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闻所未闻的也有所闻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晚微电影火爆:致敬每一位吹响希望号角的“张建国”

2023-01-23 19:08 来源:CMG观察


39封信叠在一起有多厚?也许仅有几公分,也许是一个人的大半辈子。

一部聚焦普通观众的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首次登上总台春晚,被网友们称赞为“新年第一哭”“炒鸡感动”“全场最佳”。作品的灵感源于40年来全国的热心观众给春晚的来信,千千万万个关注春晚的普通群众浓缩成了电影的主角:张建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建国曾是一名部队炊事员,一次除夕夜的春晚节目让他做饭时分了神,忘记吹小号通知大家吃饭,便被班长调侃“电视里面吹去呗”。玩笑被当了真,每年他都会给春晚剧组写自荐信,直到39年后,他真的登上了春晚,带着来自春晚剧组的回信:“这是一封迟到的回信,但愿我们的诚意没有迟到。”

春晚没有让“张建国们”失望。电影里吹响开饭号的张建国,观众席上抹眼泪的“张建国”,万众瞩目的总台春晚,把舞台留给了他们。

为何是“信”?

“信”是贯穿这一故事的核心意象。39年的时间尺度,苍老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念,伴随着导演组的一封回信,40封信完成了一次“春天的约定”。这是春晚对观众追梦的回应,也恰好对应春晚陪我们走过的40年。

春晚总导演于蕾在谈及创作时表示,前辈们在做春晚的时候,80年代、90年代都是一麻袋一麻袋收信的,其实看不太过来,没有想到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数据化信息的时代,还有这么多观众在寄信给总台。

于蕾透露说,总台台长做文字工作多年,这些来信他都会仔细读,还把关于春晚的信转交给春晚剧组。有一种信,让人特别感动,就是每年都有人寄来给春晚写的剧本,有的写歌、有的是小品,而且都是一笔一画写下来的,多数不是打印的。这些信让人感慨,有这么多关心春晚的人,还在为春晚写剧本、写歌词、谱曲、提建议,这些就是春晚的铁粉啊!好多作者年纪已经不小了,不会用电脑,一笔一画写,有的人用毛笔写,还有人在落款上写着“你们的好朋友”。于蕾说,这些信海雄台长都会看,并专门让剧组研究,能不能创作一部跟观众来信有关的微电影作品。于是,一个关于“信”的微电影故事就这样诞生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也是电影这种艺术门类首次登上春晚,用电影这个造梦的艺术,去为“张建国们”圆一个春晚的梦,回应每一年观众准时守候的信赖。这是一份延续了40年的信念,恰如张建国在影片中回应的那句“好饭不怕晚”:40年如一日地为全国观众献上一桌“好饭”,这份用心用情,也许才是春晚在时光更迭中“不怕晚”的秘方。春晚主创就像家里那位最辛勤的掌勺人:后厨的忙碌你不必知晓,但这顿年夜饭,全家必须吃好。

为何是“他”?

电影里的张建国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个认真度日的平凡人。他的口头禅是“忙”:在部队时忙着给大伙做饭,转业了忙着修火车头,之后忙着喂牛、忙着做饭、忙着照料家人……他告诉自己:我是要上春晚的,只是档期没有调开。他的心里也许藏着一个朴素的念头:大家都忙,春晚回不了信很正常。虽然“忙”,但张建国“心不死”,支撑他的是想上春晚的梦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角色相互映射的,是张建国的扮演者——一名真正的素人演员金长勇,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的一位普通农民,平时在当地的影视基地当门卫、做后勤,大伙儿都叫他“金叔”。他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提到得知自己要上春晚,激动到“身上发颤”,“我这一个上班的老百姓能够为春晚拍片子,真是不敢想象”。

普通人,演普通人的故事。当说出那句“张建国,演奏家”时,张建国的这份信心从何而来?也许就是因为自春晚诞生之日起,它的血液中便流动着“把人民放在舞台中央”的理念。春晚的节目形式、舞美设计在年年更新,但不变的是春晚里总有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春晚的舞台,是能给普通人圆梦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建国的故事,便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追梦的缩影。他们默默无名却一路“奔忙”,怎知赶路久了,抬头已是漫天星光。这份“平凡的荣耀”,在下一个春天即将开启的日子,借春晚的舞台,赋予了每一个踏实肯干、初心不忘的追梦人。

为何是“小号”?

