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闻所未闻的也有所闻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喜的日子是也 发表于 2020-6-13 09:57
▲透析A区病房里可以同时容纳13人进行血透,廖银超算是这里的新面孔。新京报记者杜雯雯 摄━━━━━一张 ...

━━━━━
流浪人生:一直使用假身份生活
在南下的途中,廖银超丢失了自己的身份证,但他不愿回家补办,便开始使用“文志伟”这一假身份继续生活——这是他在福州捡到的一张身份证复印件,这个出生于1984年、四川地址的文志伟,与他身份相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家中仅存的一张廖银超年轻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十几年来,他最熟练的工种是用高周波机器给鞋子压上商标。 在厂里干活,每天十小时是常事,周末也不休息,这是计件月结的行业,多劳多得。事实上,早些年,廖银超南下打零工的收入还算可观。
2010年时,廖银超打工的最高月收入将近5000元,但并不是每个月都有活儿。他和其他流浪者一样,赚到钱了便休息,钱没了再出去找活儿。
廖银超本就不是话多的人,但凡见过他的亲朋、工友、医生都用了同一个词来形容他的性格:内向。从没听说过他得罪人,也未与人发生过争执。
他描述自己过着“宅男”一样的生活,没交女朋友,唯一的爱好是看书。在他那部花了2900元购置的vivo手机里,相册里没有一张他自己的生活景物或是自拍合影,线上看书的软件倒是下载了好几个。
厂子附近就有租书的摊位,武侠小说是他的最爱。他说不清为什么喜欢,只是觉得这个爱好省钱,1本书看一整天只花1块钱。他的口头禅也与书有关,“按照书里面的说法……”
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身份证带来的麻烦局限了他的生活。火车飞机都无法乘坐、连办理手机号、银行开卡都需要借用朋友的身份信息。工资通常是发现金,生病了也只能去小诊所。
移动互联网迅速向前的年代,廖银超却犹如身处断层。直到回到重庆老家补办了新身份证,他才注册了微信。
十几年前远走他乡,他说自己曾憧憬过许多美好,那些阳光的、自由的、新鲜的生活,后来才发现现实不同于幻想,找不到活儿、进不了厂、没有熟人的日子令人崩溃,还有被老板克扣工资的时候,他更觉无助。
他也曾思念家人,在手机上搜索重庆大足、父母妹妹的名字,没找到什么有效信息。内心的想法也从最开始的“在外面做出点成绩就回去”,转变为“这么多年还是这样,昏昏庸庸”。
这些苦楚还能忍受,直到身体日益显现的病痛击垮他。
2016年开始,廖银超出现高血压,总是头昏脑胀,高压数值最高时飙到200多mmHg。2019年7月开始,状态更差了,频繁呕吐,饭量直线下降,体重在一个月内骤降10斤。
生病之后,他坚定了“更不能回家”的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喜的日子是也 发表于 2020-6-13 09:57
━━━━━流浪人生:一直使用假身份生活在南下的途中,廖银超丢失了自己的身份证,但他不愿回家补办,便 ...

