你肯定会问第四个问题了:

  为什么霍金辐射没有得诺贝尔奖?

  回答是:这只是个理论预测,还没有被实验验证。诺贝尔奖的评选非常慎重,一定要选那些经过验证、得到公认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屠呦呦要在发现青蒿素几十年后才得奖,因为要等到青蒿素大规模使用、成为世界首选的抗疟疾特效药之后。即使这么慎重,还不时有发错的,诺贝尔奖委员会也是压力山大。

  实际上,不要说霍金辐射这样的对黑洞理论的修正了,就连黑洞本身的存在,还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呢!当然,绝大多数科学家都相信黑洞的存在,因为间接的证据已经很多了。这种情况就像引力波,在2015年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以前,大多数科学家早就相信了引力波的存在,因为间接的证据已经很充分了。

  即使霍金辐射得到了实验验证,霍金得到了诺贝尔奖,我们还是可以指出:霍金的成果主要是在已有的框架内改进,这固然很好,但比起那些提出新的框架的,还是要低至少一个层次。

  哪些人提出了新的框架?例如牛顿,提出牛顿力学。麦克斯韦,提出电磁理论。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提出量子力学。杨振宁,提出规范场论。是的,在专业人士看来,杨振宁的科学成就比霍金至少高一个层次。这当然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只是做一个客观分析,反映一个业内共识。

  由此引出第五个问题:

  既然霍金的科学成就并不像很多媒体说的那么伟大,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出名?

  回答是:霍金的崇高名望,一方面固然来自他对科学的卓越贡献,但更多的还是来自其他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他的这个专业领域,宇宙学。虽然大多数人都缺乏宇宙学的专业知识,但几乎所有人都天然地对宇宙学感兴趣,人人都喜欢评论几句。在这方面,只能说有些学科是“自带流量”的,而有些学科就没有这么幸运。例如我的专业,理论与计算化学,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这么个学科,公众即使想问问题,也不知道该问什么。

  第二个因素,是霍金传奇的病情和身残志坚的精神。霍金得的病,叫做“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常被称为“渐冻人症”。2014年流行的活动“冰桶挑战”,初始目的就是提起大家对于渐冻人症的注意。

  许多人在第一次见到霍金的时候,虽然早有思想准备,还是被他残疾的程度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霍金的中国学生、《时间简史》的中文翻译者吴忠超就是如此,而霍金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身体如此极端的禁锢之下,霍金的心灵却是如此的自由,一直关心着整个宇宙的基本问题,这是多么感人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里有一句台词:“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这种精神,在霍金身上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事实上,霍金在《时间简史》之后,还写了一部科普著作,就叫做《果壳中的宇宙》。

  第三个因素最有意思,是霍金的科普工作。如果说在科研方面,霍金的成就只是卓越,还有许多人在他之上的话,那么在科普方面,他的成就就属于神级了。《时间简史》在全世界的销量以千万计,创造了科普史上的神话。这对全世界的科普作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15 17:41
  你肯定会问第四个问题了:  为什么霍金辐射没有得诺贝尔奖?  回答是:这只是个理论预测,还没有 ...

  由此引出第六个问题:

  《时间简史》这本书,究竟怎么样?

  回答是:我非常欣赏这部著作,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虽然霍金已经尽力把这么多深奥的话题写得通俗易懂,但这些东西本身的难度在那里放着。大多数读者看这书,恐怕都无法通顺地从头看到尾。我有一个笑谈: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最值得问的问题大概就是:“你是从哪一章开始看不懂的?”

  虽然如此,但最奇妙的就是,即使看不懂,大多数人也还是硬着头皮看下去了,即使不看,也还是买了一本放在书架上。即使是装点门面,但用科学来装点门面,说明读者是知道科学的伟大的。能达到这个效果,科普的作用就已经实现一大半了。正如一句格言所说:伪善,是恶对善最高的致敬!

