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645|回复: 4

[分享] 童年阅读:为什么读?读什么?(李东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对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图书,对于腰包日渐鼓起的中国家长来说,已经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而是给孩子买什么读什么的问题;是把时间交给名目繁多的补习班还是交给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

    阅读:儿童精神成长的深刻需要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崇尚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被视作民族未来的我国儿童的阅读状况又是怎样呢?教育家朱永新介绍说:“目前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有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在竞争激烈的应试压力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北京陈经纶中学北工大帝景实验学校老师胡俊贤说:“如果非要功利地把课外阅读和校内的语文学习扯在一起的话,在短期内不会对学习产生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坚持广泛的课外阅读,对孩子的人文素养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课外阅读不能像奥数、英语的课外补习班一样,立刻给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提升,这应该是阻碍家长们重视孩子课外阅读的最根本的原因。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观让人很难沉下心来研究阅读对儿童精神成长的潜在的、长远的影响。朱永新认为:“对于人的精神成长而言,学校教育相当于母乳。但是,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科书教辅书不可能替代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就像母乳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孩子需要自己的精神食粮,精神的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儿童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在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儿童都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饥饿感,需要阅读不同的作品,一旦错过了关键期,精神上的缺失就比较难以弥补。这就是《学记》所说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小学阶段就是所有关键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现代科学虽然还缺少精确的量化研究,但是心理学界一致认为,对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智力体操,它能使孩子的头脑逐渐变得灵活敏捷,并进一步促进孩子心智的全面成长。”

    当然,我们也不能由此完全看不到阅读推广活动在中国校园中日渐活跃的趋势。北京市安慧北里小学桂春梅老师介绍说,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中选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为:一年级上册有15篇,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下册有25篇,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上册有20篇,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下册有17篇,占全部课文的53%。这个统计尚不包括拼音部分的儿歌和“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的大量“选本”、“读本”,儿童文学作品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她们学校从2009年起便参加了北京市朝阳区“儿童文学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初衷是将儿童文学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引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探索在课堂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新模式,通过学校、家庭、图书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为语文教育改革走出一条新路,课题组开展了“儿童文学阅读”校园观摩会、培训会、班级读书会等一系列活动。这应该是阅读在学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信号和缩影。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什么:选择的困惑  
    除了阅读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困扰孩子阅读的另一大难题是:面对汗牛充栋的图书,该读哪些书呢?这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中国的小学生正在读什么。

    我曾经亲眼看到一位五年级小学生拿着百元大钞,在报刊亭买下了《〈愤怒的小鸟〉游戏全攻略》、猫小乐的《阿衰》、漫画《笑爆校园》,这是在没有家长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一位小男生自愿的阅读选择。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他们会选择哪些书给孩子看,十之六七的人会自豪地回答:“当然只买经典。”当你进一步追问:何谓经典?他们通常会列出以下书单:《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大名著、安徒生童话以及格林童话。这是一部分中国家长愿意自掏腰包给孩子买的书,他们谈到这些书时的表情如同买包买了LV,大牌,品质有保证。看上去是一种永远不会出错的选择。对当下作家作品以及超出他们阅读经验的图书,他们通常会怀疑和拒绝,而绝少先“试阅读”以确定买不买,他们不怎么反思他们心目中的 “经典”是否已经涵盖所有的“经典”,还是仅仅是大海中之一滴水。《中国新闻出版报》的资深编辑周翼双,已经负责该报的“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多年,她说:“就少儿图书畅销榜而言,最突出的印象就是畅销品种过于集中,杨红樱、伍美珍、曹文轩、沈石溪等作家的系列作品占据大半江山;文学类图书一枝独秀,社科知识、科普类的图书几乎看不到。” 据她介绍,该排行榜所依据的基础销售数据主要来自北京开卷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而该公司的数据则来自全国30多个中心城市2000多家地面书店的图书销售统计,应该说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以上是对当下中国孩子阅读状况的一个粗略扫描,也许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下中国孩子已经不是买得起买不起图书的问题,而是买什么读什么的问题。我们不能再笼统地说,儿童要亲近阅读,亲近好书,而是要问一问,亲近什么样的阅读?亲近的好书是否全面?阅读结构是否合理?

