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2018-03-09 08:07
教育话题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之一。提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绕不开“双一流”,也绕不开此前备受关注的人才争夺。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都谈到了“双一流”建设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也谈到了对“双一流”建设中出现的人才争夺的认识和评价。 谈“双一流”不能忽视“建设”两个字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点名单,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 事实上,在教育部正式公布“双一流”名单前,网络上就有不少关于“双一流”的热议,有期待的声音,也有讨论。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评论热议恰恰说明高等教育走向了中心,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度也在加大。 “‘双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推出的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很多部委都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也做了很多前期铺垫准备。我认为在理解和评价‘双一流’的时候,不能忽视‘建设’两个字。”赵继对澎湃新闻说,“双一流”不是给高校封了一个名分,戴上一顶帽子,实际上是要通过这个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国高水平大学率先发展,同时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建设是个过程,战略在路上,‘双一流’建设不是名份,而是责任和担当”。 在赵继看来,“建设”才是“双一流”的核心,而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双一流’是划了一个圈,圈里的就安逸了,圈外的拼命挤,这样理解就片面了。” 重视人才是好事,但人才流动应有序 “双一流”大幕开启后,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公布了“双一流”建设方案。这些建设方案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问题。 赵继对澎湃新闻直言:“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大学的管理者,赵继说,他非常重视人才,他也认可高端人才和杰出人才非常重要的说法。“为什么重视?因为这些人才能把一个科研团队带起来,能把一个学科带动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近日在《河南日报》上发文指出,人才是“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河南高校面临的最大短板。龚立群称,河南省高校面临着大师级领军人才、国际顶尖人才团队匮乏的局面。在他看来,建设“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引智”。 不过赵继对澎湃新闻说,对人才的重视没有问题,人才流动也是好事,但他不认同不择手段去抢人才的做法,“那种取巧的挖墙脚行为并不可取”。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郑兰荪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也表达了对抢挖人才现象的无奈和担忧。 郑兰荪在上述采访中表示,人才流动是好事,但应该有序进行,否则将不利于各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 关注“双一流”建设中人才流动问题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人才问题也是李言荣就任四川大学校长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思考最多的。 李言荣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也谈到了高校之间激烈的人才之争现象。他认为,这样不仅会伤到学校的元气,也不利于队伍的团结,应该予以禁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