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骊歌》牵出的别绪离情
----读《城南旧事》有感
台湾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城南旧事》中反复引用了李叔同的《骊歌》(送别)作为主题曲。今天,有幸又一次重温。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骊歌》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曲调悠扬哀婉,在我的耳边悠悠飘荡了几十年,那淡淡的曲词,那绵绵的曲调,那凄美的意境至今还惹我魂牵梦绕。
今天就这样,它又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童年。音符跳跃,文字演绎,将时空的隧道开拓,一路走来幽幽的童年生活的阳光便铺在金灿灿的路上。孩提的我。曾经站在家乡弯弯的小河边,走在黄土铺就尘土飞扬的小路上,靠在古老苍劲的树干上,脚下芳草萋萋,遥望夕阳天外天,我便在心里一遍遍吟唱,送别亲爱的小伙伴的情景便一次次浮现。虽然对于离别的感悟达不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境界,更达不到”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也没有十里长亭遥望,更没有减了玉肌,但是,冥冥中却也还能感受到眼中流泪,心内成灰。如果说《骊歌》是在用旋律勾勒离愁的话,那么哪个时候,我的确是在用童心谱写着别绪。
我不知道我曾经走过的胡同,英子是否也走过?我不知道我曾经玩过的游戏,英子是否也玩过?我只知道英子的童稚与善良,英子对人区分不出好与坏的疑惑我也一样有。英子含泪送别的情形我也同样经历过。心存小英子那种懵懵懂懂的惆怅伴着我成长到如今。
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首歌,这样牵动我的情思,也从来没有一篇儿童作品这样让我感动,也许是太过于多愁善感,亦或是顾影自怜。更或是人生已走一半?
如今坐在流年的快车上,重新拾取心中珍藏的曲调,和学生们一起轻轻吟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此时幽幽情怀也随着歌声飘向了远方,我想,歌声一定有一种神奇的伟力,可以穿越时空,也许童年的伙伴此时也感受到了我淡淡的思念之情吧?是不是也在翘首西望,低声应和呢?
如此凄迷哀婉的旋律,如此朴素无华的词曲,这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它演绎了新的阳关三叠,它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送别”的全部。
吟着这支曲子,不觉想到了词作者的传奇的一生,当年的豪气已随着青春老去而渐渐消逝,万卷平戎册换成了古庙青灯里的佛经,集教育家,书法家,各种文学无所不及,豪气冲天的李叔同竟也变成了古井无波的弘一法师。在庸人看来,这是一件怎样让人扼腕的事情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是呀,少年是金,少年人有金子一样闪亮的童心,少年是银,少年人有银子一样纯洁的心。
岁月如梭,人生匆匆,记忆的河流尽管积淀了太多的泥沙,可是唯有这首童年的歌却冲不去,埋不掉。这首悠扬的曲调奏出了我生命中一个个经典的故事乐章,这首童年的歌谣谱写出我生命中一个个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忧伤. 长亭外,古道边。是悠悠歌声唱出的怀念, 天之涯,海之角。是殷殷吟诵牵出的离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