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间 文/醉客老唐
我的工作间不大,约六个平方米。 北向阳台,可以通风换气,得闲时常和妻趴在窗台上闲观楼下的风景,念叨着从草绿到雪白的时光飞逝,在无确定对话的闲聊中唏嘘二十几年的容颜嬗变。 南接餐厅,这儿也是家里每天最热闹的地方。只要晚饭时间坐到一起,女儿首先叽叽喳喳地把学校里哪怕发生过的屁大点事都一五一十地倒个遍,然后开始挑吃挑喝。妻不仅是听众,更兼粉丝和评论员,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地附和,稍带发表点儿不咸不淡的看法和感受。我只能做一个无思想无话语权听众,甚至还要顺着她俩的情绪抑-扬-顿-挫,面部表情绝对得丰富。当然特殊情况下也能偶尔当一回裁判员,那就是在她们言语出现重大分歧时,需要我的最终“裁判”,而且必须在一两句话之间就解开谁对谁错的根本矛盾。结果肯定是更多时候昧着“良心”偏袒女儿的兴高采烈而故意弹压妻子的“嚣张气焰”,所以才有了“酒懵子糊涂虫”的光荣雅号。每当如此妻必会扔下这样一句恐吓:“不用你现在向着她,到老了看谁和你做伴儿,你等着吧。” 以至很多重大家庭事件也总在晚饭的时候决定,因为从早起到下班的十几个小时里只有这时全家人最放松,比如讨论一下最近家里的主要经济形势,研究一下长期的基本建设情况,强调一下家里上层建筑的职责等等亟需家事,所以每顿晚饭几乎都得吃上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才能归回各自的位置:做作业的、看书(看电视)的、忙家务的,继续重复着准备明天的所需。 工作间一般忙在两头,每天早上六点,我都会准时起床,把客厅里电视的声音调得老高,目的两个:一是搅乱了两个还在睡懒觉家伙的睡姿,没完没了的做美梦与醒来没啥好处;二是即使不情愿地把眼睛睁开,对起床也处有所准备。我则边听早新闻、天气预报边在工作间里使劲地敲响锅碗勺盆,热奶、熬粥或者磨好豆浆,拌好咸菜……把一应早餐摆到桌上,专候两个磨噌的家伙梳洗、打扮(谁让家有两个臭美的女人呢)。这种作息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难怪妻连发微信都和朋友矫情:“别担心,我们家上学、上班就从来没晚过,主要是家里有劳模,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躺不住,最气人的爱好是早起,咋也治不了。”能看出来她发这段话时的一脸得意。 “呵!谁一大早不知道多趴一会舒服爱起来呢?谁又不愿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呢?”我虽心存纠结,却脸上依然挂着抹不掉的笑。 晚上下班,不管谁先回来都得先在楼下候着,等齐三口人一同到农贸市场,这也算不成文的规矩,至于为什么,其实没有为什么。买什么吃喝也是早已定好的,因为每天下午固定时间她都会打来电话:“今晚吃点啥啊?”我偏偏反问:“你们想吃啥?”她接着就毫不客气地吩三咐四,把涉及晚餐的相关事项都详加嘱咐。其实我清楚她已经胸有成竹,打个电话只是故意逗逗咳嗽,不打电话应该缺了某种程序。 在家里我们各项分工相当明确:她主抓收拾屋子、洗衣服等;我以做饭烧菜看书为主要业务;女儿就是学习加“祸害”(她不祸害家里也没那么多可收拾的家务)。“等”字后面省略的部分其实就是做饭期间,她还要担负工作间里各种菜的择、洗、切的工作,相当于酒店后厨的水案、零活之类差事,她到心安理得地承当。也只在此时我才有当“大师傅”倨傲,才可以神气活现地把她支使得滴溜乱转,尽显淋漓高超的“领导艺术”,同时还暗藏“报复”或者“释放”一下的蔫坏。 做菜算我的拿手“绝活”,虽然没参加过任何厨艺烹饪技术培训,完全凭自学成才,但我敢吹牛厨艺水平一点也不比那些个所谓的“大师们”逊色。依据是妻和女儿逢人便讲,在哪吃的菜也没我做的吃着合口,味道好像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即使有时去颇有名气的酒店吃饭,她们也不客气的评头论足,然后得出相当公道的结论:“啥大饭店啊,这菜做的没滋拉味的,简直没法和家里的比。”如此这般,我当然就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招致许多她的同事同学朋友们凑着热闹点着名的要来家里吃饭,这在当下的交际圈实属罕见。反正不管“吹捧”也罢,忽悠也好,骄傲感难免日渐增长,甚至有时还真“找不着北。 按约定俗成的生活规律,吃饭应该“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可在我们家恰恰执行不了。原因非常简单,她俩对单位和学校食堂的午饭抱怨从未停止过,其言外之意晚饭那就相当重要,不但得好好吃,还要尽量弥补一下中午的损失。所以在晚饭问题上她俩很默契地达成原则性一致,即每天晚餐一定做到荤素搭配三菜一汤,而且每周内绝不允许重样。同时必要兼顾个人所需,其中的一个要考虑美容、美体、瘦身;一个要好吃、营养、长身体。如果脂肪高了口味重了有的人就会立刻抗议,并讹我出减肥的钱。如果味道差了,品种少了有的人则会控诉我虐待未成年人,存不良居心。天那,谁能说这样要求不够苛刻?但我就是高能力的人才,楞把这么挑剔的两个家伙对付得基本没啥意见,所以就经常会偷偷的自己崇拜自己一下。 当然,工作间也有冷清的时候,那就是我出差或者临时公务不能按时就位。一到这会儿,女儿总得噘起嘴:“真倒霉,又该吃方便面了。”妻也会适时地问上好几遍:“得多长时间啊,能不能提前回来?”期间还会每天定点的电话微信询问情况。如果出差时间稍长,女儿便要诉苦:“妈妈这几天基本上除了方便面就是方便面,你再不快点回来我都成方便面了。”如果临时急务,一定叫上点可口的外卖当作补偿。所以哪次公差的回程都是带着一肚子的牵挂尽量安排好时间,只要一到家,便赶快冲进工作间,做上几个她们爱吃的菜,我知道离开的这一段她们一定吃了不少“苦”。 曾经有人说起:“圣人云,君子远庖厨。你却对做饭这么津津乐道,真格没啥出息!”我心想:“君子是个啥,真君子伪君子从来都分不清楚?换句话,你们懂个屁,就那点见识,还君子小人的扯淡,难怪没事就抑郁就烦躁就不开心,何况出息又是什么呢?难道不在家就出息,爱家就没出息了?不去做饭难知会做饭的乐,不懂生活怎知懂生活的甜。”有情方为大丈夫,无情必逞假豪杰。我理解能够享受的快乐生活,就要以爱为圆心,以快乐为半径,画出一个自己满意幸福的圆。 “厨房--爸爸的工作间!”女儿曾经用这个题目在学校做过主题演讲,那时我看见台上的女儿一副骄傲舒缓的神态,再看台下妻子那注视的眼神把幸福拉得好长,一脸的沉浸,一脸的专注。 我的工作间条件简陋,既缺少所谓有文化的儒雅清淡,也没有富贵人家的雍容堂皇,更少了点现代质感的声光电色彩,仅仅在东边一排立着四个橱柜,左手边的两个摆放着盆、碗、杯子等一应饮具;右手边的两个装满米、面、杂粮。西面是灶台,上面横着老旧的斗式吸油烟机。此外还有案板、菜筐和冰箱、冰柜等应手杂物,普通到没有任何特别的看点,但在我们的幸福里却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