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冷凝菲

每天读一点,《找回自己》0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盘

执着和固执

  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执着,到底什么是执着?执着与固执又有什么不同?执着又有什么不好呢?

  固执的意思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做法是最对的,一旦决定之后,任何人都不能够改变他,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这就是固执己见。

  执着的意思是放不下,非常在乎、介意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或自己的立场、态度以及身份,只要是与自己相关的任何事、任何物、任何人,乃至于任何观念,你都很在乎的话,那就是执着。

  表面上看来,固执和执着好像是一样的,但是执着不仅如此。执着是心中放不下的牵挂,有的是牵挂着爱情,有的是牵挂着名位,有的是放不下名利权势。有时候虽然没有特别的对象和原因,但就是对任何事都非常在乎,包括在乎自己帽子戴得怎么样?头发梳得怎么样?脸上长了什么东西?只要跟自己有关系的事情都非常在乎。

  过度的执着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病症,因为样样东西都很在乎的人,他的精神一定经常处在紧张状态中,没有办法放松休息。

  以佛法来讲,执着又叫“我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非常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他不仅在乎自己的存在,或者不存在;还在乎别人对他的想法,对他的价值判断,也会非常希望别人知道他。对于他所关心的人,他也会非常在意,在乎那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乎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在乎他变成什么样子。

  譬如说,如果一个做母亲的,总是对她的孩子不放心。孩子小的时候不放心或许还有道理,可是当他都已经长大成人,结了婚,甚至也生了孩子了,这个母亲还是把他当成小孩子一样看待,随时随地担心着不说,还想掌握他在做什么、想什么,这就叫做执着。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都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她的母亲还是把她当小孩子看。她只要出去一两个小时,没有打电话回家,做母亲的就会到处打电话找她,弄得她很痛苦。后来,她只好把母亲送到老人院去。看起来虽然好像很残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而且这样做可能对两人都比较好一点。

  另外,有些人认为“择善固执”也是一种执着,其实两者间还是不一样的。

  执着,是一种过分的在意、在乎和担心,会让我们像根紧绷的弦,不能放松。结果自己痛苦,周遭的人也跟着痛苦。

  “择善固执”则是朝着正确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方向和愿力,并且以意志力——毅力、恒心和决心来完成,这和执着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非要说这也是执着,至少这是一种好的执着。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能没有目标,不能没有方向感,如果能以意志力,持久地朝着自己的方向,持久地让自己努力,持久地坚持自己的心愿,便能够将生命导向积极成长的路。(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盘

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问题是:你所坚持的究竟真的是原则,还是自己的偏见呢?

  如果对任何事都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做法,只管自己,别人的建议和意见,都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为任何人改变自己,不替别人设身处地着想,到最后可能于人于事都会造成伤害。你以为这是坚持“原则”,其实不是!你所坚持的,不过是个人的偏见,这就是“我执”。

  坚持原则,是指自己所坚持的,也会为其他人所接受,不仅现在的人可以接受,未来的人也可以接受,甚至过去也曾经被人接受过,这才叫做原则。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做人的原则首先要“保护自己”,可是保护自己并不意味着要伤害他人,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自己受益,也希望对他人有帮助,秉持彼此互惠互助的立场,这种原则才是对的。

  做事的原则,应该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量,如果所坚持的原则,是出于自私或为了少数人,或贪图一时的方便,这就是偏见,就是执着。

  但许多人经常分不清到底是“择善固执”,还是把个人的偏见当成了原则。其实,只要观察别人对这件事情的观感,就能判断出究竟是偏见还是原则了。

  如果你的想法和做法,让每个人都觉得受不了、很痛苦,每个人都觉得那是错的、有问题的,只有你认为是对的,那很可能就是偏见。能够符合每一个人或是多数人共同的想法和意愿的,那才是原则。

  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或区域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一定是为众人着想,能够为大家所乐于接受的。

  执着偏见的人,就是我执太重。我执会带给我们很多烦恼,因为自我意识太强,自我中心太坚固,就会坚持自己的性情或想法,全身如同刺猬般长满利刺,“棱角”很多,动则伤人,而无法圆融待人。

