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大家吃过饭了,会打热水泡脚,一边泡脚一边唠嗑,听舍友讲些新鲜事,“你知道吗,湖北人说摩的,叫麻木”,旁人乐呵呵接起话茬,分享今天的见闻。“孩子”是这群人最骄傲的谈资,葛远征最好的朋友老崔,他儿子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工地上人人都知道。 住在板房里人,并不避讳称呼自己为“农民工”,农民工辛苦,“只要还能喘口气,还是去上班,只要笑哈哈,还是去上班”,有位64岁的农民工,身上贴满了膏药,还是每天干活。 但农民工也光荣,“别看我是农民工,中国研制出一个新武器我高兴得不得了”。 他们最感动的事情,是来自城里人对自己劳动的认同。一次,一位上海老先生在地铁站遇到许海庭,对他点了点头,说了一句,“上海那么多高楼大厦,都是你们辛苦给我们建设的呀”。 那话他一直忘不了,“听了心里真的很舒服”。 最亲爱的人 葛远征缩在地铁口寻找WiFi的样子打动了很多人。许多网友评论,“心疼”、“生活不易”。 也有一些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计较几十块钱手机流量钱? 葛远征家庭负担比较重,妻子动过手术,腰上有伤,不能干重活儿。他的女儿在读卫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约在3万元左右,儿子已经出社会了,能够自食其力,但葛远征还是想多赚点钱,“以后孩子们成家、修房子,我们老了看医生,都得花钱,咱别给孩子添麻烦”。 他节俭的样子,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我父亲就是这样,本可以不用再那么累了,为了儿女还是不想歇。我爱他,感谢他给了我今天的一切”。 “我的爸爸也是,肚子饿了不舍得买好吃的,吃穿用都是最差的,省吃俭用的钱用来养家”。 葛远征所在的工地上,大部分工友都是40岁以上的男人,孩子的父亲,甚至有人已经做了爷爷。 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我们国家,跨省流动农民工有7666万人,他们多是青壮年,平均年龄为39岁,一个趋势是,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仍在不断提高。 一个心酸的事实是,葛远征的妻子苏秀娜,在河南老家,也是蹭邻居的WiFi在和他视频。 她用着一个3年前的红米手机,屏幕已经碎了。白天,她忙着摘辣椒,料理农活,吃过晚饭,便等丈夫给她视频。 葛远征上新闻那几天,河南暴雪,苏秀娜网络信号时有时无,一打开手机,只听人说,“你男人上新闻了”,她吓坏了,以为丈夫出了意外,赶紧打电话问,葛远征一遍遍解释“我没事,你就放心吧”,她才放下心来。 后来,葛家人都看到了葛远征缩在地铁口上网的视频,苏秀娜整整哭了两天,丈夫蹲在地上那模样,她心疼极了。儿子和女儿也看到了视频,打电话非让爸爸回家,“不让干了,手机都不叫挂”。 葛远征在食堂给妻子打电话。新京报记者罗芊 摄 苏秀娜说,每到过年,丈夫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回家,视频的时候笑眯眯的,说一切都好,还总叮嘱她,“穿厚点儿,不能光顾着干活儿,该花的钱就花,别心疼那两钱”。 他们几乎从不吵架,有说不完的话,一视频就是一个小时。 葛家有一个微信群,名字叫“最亲爱的人”。每天连上WiFi,葛远征都会收到好几十条微信——儿子在海南学舞台搭建,每天都会拍现场的小视频,让他听听歌,看看新鲜;妻子和女儿白天空闲时间比较多,一串一串聊微信,有时候他都等不及一一听完,便直接跟她们视频通话。 “想家”,这是工地上最不能提的两个字。 葛远征每天都想回家,“想每天和她说话,吃她做的饭,蒸包子蒸馒头,最爱吃她做的烧茄子,茄子切成片,裹上面粉炸下油锅炸,放麻椒八角焖了,那滋味太香了。” 他的好朋友老崔,儿子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每天默默地用手机看新闻,“想回家和他聊聊天,多看点新闻有共同话题”。 许海庭已经有外孙女了,在地铁站里看到三四岁的小女孩根本移不开眼,连上WiFi第一件事就是和外孙女视频,一直逗孩子,“叫外公,叫外公”。 如果今年工期紧的话,这群工人要腊月二十九才能启程回家。葛远征都已经打算好了——领了工资,给妻子换个好点的手机,穿着闺女给买的新鞋,好好过个年。 洋葱话题 你身边有在外打工的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