从模糊不清的黑白电视,到本届春晚的超清大屏,张建国凝视春晚的焦点,也随时代发展而不停变化。但无论是青春还是花甲,他吹号时的身姿都是一样挺拔,那把在开场便出现的小号,历经沧桑,依然闪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嘹亮的小号声,曾是革命年代里先辈冲锋陷阵、开天辟地的巨响。每当小号声响起,我们会本能地注目聆听,仿佛那高亢的声音里,天然带着一股集结的力量。影片最后,镜头切到春晚现场,伫立于观众席中的小号手吹响了歌曲《早安,阳光》的序章,电影和歌曲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衔接。小号集结起了舞台上各行各业的“张建国们”,英雄本“雄”,人民本“民”直接出镜,电影是为张建国制造了一个梦想,而舞台上演绎的是普通人真实的梦想。不需要表演别人,不需要塑造角色,舞台上的歌者展现的就是他们自己。

还有一点也颇令人感动 ,当总台台长建议把《早安 隆回》和《阳光总在风雨后》两首歌串烧混搭,以阿卡贝拉呈现时,还专门要求一律不上专业歌手,把这个节目的舞台让给充满阳光、自信和活力的普通中国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部集结了众多明星“配角”的微电影得到了中影股份的大力支持,就像他们此前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样,《我和我的春晚》看似讲述了“我”和“春晚”之间的故事,其实,“和”才是关键。怎样连接“家”与“国”、“小”与“大”、“我”与“我们”,考验着春晚主创的创造力。唯有如此,才能尽显微电影之“微”,那是透过平凡者讲述不凡事、通过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的精微与共情。

可喜的是,这次春晚做到了:一封信很薄,却可寄托普通人深厚的感情和依托;一封信很轻,却在春晚创作者的心中分量有千斤之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我和我的春晚》中,有一处细节值得品味。张建国年轻时,他在火车广播中向乘客介绍:“我是张建国,做饭的。”若干年后的他,同样在火车上郑重地介绍自己:“张建国,演奏家。”同样的自豪,不同的答案,只因2023年的这趟列车是奔向梦想的启程。人会因坚持而自豪,因梦想而闪耀。这是张建国的故事,何尝不是在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张建国”的你我写照。

(作者吕帆,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总监制丨杨华 窦小文

监制丨徐朝清 闫爽

主编丨韩春苗 崔黎黎 张亚东

素材丨杨冕新 梁馨文 陈羿伽 杨晨 陈顗彦 袁伊典

视频丨贾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期间,来流花湖公园赏盆景艺术吧

2023-01-22 19:06 来源:大洋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洋网讯 2023年春节期间,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将结合公园盆景文化特色,以“立体的画,无声的诗”附石盆景为主题,在1月19日至2月5日举办“流花杯”2023年迎春盆景展。期间,展出省内友好盆景协会及盆景界名家的精品盆景作品,并为市民游客开展盆景技艺传承、盆景文化科普及亲身体验盆景制作的互动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游园中拥有浓厚岭南盆景文化的独特享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流花杯”2023年迎春盆景展

时间:1月19日至2月5日

本届盆景展以附石盆景为主题,展会邀请省内友好盆景协会及盆景界名家展出精品盆景作品134盆,其中附石盆景作品约50盆。

展览中的多件作品曾获得全国展大奖,其中“古城遗韵”作品,是利用六角榕附在完全没有泥土砖墙上,经历二十多年精心创作而成,充分体现了植物的生命力,该作品在2019年(沭阳)第十届全国展获金奖;独具特色的“附石山林”获2020年(临沂)第二届全国中青盆景大赛获金奖;创新又富有地方情怀的作品六角榕附蚝壳墙在本届展会初次露面。

同时,特邀新一代盆景达人“风魂枝法”创始人林学钊多件新作及2021年“顺德大展”全场总冠军、佛山均安当地被誉为“山桔王”的李锦伟会长的多件全新力作同场亮相。展览作品体现出“特色、新颖、多样、融汇”,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现场视觉感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精彩互动活动邀你参与

时间:1月19日至2月5日

以图文并茂的知识展板形式,对附石式盆景的类型、造型、制作、养护要点等进行介绍,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盆景,热爱盆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玉兔流花福迎春”兔年花海布置

为庆祝2023年兔年春节,流花湖公园在春节期间以“玉兔迎春”为主题进行2023年春节布展,此次春节摆花布置在公园南门、北门以及蒲林广场进行摆花和景观架构的搭建,造景面积超1000㎡,在南门主入口以新春2023年和兔年小雕塑板为主景,结合当季花卉植物勒杜鹃、孔雀草、一品红,打造一个具有新春氛围的红毯线路, 营造新春仪式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园北门花坛搭建艺术镂空,通过立体植物绿雕,应用六边形框架呈现现代经济发展的艺术形态。在蒲林广场以“爱心幻曲”“玉兔欢歌”和“玉兔迎春”为主题,用典雅的爱心立体绿墙歌颂新春的到来,配合老虎和兔子公仔,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寓意辞旧迎新、告别虎年迎接兔年展现新春节日气氛。春节期间,公园处处都挂满喜庆的红灯笼,营造出春色满园、喜气洋洋的春节景象。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通讯员:林园轩、任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国家植物园“夜森林”新春期间惊艳亮相

2023-01-23 20:35 来源:大洋网


白天的植物园见多了,晚上的植物园去过吗?