  所以有人说:“做人处事要内方而外圆。”“内方”就是原则,“外圆”就是不伤人。虽然在心里有一定的标准,可是当需要变通的时候,也不要执意不变,食古不化。必须要有一些善巧方便,观念想法适时地转一个弯、换个角度,或是多用同理心、柔软语,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你很难相处,事情才容易成就。

  时时提醒自己“内方外圆”的原则,也是化除我执的方法之一。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我执,不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能看得开、看得淡、放得下,而且能够包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偏见,当然就没有烦恼了。(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盘

积极的人生

  积极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态度。积极跟消极是相对的,如果不积极,就会变成消极。

  什么叫消极呢?消极是得过且过,有也好,没有也好;死也好,活也好。有人说:“这个社会太紧张忙碌了,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反正我的要求不多,只求有一口饭吃就好,干嘛跟大家一样劳碌呢?流浪汉不都是这样过日子吗?”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消极的。

  消极的人生观,是灰色的,是沉闷的。对个人而言,会扼杀成长的机会,对社会而言,则是增加社会大众的负担,这是连做人的基本责任都不顾了。因此,我当然是赞同积极的人生。

  不过,追求积极的人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认为积极的意思就是努力追求成功,不外乎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有很高的收人、响亮的名气,希望获得名利、财富的享受,仿佛人生值得追求的就是这些东西。

  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动力,而一般人的努力,无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权、追求势、追求位。其实,追求的本身并没有错,更不是罪恶,问题在于追求的过程中,是不是不择手段,有没有伤害到别人,或是伤害了自己的品德?

  再比如,虽然很努力地追求,目标却愈来愈远,这时候该怎么办?是不是还要追求?是不是非要得到它不可?

  积极的确是很好,可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如果太在乎目标的达成,往往会忽略自己所处的环境因缘,忽略周遭别人的感受。所以,除了积极的追求之外,还要常保平常心。能够得到固然非常好,即使不能得到,那是因缘不具足,不必那么难过。所以进取心、积极心要有,但是得失心最好少一些,一切“尽其在我”就可以了。这样子,生活才会过得比较愉快,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积极,而让他人受到伤害。

  所以说,积极是一种态度,本身并没有对错,如果动机不纯正、目标不对,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积极才是不对的,或是目标达成后就得意洋洋,目标达不成就痛苦万分,这样的积极就是错的。唯有当目标正确,做法正确时,积极就会成为一种优点,会为自己、为他人带来快乐。

  这道理听起来像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其实两者还是有一点不同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只是态度有一点消极。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耕耘之前,做好更多的准备,譬如哪一种耕耘的技巧最好?市场上有没有这个需求?有没有销路?市场上消费得完吗?消费不了又该如何处理?……等等问题。详细考虑之后,耕耘的结果,才容易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在考虑清楚之后,动手去做,如果达不成目标,也不需要难过,这才真的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那么,要如何培养积极的心呢?首先要确定目标,因为有了目标,生命才有方向。这个目标最好是“少为自己,多为别人”,譬如现在地球的环境充满危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投入环保工作,也可以只在自己家里,或家的附近,做一个小小的环保义工,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像这样,将自己推向一个好的方向,剑及履及地去完成它、实现它,你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目标、有意义,这就是积极人生的真意。(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改变时不违常理

  我们常说做事要讲求常理,也要合乎常情。所谓“常”,就是经常的意思,而“常理”,就是通常的道理。中国宋朝的大儒家陆象山先生曾说过:“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意思就是说,人不分种族,不论是东方或西方、南方或北方人,人就是人,人的需求,品格、道德的标准,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都有一定的常规,这就是常理。

  此外,在历史文化发展中所产生的观念、观点,也是常理;而且不仅我们的民族、国家有,其他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社会,也都有他们一定的常理。这都是做人做事、思考判断时的参考和依据。

