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1595|回复: 3

“北方袁隆平”违规做转基因实验 被开除党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09月29日 19:33 新京报


  原标题:违规做转基因实验的专家,被开除党籍
  29日上午,辽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丹东农科院原党委书记、原院长景希强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在景希强的被开除党籍的通报中,专门提到他“违规进行转基因玉米实验”。
  通报称:经查,景希强违反政治纪律,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审查调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配备、使用超标车辆,接受企业安排的旅游及宴请,并收受礼品;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违反工作纪律,违规进行转基因玉米实验,并被农业部全国通报;违反生活纪律,与他人保持不正当性关系。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便利,侵吞、窃取公共财物涉嫌贪污犯罪;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涉嫌受贿犯罪;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涉嫌挪用公款犯罪。
  通报同时称,“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款物随案移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政事儿”注意到,景希强是知名玉米育种研究专家,曾被称为“北方的袁隆平”。
  其履历显示,景希强出生于1957年6月,是辽宁瓦房店人,1982年8月,他从沈阳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他先是担任玉米研究室技术干部、玉米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开始任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改名为丹东农业科学院,景希强也由副所长改任副院长。1998年他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2012年开始他党委书记、院长“一肩挑”。
  在玉米育种研究领域,景希强曾获得多项成果。
  据公开资料,他主持和参与了30多个玉米新品种和自交系的选育工作,有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他主持完成的“千万亩丹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推广”项目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当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颁全国先进工作者。
  在科研之外,他组建了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玉米产区提供玉米种子。”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在研究玉米育种成果的另一面,景希强“违规进行转基因玉米实验”的问题,违反了工作纪律。
  2017年1月4日,原农业部发布《11家单位违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处理情况的通报》,指出“少数单位存在违规开展小面积中间试验问题”。
  11个被通报的单位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丹东农业科学院。
  原农业部在检查中发现,丹东农科院玉米选系基地内,“违规种植转基因玉米试验材料”。此外,据海南省农业厅的报告,该院在海南的南繁基地也违规开展了转基因玉米试验。
  原农业部对该院的评价为:“生物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内部管控不力”。
  对此,暂停该院2017年至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中间试验资格,终止该院承担的玉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丹东综合试验站项目,取消该院“十三五”期间承担农业部科技项目的资格。
  “政事儿”注意到,就在原农业部的通报发出1个月前,2016年12月,景希强被免去丹东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当年9月,他因涉及辽宁拉票贿选案而“浮出水面”。
  景希强是辽宁省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拉票贿选案被曝光后,2016年9月,452人辞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景希强名列其中。
  被免职后,景希强再未出现在公开报道中,去年6月,时年60岁的他退休。直至今年6月11日,丹东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丹东农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景希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科普:直面问题才有说服力


2018-09-26 07:40:49 来源: 科技日报

  “你说转基因安全性没问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争论?”

  “当年滴滴涕(有机氯类杀虫剂)也被认为是安全的,现在呢?”

  “即使现在安全,如何保证未来也安全?”

  9月下旬,面对着数百名来自济南市农业专业的学生,科普作家、基因农业网主编方玄昌以一场名为《转基因:争论中的是与非》的报告回答了上述疑问。他认为,许多时候困惑我们的其实都是伪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却可能是引起疑虑和偏见的来源。

  长久以来,转基因在国内被“妖魔化”,让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发声,分享“第一手资料”便有了必要性。于是,在中国农学会、山东农学会邀请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基因安全评价与应用团队首席科学家金芜军研究员,科普作家、基因农业网主编方玄昌在济南做了两场报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

  从1973年美国发明重组DNA技术,诞生了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大肠杆菌开始,到1996年全球转基因生物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在金芜军看来,这一过程中,“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而技术发展不可阻挡”。

  两个“不完美”需要转基因

  科技的发展有深层次的需求。方玄昌认为,我们面临着两方面的“不完美”:第一,我们吃的东西并不完美,“比如,‘黄曲霉素’之害仅为冰山一角;发芽的土豆、未成熟的西红柿、生的茄子、银杏都有毒……”第二,我们的生产方式不完美,“由于农药使用,最近几十年农田青蛙及候鸟数量明显低于半个世纪前;大量使用化肥造成污染……”

