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1424|回复: 17

美媒:越来越多受良好教育的中国女性找“小奶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09月03日 01:08 环球网


  原标题:美媒:在中国,美妆男性不认为自己很“娘”
  美国石英财经网9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美妆男正重新定义该国性别美学  一段视频中,拥有百万粉丝的一名男妆博主正展示如何令眼睛看起来更大。有观众留言称,“作为女孩,我都不如他(会化妆)。”而在这名27岁的男博主看来,照顾自己并不意味着很“娘”。
  在中国,他只是越来越多认为化妆品并非女性专享的男性之一。市场数据公司欧睿国际预测,今年中国男妆市场将增长近7%,达到20亿美元。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男性美学在外国流行文化影响下发生改变。在好莱坞及日本电影推波助澜下,强壮沉默的男性曾是理想男人形象。但如今,中国流行文化中出现新男人类型。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女性也寻求找“小奶狗”——拥有柔顺个性的忠诚、黏人男子——当男友。这凸显中国女性在寻求浪漫关系方面正发生变化。

  如今,中国两性都在推迟婚姻并增加约会。与此同时,女性在经济上越发独立成功,这意味着对一些女性来说,传统上备受重视的男性一些优势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专家称,中国女性如今拥有更多选择。
  男性化妆现象流行也归因于韩日流行文化的影响。一些中国男性越来越关注外表的另一原因是正在变化的经济——日益以客户服务为导向并逐渐远离工厂。专家说,随着中国城市化加快并逐步从制造业转向服务经济,服务业的许多(男性)需更加重视外表。
  这种变化中的性别“规范”甚至已引起政府关注,官媒刊发“阴柔之风盛行是喜是忧引争论,社会需要啥样的性别气质”的文章。20岁的学生袁熙昆(音)几个月前成为一名兼职男妆博主,有些人在其视频下称男人化妆令人作呕并嘲笑他们不是“真男人”。但对他们这类人来说,化妆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作者汤子怡(音),丁雨晴译)

发表于 2018-9-1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意辱骂“娘炮”,并不能让人显得阳刚

2018
09/03
22:20
Vista看天下

1
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年轻女性,受到日韩流行文化影响,近十年对纤细清秀型男明星的审美偏好,是不争的事实。
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伴随着她们在审美消费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在这股浪潮中,这些年轻的男孩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他们在粉丝中可以呼风唤雨,就像高晓松谈亚洲偶像文化时所说,享受着女粉丝对他们狂热的追捧与保护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方面,他们又要承受着秉持传统观念之人毫不客气的讽刺、调侃,甚至谩骂和侮辱。
像这次成了靶子的朱正廷,其实他只是这股潮流中一个很普通的个体,刚好赶上了集体发泄,就承受了许多来自网友的恶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种对“娘炮”的斥责,并不止于小鲜肉明星。
它经常被扩展到生活中。那些体型纤弱、长相秀气、比一般男生更爱打扮的男性,也统一被斥为“娘炮”、“娘娘腔”。它显然不止是人们对娱乐圈现象的怨气,而是长久以来观念的冲撞。
2
阴柔审美的出现,本应当成为一种契机,推动社会学会尊重多元的选择、多元的自我。不管男人、女人,想打扮成什么样子,想以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魅力,每个人都该有遵从内心的权利,不受别人指指点点。
即便对它保持警惕,也应该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逐利的娱乐圈正在对这种潮流过分迎合,身处其中的年轻明星未必能从心所欲。这种审美不该成为新一种需要被刻意迎合的潮流,反过来束缚了真正多元、自由的审美。
如今商家热衷于让小鲜肉代言彩妆,一窝蜂让他们都走浓妆、阴柔路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每个人都有不喜欢某个男性或某类人选择化妆、打扮自己的权利,很难有人做到完全控制住这种个人好恶,完全不产生任何偏见。
然而我们的舆论场中对“娘炮”的斥责,早已由个人好恶上升到了不由分说的价值判断。
当一些人嘲讽、辱骂另一些人“娘”,他们在说什么?
有人看不惯的”娘“,是长相精致,在妆容和穿衣打扮上比一般男性花费更多心思,整体气质偏”女性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人看不惯的”娘“,是身为男性却举止不够豪放,比如动作扭捏,说话语调偏软,情绪敏感丰富,等等。