  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虽然重要,但由于时代、环境的不同,以及个人身心状况的不同,每个人的判断、所认同的道理,可能都不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改变;而且或许他认为对的,偏偏就和我们一般所认同的常理相冲突、相违背。

  如果社会上偶尔会出现个人化的、异乎常情的看法和意见,倒是可以从谅解的角度来包容,因为他既然能够提出这样的看法,一定有他的立场和道理。而且一个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僵化或偏离常轨,这时候就需要一些不同的刺激。

  个人意见未必是不好的,因为没有改变,社会就不会进步;即使这个意见是错的,也可以让社会大众受到一些刺激和反省,进一步认识到:原来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人、还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大家应该帮助他,或者反省我们的社会有没有偏离常理。所以,虽然个人的意见不合理,能够提出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还是有正面、积极的影响的。

  所以在民主社会里,我们有权讲出自己的看法,也要不吝于提供自己的意见,但是当我们的提议被搁置,或不被采纳时,还是要有继续参与的雅量,并且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依循这个社会和团体的常理常情。不能因为有人不接受我的意见,就要破坏他、推翻他,革他的命!如果非常坚持个人的意见,强烈地凸显自己,就是违逆常情、常理,甚至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和谐。

  想想看,如果家里有这种人,家庭一定不会和谐,很容易破碎。同样地,团体中如果有一两个这样的人,麻烦、是非就会增多;不但阻碍了进步,还可能因此解散,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个人的意见,是所谓的“我见”、“主见”。个人的意见是要提供,但不要坚持,不要一副“不接受我的想法,我就跟你拼了”的架势;本来大家还可以和谐共处,一拼之下两败俱伤,不仅不能成长,反而制造出更多的混乱。

  如果真的想要改善一个社会或团体,除了提供意见与帮助之外,同时还要适应别人不同的意见和做法,逐步慢慢地调整,这才是最好的方式。(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放下真理,真自由

  很多人一辈子为了追求真理,不惜上穷碧落下黄泉,皓首穷经、遍访明师,而且还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好像真理代表了一切。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真理吗?坚持真理算不算是执着呢?

  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今天大家认为的真理,到了明天,可能就成了妄言。西方人的真理,也不一定是东方人所认同的。即使是强调智慧与真理的哲学或宗教,也会让人莫衷一是;特别是宗教,往往这个宗教认为是真理,另一宗教却认为是魔。

  从历史上来看,任何观念、思想或原则、方程式,都只是在某个时段中,暂时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过一段时间,有另一个更新的、更好的观念,或更好的方法出现时,原有的思想观念或方法原则,就会被淘汰。例如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现代、后现代,哲学领域中就有相当多不同的学派,各有各的理论和说法,这些思想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般,随时代环境的变动而不断地变化。

  因此,所谓的“真理”,其实不过是个假象,只能说是目前最趋近于真的,却不是永恒的、永远的、绝对不变的,而是会随时空变化而改变的。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根本不可能有绝对不变的真理;既然没有不变的真理,就更不应该执着。

  即使佛教徒对佛法也是如此。《金刚经》有一个“船筏”的比喻,意思是说:藉着船筏的承载可以过河,可是一旦过了河,就必须放下船筏才能上岸,如果一直想待在船上,就永远无法上岸。

  这是说,佛法就好比过河的工具,对尚未过河的人而言,要让他执着佛法,依佛法所说的去修行。但对已经将佛法运用得很好的人,就要教他放下。佛法所讲的“真正的解脱”,是要连佛法都放下、都不执着。

  当然,对还不懂得佛法,还不会修行的人,佛教徒会告诉他:“佛法是最好的,佛法是真理。”可是对佛法已经有相当体会的人,就要了解:佛法也只是一个方便法,而不是让你绝对、永远执持不放的原理、原则。

  譬如佛法中“常、乐、我、净”或“苦、集、灭、道”等生老病死的道理,起初我们把它当成真理、定见执持着,可是一旦运用这些真理帮助丁自己,也帮助他人之后,就应该把它放下,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学佛的人连佛法都不执着,会不会心无定见,是非不明、好坏不分?