  专家解释转基因技术,通俗易懂,“就是把一个生物物种或品种中控制优良性状的一个基因拿出来,跟另外一个需要这种优良性状的生物物种或者品种进行杂交的技术”。

  以植物转基因为例,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楚秀生向记者解释整个基因转移的过程:

  首先从某一种生物组织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提取要转入的基因,然后在实验室里对该基因进行科学修饰、加工、组装以及功能验证等。利用基因枪、农杆菌等转化工具,转入另一种生物的未成熟胚或其它组织细胞,然后进行组织培养,通过细胞分化、植株再生等过程,获得转基因植株幼苗。对幼苗植株进行转入基因检测,筛选转入基因已插入受体生物基因组中的植株幼苗,并对阳性植株进行田间种植、扩繁,通过对优异性状的筛选、转入基因的检测,获得稳定遗传的植物转基因后代新品系,再经过安全评价、中间试验等一系列过程,一路顺利,最终才能通过审定推广。

  新技术要经得起“误解”检验

  对转基因安全性的担心成为其争议的源头。

  如同本文开头所列出的问题,不同群体的困惑,大都指向转基因的安全性。金芜军从研发、评价、监管、公众参与等环节阐述,并用事实说话:转基因安全研究近40年,人类安全食用18年,全球食用转基因人群目前已达4/5,动物已吃料10多代。他总结,“迄今为止,转基因产品没有发生一起经过证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你接种的大部分疫苗,都来自转基因技术;维系糖尿病人健康的胰岛素,来自转基因技术;今天研发、生产的干扰素和抗生素,多数来自转基因技术。”通过这些证据,方玄昌证明了一个观点——转基因技术捍卫人类的健康。

  像飞机、火车、手机在诞生之初面临非议一样,一种新技术面世后被人们误解很正常。作为科普作家,方玄昌提醒公众:理性看待意见领袖的意见,厘清何为“权威”;在全面了解一个争议性事件之前,不要先下结论,否则,这个结论很可能就是偏见。

  本报记者 王延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欠了转基因一句道歉

2018-09-25 17:38:27 来源: 基因农业网 作者: 孙滔

提要:正是转基因大豆让我们中国人这么多年吃到这么多的肉、蛋、奶,让我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这个意义上,我们欠了转基因一句感谢、一句道歉。

最近去中国政法大学与学生互动,准备的题目是《转基因在中国遭遇的四个不公》,因为法律讲的是公平公正,所以取了这么一个题目。

不公,指的是人们没有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标准,而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区别对待了,这种区别对待不是更开放,而是更严苛甚至更侮辱性地来对待。事实上,转基因遭遇的远远不止是四个不公,尤其是在中国。我们来数一数。

我们对日益精细的所有领域新技术都是紧追不舍,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从建筑设计到高铁高速,从航空航天到深海开采,各个领域无不如此,到了作物育种新技术,我们却是笑脸全无,满怀戒心。

同样是基因工程,同样是基因重组,在医药领域,如今广为使用的疫苗和药物如胰岛素很多都用到了转基因技术,如果说担心什么不良反应的话,相比吃进去的转基因食品,直接注射的基因工程疫苗更应该引起担心才对。现实却正相反。

相对传统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毫无疑问是更先进的。同样是育种技术,我们对有大量基因转移的杂交育种坦然接受,对不知其内情的诱变育种也无所畏惧,反而对精确可控的转基因育种视若洪水猛兽。我们人类对科技所追求的不就是更精确更可控吗?