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华南国家植物园部分区域试行延时开放,游人既可夜游热带雨林景观,又可在夜幕降临后,观赏到园内为渲染节日氛围的景观灯饰,不同色彩的灯光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放射着灿烂光华的各式鲜花造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了解,本次“夜森林”区域将由五部分组成:光之精灵、光之仪仗、光之秘境、光之幻影、光之韵律。创意运用晶莹剔透的温室光影艺术装置、激光、投影、AR互动装置等多技术手段,将唯美梦幻的画面、音乐与科技演出手段紧密结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中,在“光之精灵”区域,AR交互技术被巧妙运用,可爱的守护精灵通过“梦幻大门”指引进入园中的游客,在新的一年踏上出发的旅程。在灯光的修饰装点下,道路旁的椰树化作两列气派的仪仗兵,为尊贵的客人带来至高的礼遇,人们在这里将获得宾至如归的享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记者从本次活动策划方广州传说文旅了解到,本次创意突破了原本以植物观光静态观赏为主的单一产品形态,延长游客游览时长,从“观光”到“沉浸”,从“体验”到“互动”,让游客“留下来,参与进来”。现场还看见,在中心大草坪区域设置了不少“光之幻影帐篷”,夜话游园的童话气氛浓厚,尤其受到小朋友游客的欢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放区域内的景观灯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美不胜收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带给游客朋友们别具一格的夜森林体验。华南国家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新春特别活动,让白天没有闲暇出游的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彰显活力广州新气象,让市民在欢乐祥和的节庆氛围中享受闲适的假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图/通讯员:李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中国年·春节】年货最好的味道,家人团聚的时光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发表时间:2023-01-23 15:45


文、图/许志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吃货,山水不论,只怕没份。一整年了,吃货们终于迎来了岁末的饕餮盛宴。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用四季所得,精心制作年货,犒劳自己,慰藉家人。把这些传承中国智慧的食物,交给腊月的暖阳和时间去打理。

让手工与造化之力,共同成全舌尖上的中国新年。当然,只要在家人身边,年货最好的滋味,是要等到团圆的那一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州青鱼

年三十晚上的餐桌,有一道完美的鱼,是对春节最起码的尊重

太湖边上的湖鲜楼里,张连家的70多尾青鱼,早早就准备上了。“你去看这鱼的牙齿,要大,牙床要发达,这就是吃螺丝长大的鱼,要好几年才能长到这一米多长,好东西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家每年都要制作几百斤糟鱼,苏式传统的制作技艺在太湖边最顺理成章地被传承。硬币大小的鱼鳞,雪片般飘落,露出鱼肉诱人的粉红颜色。

即便是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为了保证糟鱼的品质,青鱼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拾掇干净。选出几条最大个头的,抹上粗盐和花椒,撑起竹梢头,让鱼肉充分展开,用小舢板运到太湖上传统三桅木质帆船上去晾晒,凛冽的北风和充足的日照,将使丰腴肥美的青鱼肉开始奇妙的转化过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晾晒之后,这些青鱼干将被移到屋檐下,只需要一点点白酒和姜片,花糕也似的鱼肉就会被唤醒,鱼皮下的油脂在大火烹蒸下迅速渗出,带来丰富而热烈的口感,这样的鱼干最适合一盏温热的黄酒来配,真正的一物降一物。

大部分的青鱼将被切成鱼段,最肥美的中段和尾巴是制作传统苏式糟鱼的上好食材,黄酒、盐、酒糟按一定配比调和起来,均匀地抹在鱼肉上,一口巨大的陶缸早就洗刷干净,抹上酒糟的青鱼段和鱼尾被仔细码放起来,一层一层,整齐有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浓烈的酒香开始溢出,让人有满满的期待,就像儿时望着屋檐下的微微颤动的酱肉,期待着母亲把这些酱肉细细切片,碗底铺上一层冬笋片,喷上一点点黄酒……出锅时的咸香,一定要配上一大碗热腾腾的米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糟好的青鱼,只要几只鲜活的河虾、一点点冬笋来搭配,就是冬日里最让人温暖的鱼汤了。微微的酒香,微醺的舌尖,如果有炭火慢慢煨着,慢慢添些菌菇、豆腐、羊肉片……

剩下的鱼肉可以做苏州传统的爆鱼,外酥里嫩,甜酸适口,可以用来做爆鱼面,也可以下饭,甚至可以当零食,当鱼骨被剔出,鱼肉缓缓滑入口中,那份满足是不可言喻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好吃的其实是鱼尾,任何一个老饕对鱼尾的垂涎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样的“活肉”,也适合用明炉慢慢炖煮,下箸不宜过频,一筷鱼肉一小口酒,看锅里不断翻滚着,让汤汁醇浓,让滋味悠远,让岁月绵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绍兴酱味

盐和阳光,将为我们留住食物

在没有冰箱的时代,脱水就是最好的保存方式。盐和阳光,将为我们留住食物。不会有食材被浪费,它们将被另一种方式唤醒。古老的食物储存技艺,塑造出新鲜食材难以比拟的醇厚滋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富庶如江南,亦最重亲手制作年货。酱和腌,是储存肉食最普遍的做法。鲫鱼、鹌鹑、猪耳朵、鸭子、猪肉、牛舌头甚至萝卜,对于绍兴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酱一酱再吃的。这种浓重的饮食风格是传统保存食物方式和传统酿造技术的共同推动而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绍兴一直出产中国最好的酱油,从工艺到用具,一直延续古法。

绍兴安昌古镇就有自己的酱园,就像古镇上扯白糖的师傅一样,戴着乌毡帽,不疾不徐地熬着白糖,自家的手艺,自家的生意,自家的时间;你赶你的路,我做我的活;

