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剩女”相亲记:相过的二三十个男生都结婚了
2018年02月14日 19:59 新京报
妹妹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对待婚姻能如此草率,好像是到了年龄要应付差事,如同一个木偶被急于“抱孙子”的长辈们提拉着。
文|新京报记者李骁晋 编辑 | 胡杰 今年春节,父母和外公外婆都不准备再催妹妹相亲了。 在河南林州的乡村,24岁还没定下婚事,已经被视作异类。而过了年就25周岁的妹妹,明显成了大家眼中的“剩女”。 妹妹没上过大学,长相不太出众, 160厘米的身高,皮肤较白,微胖,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道缝。 从19岁开始,来家里为她说媒的人就没断过。相过二三十次后,她和我们都精疲力尽。 跟着父亲学了一段时间会计业务后,在家人请托下,辗转于多个建筑公司。 直到3个多月前,她的工作才稳定下来,这次是在城里一家文化旅游公司做会计,刚去收入不算高,生活得靠家里贴补。 但妹妹心气高,她不甘于随便交出自己的一生。她羡慕我外地求学,在北京找到稳定的工作。她却不然,到处都是熟人圈,各种规矩。 6年来,她一直拒绝接受自己的命运,但又无法摆脱,所以双方拉锯战升级为持久战——她相中的家人看不上,家里相中的她又看不对眼。 于是,二三十个相亲对象都结婚了,有的孩子都上了幼儿园,她就“剩”了下来。 “相亲要趁早” 马上就要过年了。 每到这时候,村里老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像年终总结一样掰着指头“盘点”:有多少家的孩子要结婚了,又有多少家的孩子还没找着对象。 妹妹自然属于后者。 与前几年七八姑八大姨纷纷出动、见面就问“找到对象没,啥时候结婚”不同,这几天家里相对冷清。她放了假,每天做做家务看看书,偶尔逗小侄子玩。 这样的情形在早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此前一到年关,妹妹要么是在相亲,要么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相亲要趁早”,尤其是妹妹这种没有读大学的,高中一毕业,家里就开始操心她的婚事。 作为“中国建筑之乡”,《林州年鉴》记载,百万林州人中就有20万人从事建筑行业。具体到我的家族,外公、叔伯、姑父、姨父、舅舅,都以建筑为生,堂哥、表弟也是。 几十年来,这里的青年出路基本上只有两条:考上大学在外工作的是极少数,其他几乎都是中学毕业后跟家人四处闯荡。 在婚恋观上,上大学的不想找学历低的,有固定工作的不想找“临时工”。 妹妹也一样,她的交际圈子并不大。因此相亲对象几乎都是建筑产业链相关工作人员。 每到年底,全国各地的“建筑候鸟”纷纷回乡。这是适龄青年相亲的最佳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有人甚至在半个月内,就完成相亲结婚两步走。
由于历史上重男轻女观念导致的男多女少现实,当地人普遍认为,年轻女性可以在婚恋市场获得更好的“溢价”,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有的两家满意后,会按照老家习俗先举行婚礼,到法定结婚年龄再领证。 但妹妹的相亲路始终不太平坦。有的是“鸡飞狗跳”属相不和;有的要求到外地定居不再回来;有的会问她是否接受婚后两地分居;有的贴心地过分,每天重复问,在干什么,吃饭没有,吃的什么…… 遇到最多的情况是,对方看一眼,简单聊几句,就问,“年底有结婚打算吗?不结咱就别浪费时间了”。 她也有心仪过的对象。 他叫王峰,比妹妹大四岁。“我们是不是见过”?因为和相过的一个男生很像,第一次见面时,她误以为世界太小,不同的媒人竟介绍了同一个相亲对象。 “你这是相亲的常用语吗?我可没见过你。”对方笑着说。跟以往相亲“自我介绍式”的程序化相比,这次见面气氛不错。 他们一起去放生。妹妹描述,那天阳光很好,她坐在副驾驶,听着音乐,和王峰聊到家庭、自由,以及对爱情的看法。把鱼放进水库,她看着它们游远的瞬间,感觉很好。 体贴细心、相处愉快,又有共同话题,两人感情进展很快,不到一个月就见了男方家人。 “只想拥有一份简简单单的感情。”她在朋友圈里写到。并想着彼此再了解一下,如果合适,就谈婚论嫁。 但家里坚决不同意。 “这么多男的一个都配不上你”? 不同意的原因,包括男方家境一般,没有稳定工作,家里甚至还搬出算命先生,说他们“八字不合”。 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常希望促成她和另一个相亲对象的婚事。 那个男孩叫李超,比妹妹大两岁,他爷爷和我外公是朋友,他父亲和我父亲是同学,更重要的是他在建筑公司懂技术收入较高——知根知底、条件不错,家人都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对方家人结亲的愿望也十分强烈。他们不断托人来撮合,邀请妹妹去家里做客,还安排家属们聚在一起吃饭讨论两人的事。 但妹妹非常抵触家里安排,她觉得相亲是两个人的事,希望结婚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她对李超并无好感,觉得对方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是喜欢的类型,而且比较沉闷。 2016年7月,妹妹在林州某购物广场逛街。受访者供图
两人观念也不一样。李超是要努力挣钱,并攒下来留给孩子,他焦虑“下一代娶媳妇没钱不行”。而妹妹认为男方首先应该关心的,是自己。“自己都没结婚,就想到要为孩子结婚准备,也太早了吧?” 家里并不这么想,他们考虑妹妹学历、长相、身材,认为早点结婚生子才是正事。“你俩怎么样了?女孩要早点出嫁,年龄大了就不好找了。”每次回老家,外婆就劝,这样条件的错过就没了,你找个穷家去吃苦受罪吗? “战火”甚至会转移到母亲身上。“都是你惯的,她要是嫁不出去,你可后悔去吧!”外婆责备母亲“做不了闺女的主”——母亲结婚,就是听从家里安排,外公看中父亲有文化。 自己愿意的家里不同意,家里愿意的自己又不情愿。那段时间,妹妹一直在摇摆。她想过“要不然就这样嫁了算了”,但又不甘心就这样委屈自己。 经不起家人软磨硬泡,最后她决定再去见一下李超。 但见过面后,她气冲冲地回来。 “我做错什么了,想找个什么样的自己做决定不行吗?两家人关系好我是不是就非得嫁给他?相个亲凭什么这么多人都来干涉?”她用力碰上屋门,一夜无话。 原来,李超约着去水库玩,但她上车后发现,他的父母甚至几个姑姑都在车里。他们上来就问:你觉得我们李超有啥不好的? 本来就觉得别扭的妹妹说了句他还好,就是话不多。没想到对方反问,“我们李超是不爱说话,但是能挣钱呀,而且其他条件都不错,你想找个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也成为她在家里被盘问的日常。他们一致认为,妹妹太挑了,要不然“这么多男的一个都配不上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