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2859|回复: 115

[灌水] 俗谚和民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今俗谚和民谣都是人民大众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喜怒哀乐一种表达形式。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就记录了一则时人讽刺权臣朱勔(miǎn)家财的民谣:“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民谣文字不多却很形象地写出了朱勔以权敛财的真实情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乾嘉年间的权奸和珅是天下第一贪,民间有一首“和珅倒,嘉庆饱”的民谣,也是对贪臣的讽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历朝历代这种民谣多如牛毛,只是记录下来的比创作出来的少了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都喜欢歌功颂德,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大多是“颂圣”的时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只能在野史笔记中偶尔读到一些“讽刺”性的歌谣,以补“正史”漏载的缺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作者对民间俗谚口碑一类文字十分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运用俗谚,是话本以来的语言传统,《水浒传》、《金瓶梅》运用俗谚都比较出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则更上一层楼,它创造的改造更加贴切,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事物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1-16 11:34 , Processed in 0.110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