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楼主: 流光飞舞

[转帖] 网络流行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幸福吗?
  “我姓曾”成为一句经典回答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当记者把话筒递向打工者问,“你幸福吗?”打工者愣了下神,回复说“我姓曾”。引发网友疯狂转发。人们再度思考什么是幸福,它有影儿吗?“你幸福吗”最先导致《还珠格格》角色福尔康躺着中枪,网友快速反应该外来务工者心理活动一定非常强烈,因为其“内心流血咆哮,我不是尔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躺着也中枪
  明星最爱拿这句话撇清绯闻
  缩写为“躺枪”,出自周星驰的电影《逃学威龙》里的一句台词,意思是无奈自嘲明明躺着也被子弹打中。躺枪在今年的使用率呈波浪形走势,是明星最喜欢用来解释新闻的关键词之一,A和B分手,记者往往要猜测CD E FG谁是第三者,这几位往往通通都要自称躺枪了。每一次有新闻事件发生而产生焦点模糊的时候,躺枪这个词就会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比如韩寒代笔事件中,最初发难的麦田被大众所忽略,也被人戏称为“跳起来都没中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操碎一地
  这是道德崩坏年代的互相指责
  节操碎一地,意思是指某些人全面丧失道德感,这是道德崩坏年代的互相指责。2012年4月,“节操”一词突然被论坛、游戏贴吧的网友唤醒,人们像是突然发现了“节操”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性和代表性,“掉节操”、“无节操”、“你的节操,是你的节操”、“我们说好的节操呢”,以及重磅的“节操碎一地”纷纷紧追出炉。各类网站纷纷借用这个语句制定新闻标题,比如搜狐的《女生逛街手放男生裤子里,网友称节操碎一地》,以及豆瓣的《节操碎一地,那些毫无节操的电影电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被改造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
  有人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天字号第一劈腿男徐志摩写给终极装逼小清新林徽因的一句诗,这么总结出来,忧伤思恋的两行清泪顿时化为一泡大鼻涕。这也是这句话的命运,刚诞生的时候无数文艺青年为其折腰,纷纷列为QQ签名、校内状态、微博简介、人生座右铭,恨不得文在身上,比《爱情买卖》这首歌还红。二逼青年们看不下去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的改编版一出,无人能出其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青春
  在《北京青年》热播期间火了一把
  赵宝刚导演的每一部电视剧都会引起讨论,从当初的《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再到今年8月热播的《北京青年》,总会提供一两个热点搜索词,今年就是“重走青春”。片中的四兄弟为了疯狂一把,辞职重走青春路,也让裸辞成为年轻人热议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毁三观
  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真脆弱啊
  这里的三观指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毁三观是2012年下半年热乎出炉的网络新鲜词。其峰值在2012年10月到达顶峰。频现于微博、天涯八卦和城市论坛等。毁三观会红,是因为其高度概括性,形容一件事情极端颠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真脆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清新
  快要被列入《新华字典》了
  《新周刊》曾这样描绘“小清新”,他们追求淡雅、自然、朴实、静谧,想在精神世界自我陶醉。如果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小清新”就快要被列入《新华字典》了,网上早已罗列了十几二十条“小清新”外貌特征,对于如何成功变身“小清新”有着严格定义,当然你也可以忽而“小清新”,忽而“重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傲娇
  始自动漫,现在成为年轻人常用词
  傲娇算是老词翻红,这个在日本上世纪90年代末诞生的外籍词一开始只是形容不坦率的可爱少女,在它通过伟大的字幕组来到中文语境后,似乎形容范围一下子宽广起来。及后在2011年和2012年都频频出现在媒体标题里,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日常口头用语。当然,傲娇的生命力会如此顽强的最重要原因或许还在于它和基友一样修补了词性空白,让别扭又可爱的性格得到精准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体
  “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刘先生”最无聊
  2012年7月18日,刘先生好红!这位当日出现在《南方都市报》惠州读本,看两位女子吵架吵了一小时的刘先生尽管声称“活了42年,没见过比他们更无聊的人”,殊不知自己却成为无聊之极的调侃对象。
  大批无聊体段子在暑假风起云涌,人人都在比着无聊至极,可开学了,9月了,刘先生就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人们对无聊体也终于觉得无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年体
  “那些年,我们这群没人追的女孩”
  严肃地说,这个语体经历过红到发紫,紫到发黑。它始于20 12年初《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火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X X”泛滥引用至各个领域,包括电影、电视、美食和书籍等。进入4月,那些年体已呈现下滑趋势,至今那些年体已成为人们口中嚼过的口香糖,无味还有一点恶心。除非你反着用,还略有趣味,比如,那些年,我们这群没人追的女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2 10:04 , Processed in 0.07806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