    阅读时间少,而可选择的图书却很多,在这个“多”和“少”的矛盾中,就连专家也感到选择的艰难和困惑。朱永新说:“我国每年新出版图书有30万种左右,其中少儿读物约4万种,常销的书还有数10万种。在这浩如烟海的童书中,究竟哪些书最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如果说成年人多少可以自主选择他们的书目,至少可以借鉴各种工具找到他们需要的书目,小学生则很难做到自主选择他们的读物。他们是最需要在阅读书目上提供帮助的一个群体。一旦在他们精神成长最敏感的时期遇到好的书,他们就可以形成一个好的‘胃口’,就可以对图书充满着期待和感情。而一旦选择了不好的图书,就会‘倒胃口’,就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因为只有真正的好书,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够点燃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到达儿童手上的每一本书都是好书   
   孩子们都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图书的呢?胡俊贤和桂春梅两位老师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的孩子大部分凭借个人喜好和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购买,还有一部分是源自老师和家长的推荐。这就是说,孩子们有自主购买图书的机会和权利,面对分辨力、判断力还不够成熟的他们,要确保他们买到的每一本书都是好书,这只能从图书的生产源头上严格把关,出版者应该是这条阅读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儿童文学》主编、出版人徐德霞说:“在图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作为一个出版人,应该坚守文人品性,恪守文人本分。不该忽略那些老生常谈的词汇,诸如道德、责任、匡正、教化、传承等等。我们应该有自己矢志坚守、恒久不变的精神内核,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否则心智不明、意志不坚,为社会潮流所裹挟,为利益所诱惑,为赚钱而出书,为人情而出书,为私利而出书,为出书而出书,即使穷尽毕生才志,也不可能出版优秀图书。编辑是一手托两家的特殊职业,一边是作家,一边是读者。我们应该尊重作家,善待每一部书稿,要知道每一部到手的书稿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同时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读者,因为每买走一本书,都包含着读者一份热切的期待与渴望。为了这两份深切的目光,我们就不该有不求甚解、得过且过的混世之想,也不该因驾轻就熟而生轻飘草率之心,而应该殚精竭虑、精益求精,做好每一本新书。”
  
    只有出版者负责任了,我们才能放手让孩子们在书海中自由徜徉,就如同只有交通安全了,社会秩序好了,我们才能放心孩子在大街上自己行走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童年阅读:    是否需要一份权威书单?

    然而阅读终究不是孩子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他们的阅读趣味,完善他们的阅读结构,提供更多的好书信息。要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适当“管理”,才能让阅读真正参与孩子的精神成长。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克服惰性,及时跟踪和掌握图书出版信息,筛选图书,帮助孩子制定一个有效的阅读计划。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我们是否需要一份权威的书单的指引?

    桂春梅和胡俊贤老师给出的答案都是:太需要了。胡俊贤说:“我个人在给孩子推荐书目时,一方面是依据自己的阅读喜好,另一方面则是依据专家推荐书单。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都是有限的,因此,我认为如果有一份权威的书单或图书排行榜,对教师和家长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桂春梅说:“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绝不只有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还有很多经典作品。由于教师普遍比较缺乏儿童文学素养,不知道推荐哪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或者只知道推荐成人文学的经典名著给学生阅读,这些都可能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一份比较权威的推荐书单作为自己给孩子介绍图书的指南。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必须提高儿童文学素养。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还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更能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

    怎样的一份书单才算是可以信赖的呢?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排行榜和各种专家的推荐,家长和老师该何去何从?周翼双认为:“就目前排行榜的情况来看,给孩子买书过分倚重排行榜,会造成儿童精神营养的单一。排行榜更多的是反映图书市场的情况,并不代表图书的质量是否真正适合儿童阅读。当然,任何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些图书之所以能畅销就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们更符合儿童阅读的心理和趣味,并能让孩子从中获得教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畅销书可以读,但如果寻求更高层次的阅读境界,建筑孩子更高尚丰富的精神家园,只读榜单上的书是远远不够的。”

    朱永新带领王泉根、王林、吴岩、杨鹏等各个领域里的专家,花费近一年时间,研究制定出“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30种)”和“中国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70种)”,于2011年4月23日推出。朱永新介绍说,为了确保这份书单的客观、公正、独立的品格,这份书单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出版社介入,以确保不受商业利益的困扰。同时,为了增强这份书单的科学性,在制定过程中遵循了以下理念:第一,关注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第二,尊重孩子的兴趣,也强调书目的引导性。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主阅读,才能让孩子被图书本身所吸引,才能引导孩子真正热爱读书。但如果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转移,则可能导致读书的随意性,导致阅读的“偏食”,导致孩子鉴赏能力和阅读品位的降低,对那些单纯取悦和讨好他们的作品失去判断力。所以,他们一方面通过大量问卷调查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学校试读发现孩子的阅读倾向;另一方面坚持从价值观出发,从图书内容的结构和覆盖面出发,从孩子最需要的“美好的东西”出发,引导孩子阅读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好书。第三,尊重市场的选择,也强调作品的经典性。第四,关注作品的趣味性,也关注作品的形而上思考。第五,突显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强调孩子作为未来世界公民所具有的现代观念。在书目研制中还充分吸取了儿童分级阅读的相关理论,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年龄段来推荐图书,给学生更切实的指导。朱永新说:“书目只是提供孩子们阅读的基本依据,孩子们应该也能够驶向更广阔的阅读海洋。我们希望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孩子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兴趣与阅读领域。我们希望用这些最好的童书,把孩子带到图书的世界,带到广阔的草原和大海,骑上骏马在草原上奔腾,驾起航船在大海上航行,一定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

    童年阅读永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很多有识之士不断深入思考的话题,但愿这些可贵的思考成果,能够到达家长、老师和孩子的手上和心里,照亮心灵的阅读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_650:}我来看一看的。{:1_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2-26 15:58 , Processed in 0.0995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