催不得,急不了,生活其实本来就该这样,慢工出细活,老话,总归不会差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屋檐下的酱鹌鹑和土香肠们依旧在冬日的暖阳下缓缓转化,这些食材属于不同的人家,但阳光、空气、水并不曾厚此薄彼,口味在人们的习惯和手艺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在天南地北、千家万户的年夜饭桌上,我们享用劳作带来的回馈,享用祖先智慧带来的丰富食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徽州年忙

一年的辛劳,也就在这你来我往中消磨了

杀年猪,是一年,年忙的开始。一刀脂感强烈,肥瘦相宜的土猪肉,是各家腊月屋檐下的主角。腊肉、酱肉、火腿是春节饭桌上的“百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杀年猪在城市中不可想象,而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年猪,猪肉是年夜饭的主角,所以杀年猪也成了进入“年忙”的重要标志。

一扇上好的年猪肉,必须是肥嘟嘟的,有足够厚实的肥膘,而不是吃饱了瘦肉精的、看上去卖相很好实则是低级货色,煮出来根本不香。后腿肉通常用来做咸肉或腊肉,肥膘则用来炼猪肉渣,在徽州,一碗猪肉渣炒酸豆角,是下饭的绝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桌隆重而热闹的杀猪菜,是犒劳家人,款待邻里的好东西,清炖猪脚圈、大蒜炒猪肝、青椒肚片、红烧杂排……猪肉炖酸豆角,炭火煨着,慢慢加入豆腐、冬笋、香菇、白菜……热气腾腾,欢声笑语,一年的辛劳,也就在这你来我往、插科打诨中消磨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至于猪大肠,按浙南的做法,用旺火煮透,酒糟卤起来。早上,一碗传统的柴灶大肠面就有了,面是现擀的,生面落锅,配上香菜和卤好的大肠圈儿,吃得虎虎生风,微微冒汗,这就对味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州蟹黄

一勺入口,厚重而通透的幸福

只有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社会,才能引领吃货们食得精彩且文雅。我第一次听说“秃黄油”这东西的时候,已经混迹于苏州市井多年。

苏州传统菜食材,做法皆雅致文气,惟名字生涩古怪。“秃黄油”按苏州话来说,其实是“独黄油”或“忒黄油”,意思是独一份,特别纯粹的意思。在过年的餐桌上,秃黄油的存在,让老饕们获得了舌尖和心灵上的双重慰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丰饶如苏州,要吃一口地道的秃黄油也不是件寻常事。蟹,得是不大不小的母蟹,膏多紧致。出水之后,赶紧趁着新鲜,蒸煮了。

大火七分钟不能多了,蟹熟,红彤彤冒着腥腻的热气。四仰八叉地被倒在圆台面上,工具只有剪刀和竹签。

蟹斗直接打开,用竹签挑出黄灿灿的蟹黄来,落在画着缠枝纹的青花大碗里,再“啪”的一下掰开蟹身,一大块油腻腻如田黄石般的蟹黄,赖在蟹肉上不肯下来。

还有荔枝冻或象牙白,哦,那是一堆颤悠悠的,丰腴无比的蟹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大勺猪油,文火化开。倒入蟹黄,只加一点点盐和生姜,轻轻翻炒。等到猪油也浸染上蟹黄的霸气色彩之后,秃黄油这才算是得了。这时候需要一小碗热气腾腾,清清爽爽的白米饭。

舀上一勺刚做好的,油汪汪金晃晃的秃黄油。浇在米饭上,用勺子背碾压上去。蟹黄即刻粉糯糯地化开去,跟米粒纠缠在一起,上好的秃黄油要黏在米饭上,是那种油汪汪的感觉。

然后就用勺子粗暴地拌起来,不需要章法,一下两下三下……一勺入口,厚重而通透的幸福,就是这碗醉生梦死的秃黄油拌饭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义乌红糖

义乌义亭镇西楼村,大年里的甜蜜事业

六十七岁的李福民在自家的甘蔗地里忙着收割最后一批甘蔗。刚下过雨,地里泥泞不堪。

榨糖汁是义乌传统红糖制作工艺的第一步,早年的时候榨糖还要用牛车,轧榨出糖汁,现在榨糖早就改用柴油机了,一根甘蔗塞进去,不到半分钟,一头便吐出榨得干干净净的蔗渣。

有些混浊的蔗水则通过地下管道流进了旁边屋子的大池子里,经过初步的过滤沉淀,糖水便被舀进了第一口大锅,开始由植物变成美食的奇幻之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蔗渣并不会被浪费,晒干后就是非常好的熬糖燃料……作坊里很暖和,用爪篱子把泛起的糖沫捞尽。糖水熬制成黏稠的糖膏时,师傅们才把糖膏起锅,舀入木槽,用刀铲和木杵搅匀捣碎,再用丁字形的木糖锤顺着糖槽来回推压碾细成粉末。