━━━━━
去年一年,公益组织救助了46名大学生流浪者
与廖银超类似的案例,仅在2019年,“让爱回家”就救助了46名大学生流浪者。
志愿者们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流浪者,大概分为四类:神志不清迷路的老人;沉迷游戏或与家人赌气离家的青少年;到大城市打拼的农民工;期待值更高但连遇挫折的大学生。
创始人张世伟从2001年就开始零散救助流浪者,他观察到一个变化:十年前街头流浪乞讨的主要是老人小孩,现在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多,送返流浪人员回家的省份中,广西、湖南和四川的人数位列前三。
那些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回家的理由各不相同,比如排在前几位的是:赚不到钱没有面子、离婚、跟父母闹矛盾、父母双亡等等。
陈敬宏把志愿者救助比作流浪者和亲属间的桥梁,“其实经过劝说救助,10个人里面有9个都愿意回家。”
三年时间里,他陆续救助的流浪者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8岁,年纪最大的是70多岁,男性居多。有接近30%的人和廖银超一样,没有身份证,漂泊在外打零工,通常寄宿于桥洞、绿化带和公园凉亭,成为五金、电子厂的临时工,或是在网购节日密集的下半年,找到一份快递员或搬运工的工作。
“我觉得这是缺乏社会教育,我们成长的教育体系大多只是知识教育,教你考高分,但没教你遇到挫折之后怎么化解。”张世伟说,那些主动选择流浪的大学生们,既有国内名校的高材生,也有海外归来的留学生。
2018年“让爱回家”曾救助过一位姓曹的流浪者,已在外游荡14年。被发现时,曹某身体已有多处溃烂,经志愿者沟通后才得知,这是一位重庆大学毕业,留德两年的海归。曹某因在海外打工被认定为非法劳工,遣送回国后学历档案被消除,打工一路不顺,因此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那些比普通流浪者拥有更高学历的大学生流浪者,大多在离家的初期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待值,为自己预设了更高的目标,当屡次遭遇不顺,便无法面对家人。
于是,像廖银超一样,他们大多选择一边流浪、一边打零工果腹的生存状态。那些逃避现实的状态,在张世伟看来是一种内心自私的行为。
在被志愿者找到,并成功送回家的流浪者中,有不到2%的人会跑出来再次成为流浪者。但更多的人会重新开始新人生。张世伟说,他们曾救助过一位身陷传销15年的大学生,在街头露宿被救助回家后,重新学习网络找到了月薪14000元的工作。
━━━━━
家族阴影:妹妹从未走出过老家
从邮亭镇上的一条小巷右拐,就能找到通往元通村的路。
村里年轻人不多,大多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跑到街上去买了明亮宽敞的商品房,条件差一点,也都在村里翻新了老房,贴上亮白的瓷砖。
廖家的老宅紧挨着一片竹林,这栋有着30年历史的二层砖房,几乎是村里最破旧的。
外面下雨,家里便漏雨。二楼屋顶的瓦片参差耷拉着,蓝白条的塑料布被压在瓦片下兜水;每个房间的墙壁都发霉破损,露出粗糙的砖体;家里杂物凌乱,几乎找不到一件完好像样的家具。全家最显朝气的是堂屋墙上妹妹一家的春节合影,以及孩子们满墙的奖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村里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大多在城里买了房,只有廖家的二层红砖房还维持着30年前的模样。新京报记者杜雯雯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喜的日子是也 发表于 2020-6-13 09:58
━━━━━去年一年,公益组织救助了46名大学生流浪者与廖银超类似的案例,仅在2019年,“让爱回家”就救 ...

廖家老父母年迈,每月收入都来自低保。家里唯一的男性青壮年是廖银超的妹夫,在工地上帮人开车拉材料赚些家用。
家里经济窘困,但妹妹还是花费千元专门给哥哥添置了一张淡黄色的新床,那是家里唯一完整的家具,廖银超蓝色的衬衣、黑色的裤子通通是新买的。母亲还特意找贩子买了鸡崽和鸭子,50元一只,散养在家里,养肥了给儿子补身体。
过去,妹妹只需照顾父母和孩子,如今担子更重了。廖银超的状态并不算太好,即便坐着也不能太久,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休息,连洗脸洗脚都需妹妹上手帮衬。
廖银超话少,家人与他相处便也小心翼翼。回家至今的40来天,大家达成了共识,只做关怀的举动,不敢深入多问,生怕失了分寸刺激他再跑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廖银超的床,是妹妹花了千余元买回来的,也是家中为数不多的完好家具。新京报记者杜雯雯 摄
廖银超还在家的那些年,廖家的生活并不算难过。那时,全村人的生计大多依托附近的五金市场,家家户户都做不锈钢刀这一行。
在当时的元通村,廖银超是唯一的大学生,还是学医,算得上是全家人的希望和骄傲。家里人曾畅想过廖银超毕业后的生活规划,回到镇上开个小诊所,能养家就行。
为了给儿子读大专攒学费和生活费,廖银超的父亲成了村里数一数二能吃苦的人,通宵不休息是常事。一把刀的卖价是2块5,刨去成本能赚一半,一家人一天能做几十把,钱实在凑不够还曾借债。
但廖银超的突然失踪,让这个家庭不断向下。
堂妹廖英清楚记得,堂哥失踪后的一年春节,寒冬腊月的天气,廖父在自家田里大哭。
廖父不止一次出现过轻生念头。女儿女婿曾发现他偷偷购买农药,被家人拿走。还有一次,他跑到附近的一个崖边想跳下,被廖英的父亲拦下。家人说,廖银超的母亲也偶尔神志不太清醒。
廖银超莫名失联的恐惧也深植在廖家人的心里。
妹妹廖建超已经36岁,从没走出过大足,也不被允许外出上班。婚后,她和丈夫前前后后生育了5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9岁,“或多或少都是受到‘那件事’的影响”。
堂妹廖英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高考那年想报考外地学校,被家人劝说阻挠。廖家的一位小辈侄女,曾找了甘肃的男朋友,遭到全家反对,最后的结婚对象被指定为家门口知根知底的男人。
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村里的广播会定时播放音乐和资讯。家人们会搬个凳子到院坝来听,这是一天中这个家里最充满生机的一刻:鸭子和鸡群从这头跑到那头,一只瘦弱的灰色猫咪会跳上桌子翻找遗留的食物,掉毛的黄狗趴在猪圈门口。
这十几年唯一不变的是家中时不时飞进飞出的燕子,它们衔来黄泥和小枯枝,在廖家堂屋高高的墙壁处搭了一个窝,还在里面诞育了幼雏。
值班编辑 一碗鱼 康嘻嘻 花木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毒贩郑有斌被执行死刑,曾挟持女友与警方枪战