这种观念所推崇的男性该有的气质,与以上特点截然相反:
长相硬朗甚至粗糙,通过外在形象散发荷尔蒙,性情刚烈豪迈,等等。

对哪种类型的外表有所偏爱和取向本无可厚非,但舆论往往理所应当地变成这样的断言:“因为他外在看起来这样,所以他一定是个没胆量、弱不禁风、扛不起事儿的软蛋。”
问题是,从一个人或精致或粗糙的外表,是否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见识、修养、性格、道德等等多方面的品质?如果能,那世间为何还存在“道貌岸然”、“人面兽心”这样从生活经验积累而来的词语?
从外表女性化就推断这样的男生一定存在某种人格缺陷,那也太低估人的复杂了。这样的断言和谩骂,除了自以为是的刻板印象,没有任何根据可言。
相应的,女性也受到这种“外表定人”的伤害——比如李宇春、曾轶可,因为长相和打扮“爷们儿”,就无端被嘲弄了许多年。当人们轻浮地喊她们春哥、曾哥并施以各种恶意,她们的为人和对待事业上的优点,仅因为这样就遭到无视和否认。

后来人们要时间证明才知道,无论是当年长相柔美的张国荣,还是后来长相爷们儿的李宇春,他们应该得到社会怎样的评价,和外表没有任何关系。
人们开始了解,性别的行为规范是被规训出来的。只要不符合传统印象中男人和女人该有的样子,哪怕你没有做错任何事,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可是真正决定一个人的为人和价值的,仅仅是一个男人脸上有没有粉底和眼线,一个女人留不留长发、穿不穿裙子吗?
停留在从外表判断一个人的品格并肆意辱骂的思维,这其中体现出的反智和不成熟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问题。

3
除了在外表的个人选择上进行批判,我们的社会还常常陷入对所谓“阳刚气质”的执着,默认某些特质是“正常男性”必须拥有、或必须不能有的。它已经体现在对下一代教育的担忧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类似的新闻报道中,人们眼中小男孩引人担忧的特点往往是这样的:
遇事爱哭,说话细声细气,性格内向腼腆,不爱参加活动……
焦急的家长和老师们认为这些年仅六七岁的孩子已经遭遇莫大的危机,却并未想着耐心引导,看到每个孩子性格中的闪光点:性格内向、心思敏感不见得就是容不下的错误啊。
对待成年男性,这样的衡量标准更是变本加厉。
成年男性不能情绪丰富,不能心思细腻,遇事不能掉一滴眼泪,压力很大也不能表现出脆弱,哪怕怕晒都不能抹防晒霜不能打伞……任何与所谓女性气质相关的事情都不能沾边,才能不负了钢铁直男的美称。
我们对人的品格、品质评价的标准,是否正在变得单一化?好像只有符合某个与性别相配的标准,才算是流水线上合格的产品。这和包容多元的现代价值观,还有很大的差距。
更可怕的是,那种对所谓阳刚、男性气质的误解,正让一些人洋洋得意。
去年曾经有这样一则社会新闻引发争议:在山东某企业的年会上,一位男性高管当众抱起男扮女装的反串演员后恶意撒手,导致对方重重摔在地上,却引来满堂喝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许他是在表达自己对“娘炮”反串演员的不屑,展示自己更为优越的刚猛与力量。可是在任何一个文明人眼里看来,他明明展示的只是粗鄙而已。
这个摔完人还十分自豪的男高管,就像如今被误解的阳刚气质的缩影,好像男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展示力量和力量带来的霸权。
人们眼中的纯爷们儿,越来越被理解为吃喝嫖赌,聚众干架,抽烟喝酒,甚至打得老婆乖乖听话……这些非常表层的东西,构成了某个人群中对阳刚和爷们儿的理解。
这被歪曲的阳刚,一定程度上来自性别规范对男性的严格要求:男人必须时刻以充满力量和权威的形象示人。久而久之,这样的性别规范被歪曲成了在任何事情上都无视别人的尊严,通过在他人身上施加权威来展示自己的强大,殊不知暴露的只是用粗鄙掩饰的虚弱。
可是当一个“传统”的男人所属的群体就是持这样的价值观,他也只能不停地用这种方式博得同类的认同,和在人群中的归属感。
仔细想想,在这样的男权思想中,男人的自我又真的得到尊重了吗?
4
家长对“娘炮”之风的担忧,是害怕自己孩子的成长受到“歪风”影响。可是,与其问我们的社会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男人,不如直接问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这几年的新闻中可以看到,许多地方都开始推行有针对性的性别教育。比如2016年,上海曾推出国内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材,希望“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光、阳刚的男儿郎”。
想培养出积极向上、阳光勇敢的孩子,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人们深挖这本教材后却发现,它里面有些要教授的东西,并没有必要拿性别区分。
怎样把学习变成一种有趣的活动?
男子汉如何表达爱?
生活中要不要讲哥们义气?
为什么要有投资和理财的意识?
人是大自然中普通的一员吗?怎样与自然界的同伴们相处?
正确的学习方法,优秀的品德,生活的常识,爱人爱己,这是社会的期待中每个孩子都应该长成的样子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实上,如今与“刻板阳刚”越来越背道而驰的价值观,正是这样在衡量自己与他人的。
正在被人抛弃的品质,是素质低下,是不尊重他人,是虚伪、轻浮、不负责任,是任何能暴露一个人精神之空虚与肮脏的东西,它们绝非谁是男人谁是女人、化不化妆、翘不翘兰花指能定义。
而与之相反,无论男人女人,与其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恶意满满,不如着眼于自身,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拨开社会的偏见,做更好的自己。
拿几个小鲜肉去批判“少年娘则中国娘”,只是偷换概念——把炮火对准社会流行文化表层现象上的个体,不过只是宣泄民粹主义和极端爱国情绪的暴力罢了。
真那么关心年轻人的前途,不如去问一问教育体系,问一问公共设施的建设,问一问社会的价值观希望把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它是需要社会共同努力的事情,绝非痛批几个年轻明星、嘲讽现在女孩子的眼光就能解决的。
此时看来,《海贼王》里的角色冯克雷虽然身为异装癖人妖,说的却是在现实中十分有力的大实话:“走上男人之道也好,走上女人之道也好,决不能偏离人之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挣脱了性别带来的不必要的枷锁之后,所要做的不过是做个真正的“人”。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娘炮”之风当休矣