刚出锅的红糖是黏稠而热烈的流质,最适合手指头去粘一下,吮吸一口,那种丝丝入心的甜腻,居然有沙瓤的质感,摩擦着味蕾,既清冽又浓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天后,李福民家的糖就基本做好了,他老伴用自家的竹篓把红糖块拾掇起来。竹篓泛着温润的红色,显然有些年纪了,边上用毛笔写着:“甜蜜的事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过年前的日子里,义乌义亭镇的每个村子里都会有这样的熬糖棚,这个棚子里熬的不仅是红糖,更因着红糖而派生出了糖麻花、芝麻糖、生姜糖、花生糖、片糖这些香喷喷的诱人食品。

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零食,更让村里的孩子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熬红糖的季节,让人们记住了祖先的智慧和这传承既久的甜蜜事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好的年货,一定是来源于家人的手工。年货最好的味道,也一定是要等到家人团聚的一刻。时光荏苒,我们的大年或许终有一天,会淡化成日历上一个寻常符号。

岁月流转,只要传统时节如期而至,新年,依旧会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浓墨重彩地绽放,至少,是以美食的名义。(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scroll[/url]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 力
校对 | 李红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剪纸、铜壶、花市上寻“福”,新民俗串起非遗文化与年轻人

来源:金羊网 作者:沈钊 发表时间:2023-01-20 17:42


文/沈钊
图/沈钊 饶小军

剪纸、铜壶、花市上寻“福”,新民俗串起非遗文化与年轻人" id="video1" poster="https://www.ycwb.com/Template/2017/conntent/newjs/vedio.jpg" style="background: rgb(0, 0, 0); display: block; width: 832px; height: 468px;">

年前,佛山,快子路,大大小小的挥春挂满了道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满是喜庆的“年味儿”。无论有人光顾与否,挥春先生们专注于手中的笔,行云流水,挥毫之间,“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春联对歌民安国泰,喜事成双花好月圆”等庆祝春节的对联琳琅满目。而其中最多的,还是单个儿的“福”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年,广东各地花市重开,像这样大大小小的花市遍布在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等地,在花市里寻找岭南人的“福”文化,能看到非遗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90后非遗传承人,用剪出来的“福”诉说年味

随着岁月不断变迁,承载年味的地点和形式在不断变化,而“福”字,也不仅仅是红纸上的墨迹。在佛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剪纸传承人陈小杰正专注地为一片“福”字金属箔片上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铜凿剪纸是佛山剪纸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技艺,以金碧辉煌的铜箔为原料,用类似圆珠笔状的小钢凿辅以木槌,一下一下敲凿出小圆珠连成线条,再构成图案。

“佛山剪纸早在宋代便在民间流传。”陈小杰介绍,换对联、贴福字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近几年在构思作品的时候,他常常将“福”字运用到上面,几乎每个作品中都有“福”的元素。“这幅铜凿剪纸作品,就包含了‘福禄寿喜’、醒狮、锦鲤、飞天等元素,而其中最惹眼的,还是正中间大大的铜凿‘福’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一名90后,陈小杰在创作剪纸作品时,也把一些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带入传统文化中。

“比如‘集五福’就是灵感之一,在玩集五福的时候,我会扫自己的作品,这也让我想到我可以剪出一副‘五福’来。”这样一来,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爱玩的“新年俗”结合到了一起,诞生了一幅作品——五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让传统行业“酷”起来,西关打铜传承人拥抱新玩法

而在广州的老城区,西关打铜传承人苏英敏正在打造好的铜器上刻下福字。“春节将至,给铜器刻下福字更加应景。”

据了解,广州西关的打铜技艺历史悠久,如今的光复路、当年的打铜街,这条数公里长的马路上,曾经到处都是做铜器的手艺人。当年,铜器是大户人家必备的生活器皿,喜盘、汤婆子、碗筷、锅炉等由手工匠千锤百炼而成的铜器皿深受欢迎,巅峰时期,打铜行的工人数量超过两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随着时代变迁,打铜这一老行当几乎消失,苏英敏父亲苏广伟开出的手打铜器店天程铜艺更是开了几十年、亏了几十年。2007年,当苏英敏接手天程铜艺的时候,便下定决心,要开发出西关打铜的新市场,一个能够让“80后”“90后”甚至“00后”接受的市场。

为此,苏英敏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无焊接铜鸟笼、只有拇指大小的铜制茶壶以及铜象棋、铜算盘、铜麻将等以往见不到的新铜器。用他的话讲:“用年轻人的玩法,让传统的打铜行业炫酷起来,才能够让打铜这个行业复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传承这项技艺,坚守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摸索创新之道。”为了能够更加贴近年轻人的思维与想法,除了推出新产品外,苏英敏也在不断地尝试跨界。此前,他便携手支付宝,成为了春节的一位“送福人”。今年,打铜街举办中心花市,苏英敏也借此机会准备了一些小小的铜葫芦,并在上面刻上“福”字,打算让往来的客人能够扫“福”得“福”。在他看来,“集五福”这样的活动,不仅寓意美好,还增加了春节的仪式感,正是年轻人喜欢的新民俗。