2020年06月13日 13:44 澎湃新闻

  原标题:毒贩郑有斌被执行死刑,曾挟持女友与警方枪战
  广西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微信号6月12日消息,6月12日,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对犯贩卖、运输毒品罪,绑架罪,抢劫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脱逃罪等五个罪的罪犯郑有斌执行死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法官宣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本文图片 广西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微信号

  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确认:
  2015年4月29日,被告人郑有斌伙同吴荣明(已判刑)前往广东省东莞市购买毒品。同年5月3日凌晨,郑有斌指使郑有坤(已判刑)分别在东莞市和广州市从上家“雷哥”和“源哥”(均在逃)处接取装有毒品的包,并将该两个包转移至阮雪斌、何宝源(均已判刑)驾驶的锐志轿车上。
  按照郑有斌的安排,阮雪斌与何宝源各持一支手枪驾驶该车押运毒品返回广西,郑有斌、吴荣明、张锦锋(已判刑)则驾驶凯美瑞轿车负责指挥和探路望风。当日上午,该凯美瑞轿车开到防城区郑有斌家时,吴荣明、张锦锋被民警当场抓获,郑有斌利用熟悉地形之便,持枪驾车逃走。郑有坤及阮雪斌等人于当日12时在广西钦州市被民警抓获。民警从锐志轿车上查获MDMA片剂(俗称“摇头丸”)14827.3克、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9952克,并搜出两支手枪和十八发子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毒贩郑有斌。

  同年6月17日,郑有斌在钦州市某汽车维修店修车时,被公安人员包围。郑有斌为抗拒抓捕,持枪挟持其女友作为人质与公安人员对峙,并将其女友挟持进一辆停放在路边的轿车,驾驶该车逃离现场。同年6月26日,郑有斌在南宁市被民警抓获,从其包内查获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3.2克、MDMA片剂(俗称“摇头丸”)1.1克,并搜出一支手枪和六发子弹。
  同年7月11日,郑有斌在被羁押期间,鼓动同监仓的在押人员罗剑、梁胜荣(均已判刑)一同脱逃。当晚,三人见机挟持了一在押人员实施脱逃,在从监仓逃至通道时被值班民警及武警发现并制止。
  2016年12月13日,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对被告人郑有斌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绑架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以脱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郑有斌提出上诉。2017年8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法官宣读执行死刑命令。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
  被告人郑有斌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贩卖、运输毒品,其行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其为抗拒抓捕,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并劫取他人车辆逃跑,其行为又构成绑架罪、抢劫罪;其违反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规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其行为又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其在被关押期间实施脱逃,其行为还构成脱逃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

  在贩卖、运输毒品的共同犯罪中,郑有斌纠集人员参与毒品犯罪,亲自联系上家购买毒品,商定毒品的价格和数量,提供车辆、安排人员分工、确定运毒线路并参与毒品运输,系罪责最为严重的主犯。郑有斌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9950余克、MDMA片剂14800余克,数量大,社会危害严重,且系武装掩护贩卖、运输毒品,实属罪行极其严重。郑有斌非法持有枪支三支,情节严重,为逃避抓捕又持枪绑架他人并抢劫他人车辆,还在被关押期间纠集他人逃脱,且系累犯和毒品再犯,主观恶意性深,人身危险性大,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故裁定核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对被告人郑有斌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事裁定。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中级法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90后贫困夫妻生9娃:生完十个不生了 要供娃上大学