2018
09/06
21:34
新华网

导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
03:0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题:“娘炮”之风当休矣
辛识平
清代名士龚自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对病态审美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表达忧思。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文化中,类似“病梅”一般的审美趣味依然很有市场。
“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
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
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
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
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推波助澜,硬生生把“小鲜肉”弄成了“小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
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
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
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告诫人们: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泛娱乐化”现象,重温和思考这种理性之声,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相关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8月13日第05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谈“娘化”现象:多元社会,应开放包容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评论: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

2018
09/06
23:17
人民日报评论

导语: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那种基于性别特征进行的价值判断,将男性气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
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今晚,我们从男性气质这个话题聊起。
男性气质是什么?究竟怎样才是男性应有的形象?长期以来,对这些话题的探讨不仅在学术界长盛不衰,更在舆论场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在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红”,也可成为观察社会对男性气质认知的一个切入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军营中站过岗、训练场上流过汗,因为阳光硬朗的气质得到网友如潮点赞,王威这样的军人不在少数。近年来,从武警战士杨明鑫被网友亲切称为“最帅兵哥哥”,到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的潜水员官东,再到被誉为“中国男子第一天团”的国旗护卫队,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勇敢,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者是平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构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

从对于热血男儿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中国传统所推崇的男性画像,从外在形象看也包含有精致、文雅的一面,而那种五大三粗的个人形象、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大男子主义的做事方法,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即便在少数人眼里“颜值”可以成为硬通货,甚至有“靠脸吃饭”之说,但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作用于世道人心的,仍然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那种基于性别特征进行的价值判断,将男性气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而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其实,在一个强调权利和平等的法治社会,基于性别差异而带来的不同评价,也逐渐被抹平。传统所谓“男性气质”中,为人们所推崇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也在很大程度融入了现代公民精神的内核,成为一种带有普遍共识性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是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
基于此,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说到底,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这正是:审美多元尊重为先,涵养气质莫缺包容。
(文 | 桂从路)
相关报道:
新华社:“娘炮”之风当休矣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9-12 19:05
新华社:“娘炮”之风当休矣