岭南人的福是什么?文化与“福”源远流长

行花街、逛非遗、品美食,每一位岭南人在心中对于“福”是什么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陈小杰说,福就是过年、过年就是福;苏英敏说,和家里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就是福;挥春街上的书法家说,福就是身体健康、子女孝顺听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日前做的一项调研中,“岭南人心中的福是什么样的?”。最高赞说的都是文化与福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从小时候与父母共同贴“福”字讲故事,到长大后手把手教家人“集五福”、通过“五福”重新联系上初恋,通过一个“福”串联起亲情、友情和爱情。

“福”是最能体现春节氛围的汉字之一,但对于不同年龄、经历的人而言,“福”字的寓意各有不同。在岭南,“福”就是年复一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来源 | 金羊网
责编 | 黄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全媒+丨国产大飞机C919与乡村振兴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发表时间:2023-01-23 12:27



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C919交付中国东航,这标志着大飞机事业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中国西部的宁夏西海固西吉县,也有很多C919元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因为C919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是西吉县的定点帮扶单位,多年来一直在助力这里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记者:王永前、杨金志、孙奕、狄春、贾远琨、张亮、吴强、吕泽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头里的中国年:兔年第一天的中国

来源:新华社  发表时间:2023-01-23 12:04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神州大地迎来农历兔年第一缕阳光

天南地北张灯结彩

街头小巷喜气洋洋

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和勃勃生机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京杭大运河天津武清段拍摄的日出。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岗南水库拍摄的日出。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拍摄的日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文屏村,村民举起福字,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寓意“福迎新春”。新华社发(赵庆祖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医护人员为刚出生的“兔宝宝”留下脚印。新华社发(陈其保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天山万科广场前,市民与民间社火团队演员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园区游玩。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市民在石家庄市栾城区古栾水镇游玩。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天山万科广场内,小朋友与民间社火团队演员互动。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市民在安徽合肥海洋世界观看“新春美人鱼表演”。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湖北省竹山县,两名顾客在购买鞭炮。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北京环球影城城市大道拍照。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观看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舞龙队伍在澳门议事亭前地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舞龙队伍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游玩。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一处艺术工艺品店的工作人员在整理鲜花。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拍摄的海口世纪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河南洛阳一文化庙会上,游客欣赏舞狮表演。新华社发(黄政伟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湖南省常宁市胜桥镇合泉村村民在舞龙。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贵州贵阳黔灵公园游玩。新华社发(张贵忠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民间艺人在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舞龙贺新春。新华社发(张启富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民间艺人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表演“划旱船”。新华社发(王春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人在江苏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挑选兔子灯。新华社发(苏阳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游玩。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游客在游玩拍照。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国古城景区,民俗表演队伍表演舞龙。新华社发(张春雷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江苏省苏州市山塘古街游览。新华社发(王建康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市民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故里景区游玩。新华社发(梅雪飞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何园景区,小朋友在玩“打陀螺”游戏。新华社发(孟德龙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新春游园会上欣赏灯展。新华社发(黄政伟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麻塘村,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打花鼓庆新春。新华社发(龙元彬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新华社发(张晓亮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归柳村,老人背着小朋友观看闹新春活动。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民间艺人在江苏省盱眙县第一山崖壁广场表演“打铁花”。新华社发(颜怀峰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康庄村,游客观看传统“红脸社火”表演过大年。新华社发 (张晓峰 摄)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1月22日,游客在河北省迁西县五虎山景区游览。新华社发(刘满仓 摄)

策划:鱼澜 宋为伟

图片编辑:邓坚 张善臣 刘莲芬 陈海通 王化娟 李琰 李京 贺灿铃 杜潇逸

制图:张曼怡

新华社摄影部出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命药”从70万一针降到3.3万 患罕见病的“小石头”如今咋样了?

2023-01-24 09: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年底,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灵魂砍价”“锱铢必较”的场景给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全球首个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的精准靶向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就在那次的谈判品种中。据估算,我国新生儿SMA患者每年新增1200人,存量患者约3万人,这是一种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罕见病。

这场谈判,双方用了一个半小时时间,企业谈判代表进行了8次商量,医保方谈判代表郑重强调,“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近70万元一针最终被砍到约3.3万元的价格,意味着过去每年百余万元的治疗费用降低至几万元。确认“成交”的那一刻,几乎所有SMA患儿的家长都哭了。

家住山东济南的马恒祥正是一名SMA患儿的父亲。消息发布后,他激动得连续几天睡不着觉,“想抱着孩子号啕哭一场,我的石头有希望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时隔一年多,马恒祥和儿子小石头近况如何?小石头康复得怎样?