2020年06月13日 14:02 澎湃新闻

  原标题:90后贫困夫妻12年生9娃:生完十个不生了,要供娃上大学
  90后韦国则、蒙秀丽夫妻俩12年生育9个孩子的事在网上被传开了,这几天不断有陌生人打来电话,还有人半夜敲他家窗户说要帮忙抚养小孩,各地的记者也涌向了这个广西都安县的偏远山村。
  憨厚实在的韦国则从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甚至有些害怕。来韦家的人太多了,村里担心有些人目的不纯,乡亲们这几天都在帮韦国则家“筛选”来客,来路不明的人会被挡在路口,证实正规身份后才能入村。
  已六个月身孕的妻子蒙秀丽也在6月11日晚带着孩子躲起来不见人。再有三个多月,夫妻俩将迎来他们的第十个孩子。
  “够了。”韦国则嘟囔着,等妻子生下肚子里这个孩子,不生了。
  6月12日下午,韦国则向澎湃新闻解释称,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在养父母家长大,童年的孤独让他逐渐萌生成家后多要孩子的想法。要孩子是和妻子共同的意愿,避孕的东西也在用,但怀上了都会生下来。
  韦国则家是村子里的深度贫困户,全家在2019年10月搬到了150平方米的安置房内,目前每月每人享受350元的A类低保。
  只读到小学四年级的韦国则长期靠在外打工补贴家用,但他对孩子们充满期待:“只要他们想读、能读到大学,打工供他们。”
  十里八乡的“名人”
  韦国则不会用智能手机,村里人拿着手机给他说:“你火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1年出生的韦国则目前已是9个孩子的父亲。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互联网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平静。韦国则一家9个孩子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后,他很快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不断有陌生人来到村里,向村民打听韦家的住处。
  韦家在广西中部的都安县保安乡上镇村弄邓屯,四面环山。
  从地图上看,这里离都安县城直线距离近40公里。但住这的村民到县城,需要开车在蜿蜒山路上行驶两个多小时,行程近百公里。
  “好多外地人开着车来。”同村一位村民说,第一次见村里这么热闹。
  但这十几天,韦国则是“懵”的。1991年出生的韦国则,在2008年和1990年生的妻子蒙秀丽生下第一个孩子,当时韦国则才17岁,蒙秀丽18岁。
  接下来的12年里,二人又生育了8个孩子。现在,妻子又已六个月身孕,第十个孩子即将出生。
  前不久,一段韦家的视频被人上传到了网络上,穿着白衬衫的韦国则略带羞涩地介绍自家情况,“9个(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
  “你怎么想到生这么多孩子?”拍摄者问。
  “我也没有办法呢。”韦国则苦笑着回答,“慢慢抚养过来”。
  深山里、破木屋、孩子成群、贫困户,在这些标签下,这个原本很难引起关注的家庭,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围观和讨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都安县保安乡附近的群山。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一波波记者来采访,不断有陌生人打来电话,甚至有人半夜敲窗户,说要帮韦国则抚养小孩。这可把韦国则吓坏了,在他看来,是有人要“抢”孩子,顿时和妻子有些不知所措。
  6月12日下午,在上镇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短发、皮肤黝黑的韦国则刚下工休息。
  最近他不断给来访的人介绍家里情况,但面对媒体记者和县里工作人员的“大阵势”,韦国则还是很拘谨,两只手搓来搓去。
  附近的村民和工友见到又有人来采访韦国则,也纷纷跑过来围观,拿着手机拍摄。
  韦国则有些寡言,对个别问题会保持沉默,低头看着石子路;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他才用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多聊上几句。