同样是粮食作物,我们已经习惯了转基因大豆油(不习惯也不行,市场上、餐馆里、包装食品中到处都含有转基因大豆油成分)以及转基因豆粕饲喂而来的牛肉、猪肉、鸡肉以及鸡蛋、乳制品,却不敢接受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水稻。一句主粮慎重,挡住了高新技术的前行。

我们必须认识到,转基因作物上市前面临的严苛的评估审查是不公平的。食品是否能上市,应当以食品是否安全健康为唯一标准,食品的生产方法不应当作为上市与否的考量。既然有了实质等同这一考量标准,那么为何还要这么严苛地关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呢?这就相当于大学录取除了分数也要考量考生的学习过程,一些学生用了更科学更高效的学习方法而取得更好成绩却不被录取,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不公不止于此。话说手机的非电离辐射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分为可能致癌,而世界卫生组织对转基因食品的结论是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同样安全,然而我们仍然抱着智能手机日夜不休,对转基因食品却避之不及。

传统玉米被虫害造成的霉菌感染触目惊心,其后果自然是伏马毒素和黄曲霉素这些致癌物高发,而这些毒素几乎绝迹的抗虫玉米却被很多人冠以致癌物的称号。

市场上,大量食品以“非转基因食品更健康”之名大肆渲染广而告之,甚至无转基因天价食品比比皆是,而大量质优价廉的转基因食品只能躲在实验室里不能面世。

对农民也不公平。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准吃不准种”的尴尬局面持续多年而未能改观。农民的利益谁来代言呢?

有必要指责一下欧盟。正是在这些偏见、歧视以及谣言的背景下,欧盟过于充分地运用(滥用)了预防原则。这里打一个比方,雨天本来打一把伞就够了,欧盟却要打十把伞,要预防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第九把伞可能坏掉。是的,伞是有可能坏的,然而拖着十把伞,欧盟在基因工程育种领域步步维艰。

中国举的伞不比欧盟少几把。在中国,转基因的谣言尤为盛行,“转基因玉米让山西老鼠绝迹,让母猪流产”“转基因玉米让大学生精子质量下降”“国内肿瘤高发区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区域呈高度相关性”这些谣言都是国产货,加上一些无名氏发明的“转基因让人三代不育”等荒唐谣言更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大行其道。基于这些背景,中国做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路线图,而这个妥协再妥协的路线图,并不能阻止、或许反而加重了人们对于转基因的担忧。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不公。中美贸易战的到来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一个视而不见的事实:原来转基因大豆养活了我们这么多年,原来转基因食品距离我们如此近,而不是遥不可及。这次贸易战也戳破了一些谣言,给出了铁一般的事实:美国人也吃转基因食品,因为美国大豆94%是转基因大豆,而美国大豆有一半是出口的,另一半自然是他们自己消费了;欧盟也吃转基因食品,容克和川普刚刚达成协议,称要扩大美国大豆进口,而大豆的用途在各个国家都大同小异,除了豆油就是做饲料。

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些接近百分百是转基因大豆,中国每年进口接近一亿吨大豆几乎都是转基因大豆,要知道,几乎所有的规模养殖都用的是豆粕和玉米粉配比而成的饲料,而国产的1200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几乎都用于豆腐等其他食品了。所以我们吃的肉、蛋、奶中的蛋白质几乎都是源于转基因大豆。

也就是说,这次贸易战至少能证明这个结论:正是转基因大豆让我们中国人这么多年吃到这么多的肉、蛋、奶,让我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这个意义上,我们欠了转基因一句感谢、一句道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盐城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全程监管


2018-10-11 09:23: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本报讯(记者 杨亦周)10月10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我市着眼于构建农业转基因生物全程监管体系,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通知要求落到实处。在日前开展的杂交水稻制种转基因拉网式检查中,全市杂交水稻制种所有品种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我市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种子进入大田种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农委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检查组近日对我市相关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予以充分肯定。

  农业部印发的相关通知要求,严厉打击农业转基因生物非法试验、制种、经营、种植、进口和加工等行为,保障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市按照国家、省、市通知要求,主要围绕突出流通市场监管、突出加工环节监管、突出种子市场监管和突出农作物田间监管四个方面重点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管。

  同时,我市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公众理性认识转基因,营造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展“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基本认知和安全监管”专题讲座,陈述转基因安全管理知识,阐明转基因技术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受训人数近500人次。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科普活动,向市民发放农作物转基因宣传明白纸2000多份,各县(市、区)农委利用科普宣传周现场答疑农业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2-25 14:28 , Processed in 0.08603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