石头,“软软的”

马恒祥的儿子出生于2018年1月,刚满5周岁。当时取名“石头”,是因为马恒祥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像大山一样顶天立地,也能像小石子一般随遇而安。

小石头出生后,和其他宝宝没有太大区别。直到8个月大时,家人发现他整个身子像面条一样软绵绵的,甚至坐都坐不住。“或许是名字有点硬,儿子竟慢慢变成了一个‘软软’的石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时,石头的身体状况特别差。感冒、发烧、拉肚子,也不喝奶,不吃辅食。”马恒祥说,“你能体会到那种绝望吗?我甚至想到了最坏的情况……”

之后,家人带小石头跑遍了各大医院,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一遍,最终确诊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马恒祥回忆,“医生说这是一种罕见病,一般活不过2岁,主要表现是全身肌肉无力,病情恶化会导致身体系统异常,直至呼吸衰竭。”

“当时我爸嘴唇都发白了,我妈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得知这一消息,小石头的爷爷奶奶几近崩溃。马恒祥对那天记忆犹新,“济南下起了雨,天色灰暗,原本幸福的家从那一刻陷入了绝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希望,转瞬即逝

2019年初,诺西那生钠进入中国,通过鞘内注射给药,可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率。马恒祥说,注射这种药相当于按下一个暂停键,起到中止疾病恶化的作用。

然而,“救命药”一针高达69.97万元,每年费用平均110万元左右,无疑让马恒祥一家刚被点燃的希望瞬间熄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用药,也不能放弃希望。马恒祥和妻子一边工作,一边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给儿子做康复训练:从简单的按摩,到复杂的器具训练,一步步减缓肌肉萎缩的速度。“我对石头的要求中,训练大概是最严格的了。”

那段时间,马恒祥向单位提交了困难职工申请材料。同事得知情况后,犹豫着问他:不用药,是放弃给孩子治疗了吗?

马恒祥连忙解释道,自己和妻子每天都在给孩子做康复训练,还有针灸推拿,尝试过各种办法……但他心里清楚这件事有多残酷,在有药的情况下没钱支付,实际上就是放弃治疗。

“那是一种扎心的无力感。”从办公室出来,他蹲在楼道里,眼泪哗哗往下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幸,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小石头的情况逐渐改善。但是,没能给儿子用上药,始终是马恒祥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康复训练只是减缓石头肌肉萎缩的速度,让那一天晚点到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未来,逐渐清晰

2021年初,“救命药”报价调整,外加企业慈善赠药,小石头获得了55万元注射6针的机会。

有人建议马恒祥通过众筹的方式解决每年55万元药费的问题,但他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更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儿子的病想办法。

马恒祥拿出夫妻俩工作以来的全部积蓄、父母的养老钱以及同事甚至网友的捐款,终于凑齐了55万元。“在交钱的那一刻,其实还是很愧疚的。今年我交上了55万元,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

未来怎么办?2021年11月的国家医保谈判,为许许多多和马恒祥一样的SMA患儿家庭给出了答案。

经过八轮砍价,“天价救命药”降至3.3万元左右。国家医保局2021年12月3日发布:全球首个用于治疗SMA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纳入医保,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谈判现场,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反复同企业代表商讨价格。

消息一出,马恒祥所在的SMA病友群顿时“炸锅了”,消息不停地闪烁。

马恒祥说:“群里的患儿家长都哭了。有人说孩子有救了,有人说自己一个大男人躲角落里哭得稀里哗啦……群里的每个家长都在释放着憋闷在胸口的情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药不仅降了价,还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现在一年打针的费用大约四五万元,周一到周五需要去医院做康复。”目前,小石头已经打了9针。

打针的效果是明显的——小石头的核心力量逐渐增强,马恒祥说,“去年8月,石头可以自己爬了;前段时间,石头可以穿着矫正鞋自己站几秒钟了;最近,石头第一次自主地把脚放到地上撑着,大半个身子坐在沙发上,能坚持这样‘站’2分钟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马恒祥在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一边记录儿子与病魔搏斗的日常,一边向网友普及SMA,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罕见病的成因、诊断、治疗和预防。

虽然小石头距离完全站立、生活自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马恒祥觉得,现在对未来充满希望,也敢去想往后的生活了:石头持续打针后,身体会逐渐恢复到什么状态?到了上学的年龄,是不是能去学校上课……“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可预见的未来好起来,是一个父亲最朴素的愿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努力,从未止步

“救命药”从70万元一针到3.3万元一针,不仅为马恒祥一家人带来了希望,更给予全国的患者更多对未来的期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医保报销,多地患者注射诺西那生钠的费用下降到1万元左右。全国各地的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者陆续用上昔日的“天价药”。

今年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和新版目录。通过调整,11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包括慢性病、肿瘤、抗感染、罕见病、新冠感染治疗用药等。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覆盖了临床必需的基本用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一款SMA口服药——利司扑兰同样通过谈判纳入目录,让罕见病患者从“有药可用”变成“有药可选”。医保谈判代表们再一次践行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被放弃”的承诺。

随着制度的不断健全,特别是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十年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从5.4亿增加到13.6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疗保障网。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个更高质量、更可靠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那些被罕见病所困的患者将更有勇气迎接命运挑战,也将更有底气走过苦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拔鱼刺拔到医生手软!春节假期这事一定注意

2023-01-24 09:43 来源:钱江晚报


“昨晚9点半已处理异物30例,没想到后来又来了好几例……”

1月22日上午, 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胡未鸣,刚值完夜班感叹,本以为不少人年夜饭会悠着点,年三十晚上值班闲点,出乎意料是鱼刺卡喉比平常年份还多,近40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鲫鱼刺卡喉最多