  村干部觉得,韦国则从小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山里,没见过多少世面,“最近几天的阵势太大,已经怕了”。
  十几天村里来了十几波人找韦家,最多的一天来三波,村里担心有些人目的不纯,乡亲们这几天都在帮韦国则家“筛选”来客,来路不明的人会被挡在路口,证实正规身份后才能入村。
  韦国则说,他和最初拍摄视频的那个人不认识,当时村里有人带过来说是爱心帮扶,他便照着那个人的镜头回答了问题。对方还到尚未拆除的老木屋里里外外拍了拍,和他聊了近40分钟,但传出的视频中却没提他家有低保,已住上了当地政府集中安置的新房。
  “弥补童年缺失”
  妻子蒙秀萍是邻县大化县雅龙乡人,2007年,韦国则赴广东东莞打工时,二人在务工的地方结识相爱,一年后便有了第一个孩子。
  “2008年要的娃,2017年领的证。”韦国则说,在他看来,或许是有与妻子从小丧母后缺失母爱这样的类似经历,双方都能理解对方,平时很恩爱。
  韦国则从小被从大化县一个家庭送养到没有生育能力的上镇村韦家,养父母待他很好,但因为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有时候会显得很孤独,没有人一起玩,小时候跟别的小孩打架也没有帮手,他心里逐渐萌生出“人多好”的念头。
  “要这么多孩子也是我们俩人共同的意思。”韦国则说。
  虽然也用着避孕的物品,但依旧连续怀上孩子;怀上了,韦国则和妻子都选择了生下来。
  “10个孩子,够了。”他低头小声嘟囔了一句。
  乡里的工作人员说,平时乡里也会在村里宣传计生的政策,在韦国则去乡卫生院时,也给他发了避孕的物品,但谁也没法保证他用不用。
  韦国则的9个孩子中,有3个女儿6个儿子。最大的孩子今年12岁,在附近的大化县雅龙乡小学读四年级,最小的孩子1岁多,妻子蒙秀萍得平时背着照看。
  “你等一等,我给你看。”因为家庭成员太多,韦家有两本户口簿,在给外人展示家庭成员时,韦国则便会从床铺底下的纸箱里翻出这两个本子。
  先前几个孩子都是养母接生,后面才去的卫生院。山里情况特殊,除了接生外,孩子都是吃母乳和玉米糊长大,他们也没给孩子买过奶粉,在1岁前都是妻子用母乳喂养。
  孩子平时也会问要“饼干、玩具、水果”等东西,保安乡每三天有一次集,缺什么东西,韦国则就会花半天时间去赶集。
  妻子蒙秀萍和韦国则都是瑶族人,平常在家里也多用瑶语交流。最近见到家里来了很多陌生人,蒙秀萍也显得很无措,因为普通话不好,往往要当地人将她说的话转译一遍,外人才能听懂。
  矮小清瘦的她穿着格子上衣,挺着大肚子,丈夫和外人讲话时,她背着最小的“老九”,左右手牵着已能走路的娃,在屋外的巷道里玩耍。因为丈夫经常要外出打工挣钱,照顾孩子的任务大部分都由她来完成,平时几乎都要被孩子围着。
  要照顾的孩子实在过多,四周都是山,蒙秀萍总是前后左右盯着,或者在房里听到孩子玩耍的声音她才放心。一旦看到有孩子跑远,他便立马追上去赶紧“控制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上镇村附近做建筑零工的韦国则。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外出务工时,韦国则一年也就只能回来两次,一次是年中收作物,一次是年底。自己不在家,妻子都会带着孩子住在大化县的娘家,方便有人照顾。
  在广东的建筑工地做杂工,韦国则每天有200元的收入。等到工资发了,他便把一半钱打回家里,如果家里说钱不够用,他便再想办法汇钱回来。
  两地分居,不会用智能手机的韦国则夫妻平常会通过电话联系。
  “问问健康没,孩子好着没。”韦国则说,孩子虽然不经常生病,但一旦遇到“着急的病”,他都会坐大巴赶回来。深圳到都安开通有直达的大巴,这成为连接韦国则家与工地的主要通道。
  养母2019年4月病重去世后,对韦国则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他将养母的身份证照片翻拍打印出来,挂在了墙上。之后便几乎没有外出务工。
  在家闲着时,韦国则会到附近村里需要干活的工地做杂工,一天也有200元的收入。
  “会供孩子读大学”
  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妻子也没读过书,韦国则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只要他们想读、能读到大学,打工会供他们。”谈到孩子时,一直不多话的韦国则显得有些兴奋。他说,目前读小学的几个孩子的成绩都在班里不错,他虽然也没多少文化,但知道取得好成绩意味着什么。