  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霍金的写法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达到了准确性和通俗性之间一种难得的平衡,竟然把这样一本非常硬的科普著作写得很有魅力。我国文学家有许多炼字炼句的故事,例如“推敲”,霍金想必也做了很多这样的推敲。这是值得全世界的科普作者细心体会,认真学习的。

  《时间简史》当中有一个要点,大概是非专业的读者难以察觉的。最后几章介绍宇宙学的最新进展和霍金自己的工作时,我可以看出,驱动霍金的一个基础性的理念就是他对有神论的极度厌恶。对于有神还是无神这个问题,霍金不像许多科学家那样,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只是泛泛而言自己支持无神论者或者支持不可知论,而是非常明确地支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明确到什么程度呢?他的许多研究,就是以把上帝的观念更加彻底地驱逐出去作为动机的。在这个意义上,霍金不仅是一个无神论者,而且是一个战斗的无神论者,就像历史上的范缜、狄德罗、现在的理查德·道金斯等人一样。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晚年的一个重要工作,“无边界的边界条件”,即认为宇宙的边界条件就是“没有边界”。由此就可以自然地解答“大爆炸之前有什么”的问题,因为时空是一个四维的球面,就好比地球的表面,其中没有任何一个点是边界,没有任何一个点是特殊的。大爆炸就好比地球的南极,你觉得它特殊,只不过因为你用的坐标系把它作为最南端而已,其实这完全是人为的。如果你换一套坐标系,你就会发现这个点跟其他点的地位都一样。所以大爆炸之前没有东西,因为大爆炸没有“之前”,就像从南极出发不能再向南走一样。很抱歉,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能对这个问题做更详细的说明,例如“时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我的相关文章,例如《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讲引力波》。

  第七个问题是:

  霍金近年来经常发表一些离奇的或者不靠谱的说法,是不是他已经变成神棍了?或者被背后的某个集团控制了,成了这些人的傀儡?

  回答是:没有。

  那些所谓霍金的不靠谱言论,一大半是媒体胡编乱造的,霍金从来没有说过。这些造谣媒体实在是太卑劣了,这种愚蠢的炒作只能反映这些人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低下。

  还有一些确实是霍金说的,即使不见得完全正确,至少也是严肃的发言。有些人不赞同这些发言,这很正常,但认为跟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就是神棍或者傀儡,这也脑补得太厉害。

  对于霍金或者对于任何的著名科学家,都应该既不要神化,也不要丑化,客观冷静地看待就是了。他说的观点,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就参考一下。如果你觉得没道理,不听就是了,何必要脑补一通阴谋论呢?毕竟,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成为伟大人物,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做对了什么。

  毫无疑问,霍金已经成为了当代的一位伟大人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慈欣有一部短篇小说,叫做《朝闻道》,里面就出现了霍金。这部小说说的是,人类建好了一座环绕整个地球的超级加速器,叫做“爱因斯坦赤道”。正要启动这台加速器的时候,一个外星人突然出现来阻止我们。外星人告诉地球人,这部加速器能量太大,可能会导致真空衰变,毁灭整个宇宙,他的任务就是监视全宇宙的智慧生命,排除这种危险。

  地球人问: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地球的?

  排险者的回答是:37万年前,当有10个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了预警的阈值,对宇宙表现出了充分的好奇的时候。

  地球人问:不是说,只有当有能力产生创世能级能量过程的文明出现时,预警系统才会报警吗?

  排险者的回答是: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比如地球生命,用了四十多亿年时间才第一次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但那一时刻距你们建成爱因斯坦赤道只有不到四十万年时间,而这一进程最关键的加速期只有不到五百年时间。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字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刘慈欣在这里讲的道理,发人深思。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且不可遏止。通过科学这项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即使被禁锢在果壳之内,人也仍然可以享有精神的自由。


  帕斯卡的这段名言,正是我们对霍金最恰当的纪念: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本文作者袁岚峰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15 17:42
  由此引出第六个问题:  《时间简史》这本书,究竟怎么样?  回答是:我非常欣赏这部著作,从中学 ...

霍金和中国:喜欢中国女孩 曾为上长城威胁自杀

2018年03月15日 07:51 封面新闻


  原标题:霍金和中国:喜欢中国女孩 曾为上长城威胁自杀 

  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家人发表声明证实,霍金在位于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

  从人类社会到宇宙星辰,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轮椅上坐了几十年,他说,“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我仍然认为自己是无限宇宙之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金他曾经三次来华:1985年来到中国合肥,2002年在北京和杭州作科普报告,2006年又到北京参加国际弦理论大会,去年还开通中文微博成为“网红”。

  他最后一条微博发于去年11月24日,回复了回答TFBOYS成员王俊凯的一个提问。截止去世,他一共发出了20条中英文双语微博。

  他一直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在霍金眼中,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不断演进,恰如广袤宇宙一般。

  不上长城就自杀

  1985年,霍金第一次访华。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霍金这个名字还不像今天这样如雷贯耳,尽管那个时候的霍金在学术上早已成就斐然。