  不会的!这样的“不执着”,是已经历过“执着”的过程。放下之后并不表示没有想法,只不过这已经提升到另一个层次,而是以整体众生的想法为想法,以当下环境的需求为需求,以整体的意见为意见。

  当你追求真理之后,又能将所追求的放下,而不执着一个非如何不可的真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花开花谢,不执着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还是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甚至包括所谓的原则、真理,也会随着时空的不同,而阶段性地有着差异。到了该改变的那一刻,应该放下的就要放下,不需执着。

  但是要做到不执着谈何容易!该如何祛除执着呢?不妨试着从理性的分析和对自己身心的体验,来练习祛除执着。

  所谓理性的分析,就是用“因缘”的观念,来理解事物的真相。因缘是指一切的现象,不论生理的、心理的或自然社会的现象,都是时间和空间之下所产生的种种关系,是由许许多多因缘条件和合而生的,无法单独发生,也不会突然出现,更不会永远不变地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缘条件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你以为绝对不会变的事物,就会有了变化。

  另外一种则是用体验的方式。我们体验自己生命的过程,会发现人的生命从小一直到老、到死为止,都在不停地变化,自己的身体、生理在变,观念也在变。

  例如一个人,本来是小男孩、小女孩,然后是少男、少女,然后变成中年男子、妇女,最后变成老先生、老妇人,不断、不断地在变,如果要执着,究竟要执着哪一个呢?究竟是十六岁的是我呢?还是八十岁的才是我?其实都不是,因为十六岁的时候已经过去,八十岁的现在也会过去,所以根本不需要执着。

  从身体的变化可以更进一步来体验心理和观念的改变。从小开始,我们就不断在受教育,也不断地受到环境、父母、老师以及时代变迁的影响,几乎没有一个观念是属于自己的,都是外来讯息的累积,然后才成为自己的想法。

  而这些想法也是会变的,例如当你和别人谈话时,对方提出一个你前所未闻的新观念,你听了以后,头脑中的想法可能因此转变,不要说昨天的看法和今天的看法不同,可能这一刻的你和前一刻的你就不一样了。

  不论从理论上来分析,还是从对自己的体验上看,都可以证明,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甚至没有一个“我”存在,那又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过虽然因缘在变化,但是当下还是有暂时的现象存在着。就像一朵花,你今天看它可能好漂亮、好可爱,可是过了几天,它就会凋谢,不漂亮、不可爱了,可能要换另外一朵花。既然知道事实如此,就不需要对这朵花太执着。因为花开、花谢是自然现象,不需要太多的执着。(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开发智慧的潜能

  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开发了不到百分之十,还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还没有开发。这几年来,坊间非常流行潜能开发的课程,也有藉着催眠术来开发潜能的活动。

  对于人类学家所讲的道理,我没有研究,也不懂催眠术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不过,据了解,从脑细胞的运用所开发出来的能力,应该是属于记忆的、反应的或分析的能力;但是一个人的头脑是不是能够无限制地开发,变成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或是很有创意、很有开拓能力的人,我并不清楚。而且,有了这种能力,是不是就能够祛除烦恼,变成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呢?也是值得斟酌。

  我只知道,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人人都可以开发智慧。可以从一个充满愤怒、嫉妒、悲观的人,转变成有慈悲心、有包容心、有远见、有悲愿的大菩萨;佛教甚至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佛。

  佛法所说的智慧,是指不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而使得自己痛苦、他人困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非常聪明的人,虽然学问很高深,记忆力也很强,可是日子却过得充满无奈。因为一个具备聪明才智的人,不见得就有包容心、慈悲心,以及救世、救人、救世界、救一切众生的悲愿心。

  佛法虽然不一定能增加我们的记忆力、思辨能力或开发种种潜能,但能够使我们的烦恼愈来愈少,情绪愈来愈稳定,人格愈来愈健全,慈悲心愈来愈广大。人类学家以及催眠术所能够完成的工作,或许能为人类开发更深更广的知识层面,但是对于人格的培养,即使有帮助,也不是绝对的。而佛法所说的观念与方法,对智慧的开发,却是绝对正面的,只要从观念和体验两个方向去努力,就可以达成目标。