  “读到保安中学,再读到高中,争取到大学。”11岁便辍学跟随堂哥到钦州砍甘蔗,韦国则自知打工很苦,他不希望孩子以后也遭受这份罪,知道上大学后能找个好工作。
  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对于韦国则这类特殊贫困家庭的孩子,县里政策是可以免费读完高中。孩子穿的衣服、用的文具也经常会有爱心企业捐赠,上大学后也有免息贷款。
  在外界最初看到的视频中,背景是韦国则家的破旧老木屋,这里是韦国则自小生活的地方。
  木屋建在上镇村弄邓屯山上一处相对平缓的地方,用木板和木柱围起搭建而成,因为长期遭受雨刷,外体已泛白、腐朽。
  房子周围堆了些从山上砍下的灌木,屋前一块不大的平地上种了些玉米、蔬菜。
  屋内,透过木板缝隙,亮光可照进昏暗的房间。
  都安是广西极度贫困县,人均耕地不足0.7亩,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
  看着前述情景,很多网友认为韦家是因为超生致贫,依然生活在简陋甚至原始的环境中。
  “纯属误解。”从广西自治区发改委派驻到上镇村当第一书记的郭京已驻村两年,对韦家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告诉澎湃新闻,其实并不像网友所猜测那样,两年前县里为韦家这类低保户盖了150平方米的新房,竣工后韦国则全家便搬到了新居,木屋只是存放些农具、化肥、种子,平时不住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政府和社会爱心力量修建的安置房,韦国则等18股贫困户可入住15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在韦家被关注后,木屋便被镇村的工作人员推倒。“主要是防止他还回来住,毕竟年久失修,有危险。”乡里驻村帮扶的一名干部介绍。
  韦国则新家的门前墙上挂着的“广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联系卡”,这个11口之家将在今年实现脱贫,主要脱贫措施是“种养和低保脱贫”。
  韦家这套150平方米安置房是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出资解决。2019年10月竣工后,韦家便搬了过来,和其他17户贫困户统一安置在一起。
  郭京介绍,今年韦国则家升格为A类低保,韦国则家11人都享受每人每月350元的低保,一个月近4000元。此外,他们家还享受养老金、生态林补偿、农业补贴、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补助、医疗保险补助等大大小小七八项政策。
  除了打工收入和低保保障外,韦国则家还在当地专业合作社寄养了3头牛5只羊,从2017年开始,每年还有近4000元的分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韦国则新家门墙上的扶贫收益卡,全家11口人享受每人每月350元的低保。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今后肯定会持续关注。”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说,像韦国则家情况比较特殊,乡里各村的生育愿望相对旺盛些,但一般也都是一家3到4个孩子。之前计生部门工作人员下乡后往往找不到韦国则家人,要做工作也没办法。
  针对外界关心的超生是否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问题,澎湃新闻从当地县委宣传部门主要负责人处获悉,韦家的情况比较特殊,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属于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澎湃新闻注意到,就在韦国则新家的外墙上挂着“计生服务创千秋基业,人口统筹筑万家和谐”的横幅,门窗一侧则挂着一个“安全套免费发放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韦国则新房墙上挂着的安全套免费发放机。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美“证件样本”上的*姐是谁?谜底来啦!