  4月28日到 5月2日,霍金在合肥停留了四天,被安排住在稻香楼宾馆,是毛泽东在合肥的下榻处。中国科技大学是唯一的邀请单位,公众报告被安排在学校的水上报告厅。当时那批幸运的听众将近有三四百人,他们多数都是年轻的学生。

  当时在报告厅的朱也旷曾回忆过当时的情景:

  “霍金在助手的簇拥下进场了,果然如传说的那样坐在轮椅上。他系着领带,穿着整洁的白衬衫,瘦削的脸庞上架着一副大框的金丝眼镜,看上去相当年轻。大厅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还夹杂着少许的叹息声。

  那时霍金只有43岁,刚刚完成了《时间简史》的初稿,声誉正处于持续增长中,但还没有成为大众明星,因此几乎看不到记者在场,也看不到令人厌恶的、闪个不停的闪光灯。轮椅停在了讲台的右侧。主持人介绍说,霍金先生是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的卢卡斯讲座教授。这两个头衔对于在场的人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了。在整个报告中,霍金的脑袋朝一边歪斜着,目光似乎始终看着一个地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三的朱也旷至今记得的一个观点是,在一个收缩的宇宙中,时间可能会发生倒转。“举一个例子,在膨胀的宇宙中,杯子掉到地上,摔成了碎片,而在收缩的宇宙中,散落在地上的碎片则会“破镜重圆”,成为一只完好的杯子。这话若是出自他人之口,我会认为是痴人说梦;但既然大名鼎鼎的霍金这么说了,我便相信了。”

  事实上,霍金当时作了两个报告,一个是公众性的,主题是“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另一个专业报告则是关于黑洞形成的。70年代,“黑洞”是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小组的研究课题之一,科大也因此在长达四年里三番五次邀请过这位第一流的黑洞物理学者前来讲学。只是由于合肥的具体条件和霍金的身体原因,这个邀请在1985年才终于达成。

  离开合肥后,霍金又到了北京,他在没有提前计划的情况下,突然提出要上长城。

  当时负责接待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刘辽,他是最早在中国研究黑洞物理与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的学者。刘辽等向霍金解释,长城没有无障碍通道,很难接待行动不便者。但霍金仍然坚持要上长城,甚至威胁说,如果不让他上长城,他就就地自杀。

  最终,刘辽只好请了几个物理系的研究生小伙子把霍金抬了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15 17:43
霍金和中国:喜欢中国女孩 曾为上长城威胁自杀

2018年03月15日 07:51 封面新闻

  时间有没有开端

  2002年,霍金第二次访华的时候,他在中国已经声名远震。

  此时距离他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已经过了四年。这本书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销售3000多万册。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没有《时间简史》,霍金的知名度未必会大过同样苦受病痛折磨的数学家纳什。《时间简史》真正让霍金从科学界走向了公众,普通大众甚至已经把黑洞、宇宙同霍金划等号。他因此成了科学界的神话。

  然而,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 Bestseller),《时代》杂志曾说,那些买了《时间简史》的人,大多只看到(或只能看到)第三页。有学者还曾认为,这本书之所以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次霍金的中国行,是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促成的,他在1982年获得了菲尔兹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裔数学家。

  这年8月,丘成桐在浙江大学建立了数学科学中心,并召开了“2002弦理论国际会议”。霍金应邀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M理论宇宙学》的学术报告,向中国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霍金身后的投影仪上,打出了三个疑问:

  “康德问:在宇宙开始之前为什么有无限的时间?在所有这些时候里面宇宙在做什么呢?宇宙为什么现在不处于热平衡状态?”

  和第一次合肥行相比,这次霍金的来访要热闹得多。

  杭州之行结束后,霍金又再去了北京,这次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科学报告会上,报告的主题是——膜的新奇世界。两千人的大会场,座无虚席,黄牛票炒到了800元一张。

  报告结束的第二天,霍金来到了中南海,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会见了他。

  霍金这次表示,他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霍金在中国一共停留了17天,他还再度登上长城,这次他坐上了1988年引进观光缆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2年8月21日,霍金在夫人和助手的陪同下游览北京八达岭长城。图据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15 17:43
  时间有没有开端  2002年,霍金第二次访华的时候,他在中国已经声名远震。  此时距离他的《时间简 ...