2018

“娘炮”两个字,杀死了多少温柔的男孩

2018
09/06
15:48
新世相

导语:有些人说“少年娘则中国娘”是出于激愤,有些家长担心电视上的偶像“太娘炮”对孩子们有不利的影响——这些榜样看起来柔弱,不够坚强。但“娘炮”、“不男不女”这些词真正的伤害,是它们变相鼓励了其他人恃强凌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最近的“娘炮”之争,想先给你们看一个在微博上流传很广的短视频。
下面这段 “玫瑰男孩”的纪录片,是蔡依林曾经在演唱会上播放的。
为的是纪念叶永志,一个因为气质 “女性化” 被霸凌,最终在学校厕所死去的少年。
04:52



叶永志去世时只有 15 岁,初中生,是个非常体贴的人。
每天会帮妈妈按摩,告诉妈妈说你辛苦了。

他妈妈经常被别人羡慕,“你那个儿子胜过我们三个小孩。”

可他被同学伤害的理由,就是因为他温柔,不像个男人。
老师说他跟女孩有同样的喜好,让妈妈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他的男同学每天都会强行脱他的裤子,让他不敢在下课后上厕所。

他给妈妈写纸条,说妈妈你要救我,有人要打我。可妈妈找到学校反映,没有人管。

直到 2000 年 4 月 20 日,他在下课前 5 分钟离开教室去上厕所,结果被发现倒在血泊中,嘴里和鼻子里都在流血,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学校在没有报警的情况下清理了血迹。案发后,法官判决学校和其他同学无罪。

当时不止是叶妈妈一个人绝望。
后来,台湾的很多男孩子会给叶妈妈写信。叶妈妈说,每天都有这么多人在自杀,在跳楼。有个高中生说自己能活下来就是个奇迹。

拍摄的纪录片导演说: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叶永志死讯时的感觉,那是一种小动物看见自己同类被害的感觉。
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躺在那血泊中的,很可能是我。”
后来叶妈妈成了平权运动的推动者。
“这些小孩有罪么?如果我要救像他这样的小孩子,如果我站出来才能救这些人,我真的愿意!”


像这样的残酷故事,一点都不少。
你根本不知道,“娘炮”、“不男不女”这样的恶语,杀死了多少温柔的好男孩。
你应该还记得,上学时,尤其是小学和中学,如果一个男孩不够阳刚,他在学校里会遭受多大的恶意。
被打,被骂,被说成 “死太监”,被说成 “娘娘腔”。
今年的综艺《明日之子》中有个唱歌选手叫田燚。19 岁,一出场就显得怯怯的,一直低着头。
但一开口唱歌,非常惊艳,所有人都不出声了。
田燚度过过一段相当黑暗的少年时光。

小学时,他被全体男生集体欺负,原因就是“声音太细,不像男的”。他没有朋友,男生们不带他玩。
田燚是个东北男孩,在那个更强调“爷们”的环境里,他遭受侮辱的程度更深。经常被一群男生堵在厕所围观。

十几岁田燚因此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深度自卑,不知该如何与人交往。
后来他破罐子破摔,高中时任由自己发胖,变得“又胖又丑”。

很难想象这跟今天站在舞台上的他是一个人。
田燚说,有天自己在家睡午觉,梦到自己有了很多好朋友,半梦半醒间他还打算等下约大家出门玩。
可当他真正清醒,看到屋子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那天下午他一个人在家听曾轶可的《黎明》,泪流满面。
别急 黑夜让我拥抱着你
就让一切不公平继续不公平
反正将迎来黎明
晚安 好梦 宝贝
醒来就会看见了黎明
“唱就好了,不需要讨好别人来获得一点点爱。”
我见过这个节目的一位编导,她很了解田燚的经历。当时聊到他,我记得她激动到眼睛里有泪水地跟我说:
“我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遭受了那些伤害之后,这些年是怎么一步一步拖着自己走出来的。我觉得田燚就是一位战士。”
你根本不知道,在一个男孩还是少年时,会因为怎样的小事,被判定为“不是男人”。
有个朋友告诉我,小学那几年,他被同学叫了好几年 “人妖”。
就因为有次过六一,他穿的衣服袖子下有流苏一样长长的穗,表演节目之后,班里男生集体说他好人妖啊。
他很委屈地回家告诉妈妈,结果妈妈问他: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呢,你就应该像男孩一样啊。
他不服,妈妈就不理了:你怎么像个老太婆一样叨叨叨。
还有一个男孩告诉我,因为他初中喜欢跟女孩一起玩儿,从不跟班里的男生去网吧,于是一直被排挤。
没事过来打他一下,跑开,或者一群人过来捉弄他。
有一次他下课回来,男同学在座位上放了一支圆珠笔。
“因为当时我很胖,一屁股坐下去,那根笔直接戳在肉上。流血流到整个屁股上都是血。然后班里的男孩还说,欸,你来月经了。”
然后班里有一个女孩看不下去,跟班主任讲说有人欺负他,班主任就让他站起来指出来是谁干的。
他怕说了以后被孤立,就说,我不知道。
于是班主任就当众打了他一巴掌,说,你活该。
新京报还有个新闻。男孩李响因为内向,被男同学逼着穿上女生的裙子和高跟鞋。
有次还被同学按住扒了裤子,他哭着回家,被爸爸用皮带抽了一顿。
他当时不敢进教室的门,因为不知道门里等着他的是什么,也再也不敢去学校的卫生间。
没有关注,没有理解,如果你向老师家长求助,那是另一种 “娘炮” 的表现。
他们得到的只有这句冷冰冰的标准:
“像个男人。”