2020年06月12日 22:41 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最美“证件样本”上的*姐是谁?谜底来啦!
  从新版电子护照到回乡证,每次“证件样本”上的照片都是同一位*姐。很多人好奇,这位叫“证件样本”的*姐究竟是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喜的日子是也 发表于 2020-6-16 10:18
最美“证件样本”上的*姐是谁?谜底来啦!

2020年06月12日 22:41 北京日报客户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在就为您揭晓谜底。记者了解到,“证件样本”并非P图,她是北京边检总站民警崔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和北京边检总站大多数民警一样,崔拓是一名检查员。近日好消息传来,崔拓获评首都机场第十届“中国服务之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都机场设立T3-D处置专区,集中办理入境旅客。当北京边检总站发起支援T3-D专区的号召时,崔拓第一时间报了名,“我们是队伍的中坚力量,年轻力壮,应该冲锋在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喜的日子是也 发表于 2020-6-16 10:19
  现在就为您揭晓谜底。记者了解到,“证件样本”并非P图,她是北京边检总站民警崔拓。
  和北京 ...

  在专区工作要穿防护服, 闷热、潮湿,身上湿了干,干了又湿。“我们一般两小时被换下来休息一次,因为不舍得脱防护服,没有办法回休息室,我们就在外面的长凳上坐着,聊聊业务,相互鼓励。”后来,崔拓甚至练就了坐着休息时一秒入睡的本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崔拓是双警家庭,夫妻俩都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只能将六岁的女儿送给父母照看。勤务间隙休息时,她总会拿出手机里女儿的照片和大家分享,呼出的雾气模糊了护目镜,也模糊了她的眼睛。
  连续14个月旅客验放量名列前茅,2019年年底,崔拓当之无愧地成为北京边检总站“总站长特别奖”获得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站长特别奖”是北京边检总站颁发给一年中工作突出或对总站有突出贡献的民警的奖项。“我的岗位很平凡,岗位上的我也很平凡。但我知道,确保‘第一国门’安全无虞是我最大的责任。”崔拓说。
  身穿藏蓝警服,守护“第一国门”。今年是崔拓入警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十多年来,她从未发生过一起勤务差错。光阴瞬息万变。还是那个三尺验证台,还是那把方圆验讫章,崔拓却早已从青涩的新警成长为守卫国门的中坚力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外人不知道的是,崔拓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北京边检总站有个明星乐队——“空降乐队”,崔拓正是乐队的键盘手。“空降乐队”创作移民管理警察自己的歌,将工作融入歌声,颇受民警们的欢迎。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空降乐队”又接到邀请。“站在第一国门前,我们立下誓言……”当《站在第一国门前》的音乐响起,现场立刻掀起高潮。 “他们的歌让我想到了今年以来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时光,特别感动。”民警们纷纷点赞。崔拓则希望,她们的歌声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男子节食54天死亡 "气功大师":私自延长停食时间

2020年06月23日 09:50 上游新闻

  原标题:黑龙江25岁男子节食第54天死亡 “气功大师”回应:他私自延长停食时间
  6月21日,黑龙江25岁男子李某燃被曝死于铁力市日月峡老年森林康养中心。家属称,李某燃大学毕业后因对就读学校不满意,情绪失常,经熟人介绍,于2017年8月来到康养中心治疗。事发前,该中心的气功大师曾建议节食70天,可治愈李某燃的病,但在节食第54天发生意外。
  6月22日,涉事“气功大师”刘尚林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停食疗法是他发明的,时间一般为5-7天,根据学员身体情况决定,停食期间只喝水不吃东西。2018年,李某燃来到该中心治疗,学习森林瑜伽。此次意外事故是因李某燃私自延长了停食时间。
  目前,当地刑侦、治安、食药环侦等部门正联合调查该起事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某燃的毕业证书等文件。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喜的日子是也 发表于 2020-6-24 10:09
年轻男子节食54天死亡 "气功大师":私自延长停食时间

2020年06月23日 09:50 上游新闻

  男子节食第54天死亡,家属称曾花几千元买一本书
  据家属介绍,李某燃出生于1994年12月,今年25岁。2017年,李某燃毕业于哈尔滨市一所职业学院,毕业后因情绪失常,经熟人介绍,来到铁力市日月峡老年森林康养中心治疗。
  李某燃的舅舅赵金福介绍,今年6月20日晚,李某燃睡觉前曾说心难受,没有其他症状。21日早上,母亲发现李某燃有抽搐症状,立即找大夫抢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赵金福介绍,李某燃是伊春市人,因为之前就读的学校不理想,大学毕业后情绪一直不稳定,妹妹听说铁力市的“气功大师”刘尚林能治百病,便将李某燃送到铁力市日月峡老年森林康养中心治疗。李某燃在康养中心学气功、打坐,还要节食,每天需要交150元生活费,此外李某燃还花几千元买了一本经书。据其介绍,李某燃在治疗中曾学习经书等,在该经书内页印有“刘尚林”的名字。
  赵金福说,意外发生前,该中心的一名大师称节食70天,李某燃的病就可治愈,“让孩子节食70天,然后孩子就能好。6月21日是第54天,早上发现突然死亡了。”
  铁力市日月峡老年森林康养中心王主任则表示:“没听说过有气功、节食这样的事情。我们有森林瑜伽、拍手舞,健身效果很好挺好的。”目前,熟悉该事件的员工正在配合警方调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铁力市日月峡老年森林康养中心办公楼。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月峡森林瑜伽培训有限公司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2-29 16:41 , Processed in 0.10701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