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楼主: 阿伯

古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承恩与吴敬梓,都是天赋异常之人,也都是因各种原因不做官的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他们只不过是少数人。考科举做官,对绝大多数读书人具有一种天然的诱惑力,毕竟他们没有太多别的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渴望着做官,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整个心路历程,甚至整部中国古代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这种世俗的利益,并非所有人都趋之若鹜。《儒林外史》中的第一完人杜少卿,其家是当地的科举望族,父祖辈都是高级干部。可他却乐善好施,笑傲权贵,视金钱如粪土,跟着感觉走,最后散尽家产,一贫如洗,并远离故土。但他依然欢歌笑语,至死不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儒林”的作者吴敬梓也同样如此,其祖辈有六人是进士,包括一个榜眼、一个探花。可是,他就是不走科举之路。最终,吴敬梓与他笔下的杜少卿一样,都成了世俗中“不可效此儿郎”的不肖子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明代的吴承恩,他的科举之路也如清代的吴敬梓一样,蹉跎纠结,屡考不中。幸运的是,他有绝活,早在吴敬梓创作“儒林”两百年前,就写出了千古好书《西游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别看这些不做官的大家死后著作等身,爆得大名。可生前的凄凉与痛楚,又怎是后人所能想象的?《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参观向往已久的圣地——省城贡院(明清乡试的考场)——之时,突然鼻滴满脸,兴奋过度,以至于昏死过去,醒来还继续号哭,满地打滚,口吐鲜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周进头发胡子都白了,考了几十年,居然还只是一个最低等级的“童生”,连秀才都不是。范进更是加强版的周进,他在中举之前,其岳父胡屠夫把他不当人看,时时挖苦他、羞辱他。中举之后,年过半百的范进一头栽进污水沟,差点疯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周进与范进最终还都考上了进士。而清初的蒲松龄,比周进、范进更惨,考了十几次,都没中个举人,写鬼故事便成了他最大的寄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不做官的知识分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以曹雪芹和吴敬梓为代表、家族底子很厚、曾经是高干子弟的人;一是如吴承恩与蒲松龄这样、没有走狗屎运中举的中下层读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4 06:59 , Processed in 0.0722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