还有姑娘被一块莴笋卡住

“75岁大伯吃鲈鱼时卡住喉咙了。他性子比较急,也比较固执,家里人让直接上医院,他发脾气,怎么也不愿意,说这个土办法可以解决。结果,吞饭团,看不行又吞年糕,还下不去,老人疼痛不已。没办法,‘老小孩’送医院来了。”胡未鸣主任说,做了喉镜,看他这个喉咙有点充血,估计鱼刺可能已刺深部。

加做CT终于发现“目标”及确切位置,一根长2公分左右的粗大鱼刺给取出来。若任鱼刺继续游走,还挺危险的。

还有一个病例比较特别。

被卡喉的是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性。她自己说是被卡到的是骨头,卡住之后, 一开始她也是想了各种办法自己解决,结果都不行,最终来了医院。

胡未鸣主任通过喉镜仔细检查之后,发现了异物,但不是骨头,而是一块莴笋。“在平时的诊疗中,植物类的这种异物很少见。”

当天晚上九点钟半,胡未鸣主任趁隙总结了一下:共接诊36名患者,30位异物卡喉。鱼刺占比最多:鲫鱼有十个人,鳗鱼有八个人,鲈鱼有六个人。还有鸡骨头三个人,另外植物类的三个人。

病人年龄最小18岁,最大的77岁。鲫鱼鱼刺卡喉是最多的。“没想到,晚上9点都多之后,又来了好几位病人,真的可以说‘鱼刺拔到手软’”。

“今年感觉特别多!”

鱼刺卡喉为何会增加

“往年,年三十鱼刺卡喉近30例也是碰顶了,今年突破了这个上限,感觉特别多。”胡未鸣主任说,一般来说,鱼刺卡喉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年夜饭有多么火爆。像前一阵,大多数人都在阳康中,胃口较差,来医院拔鱼刺的病例就很少,有些天一例也没有。吃喝多了,鱼刺卡喉的机率随之增加。

胡未鸣主任表示,鱼刺卡喉增加可能原因有三点:

▶一个可能因为大家都已摆脱了“新冠”,所以大家聚会比较多,中国人过年情结比较浓厚,十分重视年夜饭,餐桌上肯定都有一道鱼,年年有余嘛,客观造成很多人吃鱼,稍一疏忽,被鱼刺卡住;

▶第二点,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很多人胃口已提升了,或者说恢复了很多,吃一些鱼肉可能会胃口更好些,也导致“报复性”吃鱼的多了,被鱼刺卡住的人相应增加。

▶还有一个原因,很多病人被鱼刺、骨头卡住后怕麻烦,就自己习惯性的用一些土办法或是老办法来解决,结果是越卡越深就出不来了。昨晚就有一例属于比较危险的,一番抢救才化险为夷。

鱼刺卡喉易发生在谈笑间

这些提醒要注意

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表示,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鱼刺卡喉更容易发生在谈笑间。

“当鱼刺卡在咽喉部位时,鱼刺吞下去会有危险。因为吞咽的举动,会把鱼刺送到比咽喉更深的部位,从而会使鱼刺的取出变得更加艰难。还可能会因使劲地挤压鱼刺,对咽喉造成损伤,严重的会造成咽喉部位的大出血;当鱼刺进入食道,造成食管内部的脓肿,就可能使食管内部腐烂,同时会波及食管周围的一些器官,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

苏立众主任表示,一般来说,老人咽部粘膜感觉迟钝,吃饭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吞入异物。此外,有的老人掉牙多,食物嚼不碎,也会吞下大块食物中夹带的鱼刺等异物。儿童吃饭时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大口吞咽。一旦家长不注意,就可能吞入鱼刺。相关统计分析发现,成人患者中大多鱼刺等异物卡喉发生在高谈阔论大笑间。

“鱼刺卡喉是一个突发状况,遇到这样的意外时,眀智的做法是积极就诊于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面对医生的询问患者应尽量清晰地表述来龙去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情况,尽快将鱼刺等卡喉异物顺利取出。另外,阳康者,吃喝还得悠着点。”苏立众主任提醒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凝土为器 共绘光彩

2023-01-24 19:24 来源:新华社


土耳其的伊兹尼克瓷器与万里之外的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早在元朝,中国的青花瓷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土耳其,受到奥斯曼皇室的喜爱,启发当地工匠学习陶瓷制作,并融入了文化特色。

如今,江西景德镇和伊兹尼克的陶艺家们以瓷为媒,把追求的精神价值和生活趣味蕴含在一个个或雅致内敛、或绚丽繁复的作品中。他们用作品交流,带着我们一起感受跨越时空延续的美好,领略传统技艺的勃勃生机。

-END-

策划:倪四义

监制:薛颖 冯俊扬

统筹:徐海静 闫珺岩 马轶群 郑开君 郭强

记者:周密 熊思浩 李振北 王腾飞 乌穆特·厄兹吕(报道员)

执行编导:梁君茜

编辑:梁君茜 王科文 张粲 徐晓蕾 张代蕾

剪辑:王妍清 白雪 王敬尧

调色:张忠杰

设计:孙瑶

新华社国际部 江西分社 新华网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1-24 03:44 , Processed in 0.08758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