因为最近一些新闻,你一定没少听过下面这种话:



甚至还流传起一篇小学生写的观后感:“歹徒行凶作恶时,谁来见义勇为?靠这几个娘炮恶心跑他们吗?”
而大人在底下的评价是,“写得好!”

我们一直都严重低估了这些话的后果。
有些人说“少年娘则中国娘”是出于激愤,有些家长担心电视上的偶像“太娘炮”对孩子们有不利的影响——这些榜样看起来柔弱,不够坚强。
但“娘炮”、“不男不女”这些词真正的伤害,是它们变相鼓励了其他人恃强凌弱。
一个男孩被霸凌,遭受排挤、辱骂、殴打,很可能仅仅因为他内向,声音细,不够阳刚,容易害羞。
那些施暴的孩子们未必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因为他们得到的教育是:对方是娘炮,不正常,他有罪,他活该。
主流的审美、大人们的语言就这样成为了某种“正义”,成为了暴力的帮凶。
你永远不知道“娘炮”这两个字,杀死了多少温柔的好男孩。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娘炮”缺乏男子气?这部剧里的“女装大佬”用行动告诉你男子力

2018
09/07
07:20
新京报Fun娱乐

导语:百老汇音乐剧《长靴皇后》正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这是一部极其热闹的音乐剧,拥有多样化的唱腔和口音,两个对比鲜明的男主,一队吸人眼球的“女装大佬”,闪亮的布景和炫目的灯光舞美——即使不是音乐剧发烧友,喜欢热闹的观众朋友也一定能够享受其中。而这部音乐剧之所以能够在舞台上持续火热,并横扫大奖,除热闹的形式以外,其“寓教于乐”的立意也非常值得关注。在本剧当中有关男性气质的辨析与祛魅,贯穿始终,并充满张力。
Soul of a Man 男性气质的讨论
《长靴皇后》讲述了男主角查理来自北安普顿的制鞋工厂家族,但是随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小作坊的日子变得不好过了,而同时男主也像一切小镇青年一样渴望着大都市的“现代生活”。但此时父亲突然去世,查理不得不回乡接手父亲的遗产——濒临破产的家族工厂。手忙脚乱之时天降救星:变装皇后萝拉。查理发现萝拉的鞋子虽然贵但是做工很差,决定为他做一双长靴。而萝拉心目中闪亮性感的恨天高也让查理发现了新的市场,他决定请萝拉做鞋厂的设计师:用传统的工艺来服务小众市场——变装男性的需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脚穿长靴的萝拉和查理。
在《长靴皇后》中,最明显的一条线索是剧中人物对“男性”气质的讨论。在萝拉华丽地从天而降之后,我们并没有迅速被告知他(她)的身份,不知道他对自身的性别认知,就像演员在互动中对观众说的那样:先生们女士们,和那些尚且不知道如何定义自己的观众朋友们。
音乐剧的叙事本身就诱导着“悬置判断”的方向,让我们暂时在缺乏判断的情形下先去了解这位新的神秘朋友:他乐于助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共情能力强,敏感而又宽容,简直有一颗金子一般的内心。从观众的角度看,先被萝拉的人物性格所吸引,然后再去代入其成长的心路历程,最终获得对其身份的共情和理解——去接受一个“非主流群体”的最理想情况就是这样了。

