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智”科研院所 永川以创新促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永川区在推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积极引进科研院所,不断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走出了一条巧借“外智”的转型之路。 在落户永川的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内,一种宽度只有头发丝千分之一的新型材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种材料叫银纳米线,它主要用于手机、电视等设备上使用的柔性触摸屏”,该院副院长李璐博士介绍说,相比石墨烯而言,银纳米线不仅导电性更强、反应更快,还具有透光率高、尺寸大、成本低(约为现有触摸屏成本的50%)、柔性高等特点。 据了解,该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教授于2009年11月领衔创建,主要开展“发光材料”、“信息显示与光电材料”以及“精密成型工程”等研究与应用,近年来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3项、获首届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创新赛)第一名,申请PTC专利3项。 像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这样的科研院所,在永川可谓是“遍地开花”。重庆固高长江研究院便是永川近年来“引智”的科研院所中的另一位佼佼者。深圳固高科技是中国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军者,无人机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大疆创新科技以及大族激光等高科技企业就由其孵化而成。 在重庆固高长江研究院内展示的机器人。新华网 张免 摄 “作为重庆首批建设的新型高端研发平台,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主要依托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固高科技的科研力量”,该院常务副院长吴迪博士介绍说,研究院聚焦政、产、学、研、资、用多重立体化资源要素,实现面向包括工业、农业、城市等领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及其零部件的创新研发。 “目前永川正全力打造本土机器人,预计本月15日前完成生产线调试,今年5月18日举行全球发布会”,吴迪表示,永川将利用固高的运动控制系统、南通振康的减速器、上海儒竞的电机,研发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机器人。 据永川区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永川积极落实科技项目立项“双80%”、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双50%”政策、众创空间奖励和补贴政策,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成凤凰湖机器人产业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百川兴邦重庆市级众创空间,成功孵化高新技术领域企业18家,培育斯达莱特太阳能灯、天鹰无人机等75个新产品。 永川区还设立5000万元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建立3000万元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募集天使投资2亿元和风险投资3亿元,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券,推动企业加速发展。 从过去简单的来料加工,到如今的自主研发装备,“引智”科研院所的思路不仅让永川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带动了相关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2016年,永川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户,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50亿元,同比增加20%。 成立产业技术联盟 20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式发展 从研发、零配件生产、机器人单体制造再到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条较长。如何破解这一问题?永川给出的答案是成立产业技术联盟。 2016年12月,重庆台正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开业,国内光机行业的“领头羊”台正集团以利益共同体形式,聚合了200余家上下游企业,正式成立台正联盟。据了解,联盟体以台正机床为龙头,以数控机床为重点,聚集了200余家国内外领先的整机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生产分工高度社会化、研发平台共享协作、全产业链内部配套的产业联盟集群。 据台正联盟有关负责人介绍,台正集团为入驻园区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开展初始采购,相关企业生产出产品后逐级免费配送给园区内需要产品的下游企业,直至最终产品交付客户后再进行统一结算和利润分配,全过程都通过信息手段进行统一管理。如此一来,产业链条相关企业能节省不少资金成本,就近配套也大大节省了物流成本。 不仅如此,入驻园区的企业还可以通过联盟体,实现上下游信息整合共享、订单联合评估、产品联合开发、市场联合拓展。目前台正联盟已经开发出上千种规格的产品,联盟内企业可共享产品信息并根据客户需求去挑选组合,从而实现大规模、高效率个性化定制。 据悉,占地10万平方米的台正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落户永川后,台正联盟已成功引入意大利FAGIMA、德国博世力士乐等全球领先整机项目和产业链配套企业26家,最终入驻的企业将超过100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