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培训历程 他买了一本《再见,中国式家长》,并在文中重要部分画上横线标注出来。他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遵循的就是保持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学习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他希望孩子以后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自信、独立、善良。这个农村父亲讲出的道理,大部分来自于这本书上。 爷爷遗愿, “好好培养望望” 多位邻居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张禹确实在孩子身上花了不少工夫,虽然他们大多数并不认同张禹的培养方式,认为他是个“疯子”“一根筋”,“一天就把孩子弄来走钢丝,还传到网上去。”但邻居还是“不得不”佩服张禹有耐心、有毅力。 “我现在就是要把父亲的爱传递下去”,张禹说,所以自己设计的T恤上,印上望望的卡通头像,“开记望仔”,就是父亲和儿子的名字,“这里面没有我,我觉得我不重要,重要的是‘继往开来’,这个词语很好。” 在对望望的各种技能培养中,张禹都会提起自己的“老爹”。事实上,望望的爷爷已经去世两年了。张禹说,他是家里的幺儿,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从小在家备受宠爱。 “父亲去世以后,我什么都干不来,种地不会,与人打交道也不会,也没有自信。”张禹说。邻居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张禹的父亲在当地是个很能干的人,父亲在的时候,张禹就是“大树下面好乘凉”,现在父亲去了,张禹这个“小树才独自面对风雨”。张禹说,他要让望望从小就锻炼自立自信,不能像他这样。望望的奶奶则表示,老头子去世的时候,还专门给望望找了一个干爹,“就是要好好培养望望。” 边学边教,
教育理念大多来自一本书 张禹出生于1983年,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好,转过学,只读了初中,然后外出打工,但他对网络很感兴趣。对于教育孩子,他一样在网上淘了很多经验。在跟记者的交流中,他总能轻易讲起某个寓言故事,心灵鸡汤文,并对这些“知识”深信不疑。 他还买了一本《再见,中国式家长》,并在文中重要部分画上横线标注出来。他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遵循的就是保持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学习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他希望孩子以后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自信、独立、善良。这个农村父亲讲出的道理,大部分来自于这本书上。 最开始直播时,张禹并不能表现很好,说话很结巴,也不知道说点什么,他的朋友教了他很多。很多网友也给他支招,私下里加上他的微信,随时互动聊天,包括怎么教育孩子,是不是把孩子送去学杂技,或者邀请参加商演活动等。 张禹很热情地跟网友互动,并很快学会了最新的网络词语。但他也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参加商演,直播展示孩子,但并不用这种方式去赚钱。 学钢琴、学舞蹈?
我没那条件 在张禹的手机备忘录里,记录着好几笔欠账,从最少的几十元,到最多的7000元,一共有10000元多一点。一笔350元的欠款,是前不久带望望去巴中找一家专业的跆拳道训练馆欠下的,当时对方说要资助望望,他带着孩子去了,但对方的冷漠,让他又放弃了去跆拳道馆训练。 张禹的妻子何丽梅在江苏一家化妆品企业打工,每个月有4000多元,但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9岁的女儿跟何丽梅在江苏上学。6月12日上午,何丽梅打来电话,说女儿被老师要求请家长,张禹马上打电话教育女儿,“你要是不好好读书,那你就去打工,天天去上班。” 何丽梅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张禹在家里照顾望望,以及让望望训练走钢丝等,她都知道,她隔两天都会跟望望打电话、视频等,“自家的孩子,当然非常想念。”关于孩子喝酒的视频,她说每天忙着上班,还没有看到,丈夫也跟他说过了,她相信丈夫,“怎么可能让孩子喝那么多酒。” 何丽梅说,在教育孩子方面,她主要还是听丈夫的,“他比较懂一些”,对孩子好,我们当然都愿意去做,而且孩子有兴趣,我们大人没有逼着他去做。何丽梅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她和张禹正在讨论,是不是把望望带到江苏去念小学,这样一家人可以在一起,条件也总会好些。 “孩子有兴趣,我就陪他玩,如果他哪天不玩走钢丝了,要玩篮球、足球,我也一样支持他。”面对记者,张禹又说,“我何尝不想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可我没那条件。” 教育专家:改变望子成龙,以“平常心”培养孩子 《三国演义》中刘备夸赞关兴张苞“虎父无犬子”,形容英雄基因代代相传。这句话引申在中国很多父亲的身上,却变了味,不管自己是不是虎父,但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决不能成为谦辞“犬子”,依然要成为“虎子”。这位训练儿子走钢丝的父亲可谓虎父,可能也代表了好多家长的“一厢情愿”:“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立,锻炼孩子的胆识和专注”。 对于训练儿子孩子走钢丝,并直播到网上,周围很多人都觉得张禹是个疯子,有网友也质疑他直播的目的,认为他在拿孩子炒作。在“孩子喝酒”的视频留言区,网友除了表示关切孩子喝酒不好的问题外,更多网友把矛头指向了张禹,称这个做父亲的不负责任,甚至用很过分的语言骂他。事实上,张禹的教育理念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怕商演影响孩子学习;另一方面,他又对望望成了网络红人,很是得意。 教育专家建议,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家长应保持“平常心”,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切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下一代,要给青少年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
(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