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一个自己 文字:长久 曾经爱看历史方面的书,一些野史、传说、性格方面的讨论都有涉及。而当自己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 记得看时代光华培训光盘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片段。说的是,在国外,外国人和中国人如何看护自己三岁左右的孩子。 一个小朋友站在了游泳池的跳板上,中国妈妈见了,吓得不轻,赶忙跑过去,一边跑,一边说着:哎呀,宝宝,你怎么跑这上面了,这多危险呀,掉下去怎么办,来来来,下来,到妈妈身边来玩,不敢跑远啊。 同样的,外国孩子站在游泳池的跳板上时,外国妈妈冲着孩子一竖大拇指,一点头,好像在说,你是好样的,孩子受到鼓励,扑通一下就跳了下去。会有事吗,当然不会有。这就是中外母亲们对待孩子的不同之处。国外是鼓励为主,让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去做,就是错了,帮孩子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就行了。而中国的妈妈们,则是保护为主,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来保护,不让孩子越雷池一步,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在教育基础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长大后的优劣一目了然。 中国妈妈教育孩子有个不成文的原则,就是把孩子塑造成另一个自己,她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这个社会让做的不让做的东西,都教给孩子,等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会什么孩子也能会什么,如果孩子不学习别的知识,那就基本是另一个母亲了。而在过去时候母亲知道的封建伦理纲常这些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意识则在无形之中传授给了孩子。国外的母亲更注重于让孩子自我探索,寻找自己的兴趣,找准自己的人生之路,母亲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一下。这样下来,国外的孩子自主能力,动手动脑能力都很强;而中国孩子则是谨小慎微甚至是胆小怕事,知书达理,不会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沿着固定的框架亦步亦趋的往前走。 不知道这种文化背景下出来的孩子到底哪个更好。中国的这种文化背景培养的孩子,让中国这个社会延续了几千年,文化一直连贯着。而国外的历史还没有哪个国家是一直连贯着不曾中断过的。这个性格在古时候表现在中国同化别的民族的能力特别强,不管什么少数民族,只要在中原,就有被同化的可能性。其原因也就是和中国人通婚以后,中国的女人们培养出了遵纪守法的公民,让这些公民安守着当时的社会制度,不再反抗。更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从众心理驱使下,其他没通婚的少数民族也会按照中国的习惯来生活,久而久之,少数民族就被同化了。这方面,回族和满族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的历史进程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复制下一步步向前走着,但不管再好的东西,时间久了不改变也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的,今天的社会已经不需要这样的简单复制粘贴了,社会需要的是会思考、会行动、会主动进取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可观念不改变,一切都是枉然呀。看来我们的希望任重而道远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