《长靴皇后》演出现场。
而剧中另一位男配角,鞋厂的直男员工老唐,则代表着一种常见而传统的男性偏见:他因为萝拉的奇怪形象而冷嘲热讽,消极怠工。但萝拉却用非常智慧的方式化解了偏见,并赢得了尊重。萝拉故意在打赌的拳击比赛中输给老唐,并教会他“接纳人们本来的样子”,同时也代表女性群体向台下喊话:女人看重男人的气质是什么,不是传统的男性气质建构,而是同理心、温柔和陪伴——这些在性别偏见中属于女性的特质,实际上应是全人类所共有的美德。而有关“男性气质”更重要的讨论,则在不起眼的男主查理身上展开——在查理气走了萝拉之后,查理有一段自白的伤心唱段,他不断重复的“Soul of a Man”令人玩味:这个概念被翻译为“男人味”,但是也同时可以被翻译为“ 人类的整全灵魂”。查理发现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完全没有萝拉那样的勇敢和韧性,忽然发现排除表面的穿着举止,萝拉才是真正的男人,才是更值得尊敬的灵魂——真正的Soul of a Man。在抛却了最后的建构成见之后,所有人都在国际时尚之都米兰获得了大团圆。

在跟前女友因是否去往大城市意见不合分手后,查理找到了真爱。
性别气质祛魅,同时解放了女性和男性
实际上,在女性主义学说中,很重要的一个脉络就是对所谓“性别气质”的祛魅。波伏娃在代表作《第二性》中明确提出了性别的建构论,并呼吁女性对于这种非本真的、建构出来的“女性气质”进行祛魅。而在这个逻辑当中,更少为人知的另一面是性别气质的祛魅,在解放女性的同时,也在解放男性,因而女性主义实际上是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就像萝拉身上强烈的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气质那样,他象征着“性别”的悬而未决,只追求真善美,而不受任何偏见的限制,因而也得到了所有人的爱。像他说的“女孩们都爱我”,这种基于同情理解的爱,是真正团结人类的力量。因此,简单地将查理歌咏的“Soul of a Man”翻译为男人味是不准确的,从文本的整全性出发考虑,应该考虑为英语的双关词义,从表面上的“男人味”出发,而指向人类灵魂应具有的美德。当然,出于剧目的通俗性,文本中并没有对性别问题进行太多讨论和说教,但相信已经足以通过鲜活的人物角色说服观众去迈出性别祛魅的第一步。
音乐剧用轻松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性别建构的祛魅,教育观众悬置判断、驱除偏见,并追求人类作为整体的团结。萝拉身上有着新时代的“神性”,他象征着人类美德的方向:善良、勇敢和理解,这是建构多元社会的基石。这个美好的故事对于新旧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当代中国,也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
作者:任思奇(剧评人)
责任编辑:阿尔法酱
图源网络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防报评男性青少年阴柔化:中国少年,阳刚之气不可消