  例如,当我们烦恼痛苦的时候,要告诉自己:烦恼对自己有用吗?痛苦对事情有帮助吗?明明知道没有用,为什么还烦恼呢?而且事情、现象都会改变的,过了一段时间自然就会过去,现在又何必这么放不下、看不开呢?这就是从观念上帮助自己纠正。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体验。所谓“体验”,就是要用方法。例如当我们烦恼很多的时候,可以由注意自己的呼吸、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念头的起伏,慢慢看到自己内心的起伏变化,体会心态的活动;渐渐地,你会觉得,这些念头的波动变得没有意义了,只是一种“心的动”而已,一段时间后,连这种“心的动”都因为没有意义,也就自然而然安定下来了。

  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内心平静下来的过程,烦恼于是减轻,智慧因此而开发,人格也就渐渐地稳定和健全了。(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当的行为才会造成坏的结果,因此会有人说:“我不做什么,想一想总没有关系吧?”这样的想法,对吗?当然不对!虽然没有真的付诸行动,但是不好的念头、坏的想法一样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人的行为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心理的行为、语言的行为、身体的行为,佛教称为“身”、“口”、“意”三业。这三种行为产生了结果,进而形成一种力量,就叫作“业力”。

  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心”的作用。如果心里没有动念,只是嘴上说说,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并不算是犯罪,因为他是无心、无意,不是故意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就好像精神异常的人犯了罪,法院经过专业鉴定,证实他在犯罪当时心神异常,就不会按照一般的犯罪来量刑。

  但是,如果他是在精神正常、心理清楚的状态下犯罪,即使没有实际的结果产生,却有可能构成预谋,还是会视同有罪的,而如果精神状态很清楚,虽然没有预谋,只因无心误触了法网,则必须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负起法律责任。

  人的一切行为是“心”在做主,如果没有心的指挥,行为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心念”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从佛法角度来讲,从犯罪心理学或法律观点来看,也是如此。

  如果心里时常兴起犯罪的念头,久而久之就会犯罪。就像一个人老是有说谎的念头,慢慢地就会觉得说谎没有什么。又例如:如果心里有个想杀人的念头,只要这念头持续下去,即使没有杀人的机会,结果因为时常想,逐渐就会把杀人视为平常的事,不再觉得它是一种可怕的、犯罪的行为,想到最后,可能就真的杀人了。

  心是人的主宰,心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也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明白自己的心念有这么大的力量,就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否则便是不负责任的。

  那么,该如何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呢?首先是要懂得如何判断什么是好念头,什么是坏念头。

  通常,对自己的身心有妨碍、会产生副作用的,或是对他人、对环境会造成损害的,就是坏的念头。反之,对自己的身心平衡、和谐有好处的,对他人、对环境有正面意义的,就是好的念头、好的事情。

  自己的身体是属于个人的,由自己的身体向外扩展,就是外在的环境,和个人关系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对自己有好处的、健全的,对整体的环境而言,应该也是有好处的。

  有了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的基本的常识之后,接着就要练习了。当好念头出现的时候要多多培养它,多多发展它;坏念头出现的时候则要避免它,不要再想它,最好就是不要管它,不要继续朝同一个坏念头上想,要用一个好念头来代替它。譬如,当想杀人的坏念头出现时,就应该立刻放下来,反过来想着要救人、救世界,并且不断强化这种善的、好的念头。

  但是,也不要变成痴心妄想、狂想。譬如说:想着要救世救人,可是却不考量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和智慧。相关的问题和条件,也都需要经过评估、分析,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妄念。否则,救人救世的念头虽然是对的,但是不切实际的狂妄,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光阴,所以也是坏念头。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条件来思考。对他人有利的,我们要多想、多做,对自己、对他人没有益处的,不要想、不要做。如果能够这样,我们的起心动念就都是好念头,做的事情一定是好事情,说的话一定也是好话。(未完明天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2-28 09:00 , Processed in 0.08722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