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楼主: 千里驹

伪军超过侵略军的国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然而,这就是人和历史的诡异、深刻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看似偶然的社会现象,背后一定有必然的东西在支撑。“汉奸现象”的繁衍,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成因和心理文化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有汉奸,一定是因为有外部敌人。抗战期间“汉奸现象”的孳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是日本侵略者实施“以华制华”策略并与汉奸亲日派相互勾结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初期,日本首相发表对华宣言,就公开声称“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日本侵华无异于“小蛇吞大象”,没有汉奸,他们就是聋子、瞎子,因而十分重视采取威逼利诱等各种手段,扶植汉奸伪政权达到自己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1935年3月18日,以民国“美男子”著称的汪精卫画像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颇有意味的是,在描述其经历时把他比喻为“鲸鱼的胡须”,意思是容易弯曲,也容易反击,暗讽汪对日态度变了,已经弯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果不其然,在遭遇一次次抵抗失败和主政挫折后,曾一度主张积极抗战的“鲸须汪”,完全改变了立场,成了坚决“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在日本一步步咄咄逼人的积压下,他的“鲸须”彻底弯曲了,再也找不到那个热血青年的影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毛泽东同志深刻剖析的:“民族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悲观主义,即民族失败主义”。对外反侵略战争的屡战屡败,使国人媚外、崇外、恐外的思想和民族自卑感有所发展。抗战初期“民众经过上海撤退、南京沦陷的大变,在爱国的心情上呈着害怕敌人的薄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战亦亡,战亦亡”。汪派汉奸们恐惧于日本力量的强大,片面认识中日力量的差距,视敌人如神物,看自己为草芥,无视民族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汪精卫、周佛海认为,以落后中国与强盛日本为敌,“胜负之数不问自知”,“日本感觉着痒的时候,中国感觉着痛了;等到日本感觉着痛的时候,中国已会因痛而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这种媚日、恐日心理在起作用,他们自作聪明地得出“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的结论,以为只有采取“非常举动”“坚定地与日合作”才是唯一出路,因而脱离抗战阵营,走上自绝于民族的“和运”之路,实际上完全成为受日本人摆布的傀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学者研究“汉奸文化”时发现,在汪伪中央政府中,有留日背景的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一些甲午战后赴日留学接受了“洗脑”的中国学生,轻而易举被侵华日军所利用成了铁杆汉奸。他们自以为对日本的了解比一般人准确,因而具有极大的欺骗性、破坏性。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日本通过留学教育在中国留学生中培养亲日派的险恶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6-6 06:55 , Processed in 0.07605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