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太平洋生蚝也不是这几年才突然“入侵”丹麦的。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种生蚝原产太平洋,优点是对水温适应程度强、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较高,总之:好养。 于是,1966年,法国渔民将其引入欧洲,进行大量养殖。如今,法国市面上最常见的凹壳生蚝,就是太平洋生蚝,70年代引进法国后,至今产量约占法国生蚝总量90%。 同一时期,1960年代,荷兰渔民把太平洋生蚝带进了瓦登海人工养殖。 瓦登海的南面是荷兰,东面则是丹麦。太平洋生蚝就是这么蔓延过去的,有资料称,1996年“入侵”到了丹麦一侧的瓦登海海域。 的确,太平洋生蚝在瓦登海大量繁殖,但是,丹麦大使馆笔下“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是……会挤占贻贝和丹麦本土生蚝的生存空间。 联合国环境开发署2010年关于瓦登海生态危险的报告摘要: 90年代源于亚洲的太平洋牡蛎开始侵入本土的紫贻贝生长区,并开始在那里繁殖,令人担心的是,太平洋牡蛎的继续入侵可能会使当地的紫贻贝失去生长环境。 好吧,这不就是一种水产品和另一种水产品的竞争么?丹麦官方有必要那么危言耸听吗? 所以,欧洲人本来就是爱吃生蚝的,生蚝在欧洲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太平洋生蚝进入欧洲本来就是为了吃掉它的,现在吃不完,只是因为它太常见了(丹麦人更爱本土的Limfjord生蚝,按照CNN旅游频道前年11月的报道,在餐厅一个能卖8.85美元)。 换言之,烂大街的太平洋生蚝在丹麦国内滞销了。 怎么办? 试试卖给外国人。 丹麦人深谙这种套路。丹麦旅游官方网站visitdenmark.com就介绍了以太平洋生蚝为卖点的旅游景点,介绍词是“当地的生蚝品种是太平洋生蚝,最长可达20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