  乐观、浪漫,但也顽固不化

  把时钟拨回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华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

  6月15日,作为来华第一站,霍金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

  在演讲中,霍金说道,“尽管身体残障,但思想却不能与之停步,别人不会为你停下来”。

  幽默的他金句频出,还拿自己的日常生活开玩笑,“为何我是地道英国人,竟用美国口音?”他说,“我那个语音合成器在一九八六年制造,是美国货,一直用也没有大问题,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如果现在不用,我就要用法国口音的最新产品,太太不跟我离婚才怪!”

  告别了香港,霍金来到第二站北京。抵京后,霍金首先来到了中国皇家祭祀园林天坛,并在皇  帝祭天的圜丘上环绕一周,默默感受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月19日,2006北京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当霍金坐着轮椅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时,几十台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他,许多年轻学生欢呼着跃离座位,冲到主席台前,端着各式相机对准他一阵猛拍。

  “你们听得见吗?”霍金以他招牌式的问候开始了45分钟的演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金出席2006北京国际弦理论大会


  穿着深色条纹衬衣、斜靠在轮椅上的霍金通过眨眼和目光移动浅显易懂地解释起了宇宙的起源。

  他说,“宇宙起源有点像沸腾水中的‘泡泡’”。

  “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然后消失。‘泡泡’膨胀的同时,会伴随着微观尺度的坍缩。一些坍缩的‘泡泡’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成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智慧生命了。但一些‘小泡泡’膨胀到一定尺度,就可以安全地逃离坍缩,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他继续说道,“我们已经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变缓后,再次加速,现有的理论仍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学科。我们正接近回答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在谈到第三次来华时,霍金表示,“我喜欢中国女孩,她们都很漂亮。我也喜欢中国的文化和美食。”对于曾说过西藏是最吸引他的地方,他也肯定地说,“我从小就梦想去西藏旅游,可我现在已不知道这样的愿望是否还能实现”。

  当被记者问到怎么描述自己时,幽默又有些调皮的霍金说,”乐观、浪漫,但有时候顽固不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15 17:43
  乐观、浪漫,但也顽固不化  把时钟拨回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华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 ...

  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

  时间来到2016年4月12日,距离霍金第三次来华将近10年时间。

  在当天上午10时12分,霍金开通了微博账号,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向中国网友问好:

  “我的中国朋友们,你们好吗?好久不见了!我上次拜访中国是在2006年,当时在北京参加了一场物理会议,那次经历非常难忘。我的首次中国之旅是在1985 年,我那时候坐火车游历了你们雄伟的国度。这些旅行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略有了接触。不过现在,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你们交流了 —— 通过这个微博,我希望和你们分享我的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也希望能在互动中向你们学习”,霍金写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金发出的第一条微博


  从2006年来华时说“我是一个乐观、浪漫,而且顽固不化的人”,到在微博中与网友分享对未来的愿景、生活趣事以及教育梦想等等话题,十年时间似乎并没有改变太多,霍金还是那个幽默、浪漫的智者。

  正如霍金的孩子 Lucy,Robert和Tim在证实他去世的声明中说的那样,“他的鼓励,他的坚持,他的智慧与幽默激励着全世界的人”,在开通微博短短两年时间里,不管是科学发现、公共事件,还是生活趣事、对年轻人的答疑解惑,智慧、幽默的霍金从来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金发出的最后一条微博


  他最后一条微博发于去年11月24日,回复了回答TFBOYS成员王俊凯的一个提问。截止去世,他一共发出了20条中英文双语微博。

  在这20条微博中,霍金与网友们分享了自己的生日感悟,为大家送去了中秋祝福,谈到了高考教育问题,还表示自己曾想出演电影中大反派一角。几乎每条微博点赞、评论以及转发数都上万,短短时间内累积起了相当高的人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金分享的图片


  在自己75岁生日时,霍金寄语年轻人“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他也对自己一直以来研究、学习宇宙学表示了感激,“随着我75周岁生日到来之际,我想由衷的感谢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我的人,让我的世界充满了生命,爱,与活力。谢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金以“周庄梦蝶”为灵感设计的梦想瓶放在了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前展览


  谈到对梦想的追求,智慧、勇敢的霍金更是在2016年高考之际为莘莘学子加油打气。

  他写道,“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父母一直很重视教育。我很庆幸这一路来学习给我带来得无数的机会。无论你励志成为一名医生、老师、科学家、音乐人、工程师或是作家 —— 请勇往直前地追逐你的梦想。你们是下一代的大思想家和意见领袖;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霍金曾说过,“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他的思想、他的成就与贡献自然不会随着他的离开而停止。

  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宁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2-4 01:52 , Processed in 0.11756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