2018
09/07
14:22
中国国防报

导语:我们希望今天的青少年崇尚阳刚血性,同时也要理解和包容他们对于精致外在的喜爱。我们如果仅仅将批评“阴柔化”的矛头指向外表,难免过于浅表化。试想,逼着他们卸妆,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坚强吗?手机壁纸是“小鲜肉”,就不可能成为“战狼”吗?
文 / 钱宗阳
最近,一档电视节目引发网友对中国男性青少年“阴柔化”趋向的深深忧虑。
当“小鲜肉”走红娱乐圈,阴柔之风渐渐影响到青少年的审美追求和偶像选择时,许多人担心以“娘化”为美的审美观,会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阳刚、血性之气。这样的忧虑,既要冷静看待,也需认真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成长有了充足物质条件保障的青少年,追求更精致的外在,本无可厚非。回想改革开放前,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填饱肚皮而不是怎样打扮自己,一条裤子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完老幺穿。今天,多数家庭不再为吃饱穿暖发愁,青少年自然会将目光转向好看、帅气、漂亮。
审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人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而变化。不同个体、不同年龄层次的审美取向存在差异甚至大相径庭,是正常现象。想当年,70后、80后在卧室里贴上“小虎队”海报时,不少50后、60后家长曾疑惑不解;80后、90后哼着周杰伦的歌时,也有很多家长感到诧异。
我们希望今天的青少年崇尚阳刚血性,同时也要理解和包容他们对于精致外在的喜爱。我们如果仅仅将批评“阴柔化”的矛头指向外表,难免过于浅表化。试想,逼着他们卸妆,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坚强吗?手机壁纸是“小鲜肉”,就不可能成为“战狼”吗?
那么,当我们担忧“阴柔化”泛滥时,究竟在担忧什么?实际上,我们不仅担忧青少年外在形象的变化,更担忧他们精神世界的荒芜和血性阳刚之气的销蚀。的确,比外表“娘化”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迷茫、心理上的脆弱、责任感的缺失和尚武精神的消退;比追求外表精致更堪忧的,是追求精神上的精致利己。
眼下正值征兵季、学生军训季,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青年不愿意参军入伍、入伍后吃不了苦打退堂鼓;有的青少年受不了学校的军训,太阳一晒就中暑、三天两头泡病号;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军训的”“别人的孩子当兵可以,我家的孩子不能去吃这个苦”。
社会需要包容,但任何一个社会、一个个体都需要精神脊梁。从古罗马贵族崇尚奢华享乐后的衰败,到八旗子弟玩物丧志后的堕落,历史一再告诫人们,尚武精神和血性阳刚之气不能丢失。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可以有娱乐明星作伴,但更需要精神偶像引领。其中,以身许国、血性阳刚的军人自然不可缺席。
青年有血性民族才有希望。审美追求反映价值追求,也必将深刻影响人的精神品质。在注重外在形象塑造的同时,我们应更注重青少年内在涵养、精神境界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引导他们培塑家国情怀、承担社会责任;鼓励他们直面困难挫折,淬炼勇敢坚毅的品格、血性阳刚的气魄。
时值9月,一批青年正步入军营、走上军训场。在瞩目关于“阴柔化”的批判和争论之余,不妨对军营和军训多一些关注支持,为正在加钢淬火的军营新生代们点赞加油。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人民和新华就“娘炮之争”开撕?你们都想错了!

2018
09/07
17:35
中国青年报

导语:诚然,两篇文章看似都是在对娘炮之争进行论述,但所论述的对象却有所不同。在仔细对比这两篇文章后,青年观察家发现,对于“娘炮之争”,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立场是一致的。
近日,“娘炮之争”愈演愈烈,国家主流媒体也加入了论战。在昨天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娘炮”之风当休矣》后,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评论文章《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这两篇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大量围观,不少人认为这两家媒体在“娘炮之争”上持对立立场。比如,在今天金口娱言微信公众号就发表了《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为什么》,记者论坛微信公众号发表了《新华社炮轰“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你怎么看?》等。
可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两篇评论文章真的如有些人所言是对立的吗?诚然,两篇文章看似都是在对娘炮之争进行论述,但所论述的对象却有所不同。在仔细对比这两篇文章后,青年观察家发现,对于“娘炮之争”,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立场是一致的。
首先,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旗帜鲜明的反对明星娱乐化突破底线。
人民日报: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新华社: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其次,他们都强调明星内在素养的重要性。
人民日报:“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即便在少数人眼里“颜值”可以成为硬通货,甚至有“靠脸吃饭”之说,但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作用于世道人心的,仍然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新华社: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注意,这里谈论的都是明星娱乐化。
既然这两篇文章对明星“娘炮之争”持共同立场,为何会给人们截然相反的感觉?因为新华社全篇主要谈论的是明星的娘炮现象,人民日报则主要谈论的是普罗大众里的小众阴柔气质。
新华社对明星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推波助澜,硬生生把“小鲜肉”弄成了“小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
而人民日报谈论的不仅是明星,也认为男性的不同性别表达也应该受到尊重:
从对于热血男儿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中国传统所推崇的男性画像,从外在形象看也包含有精致、文雅的一面,而那种五大三粗的个人形象、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大男子主义的做事方法,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
新华社批评明星娱乐化,并未言及普罗大众中小众的阴柔气质不能存在。人民日报表示应该尊重普罗大众中小众的阴柔气质,也批评了明星矫揉造作的“娘炮”之风。
批评明星娱乐化突破底线没有毛病!
尊重普罗大众的不同气质也没毛病!
明星娇柔造作的“娘炮”和大众些许的“阴柔”能相提并论吗?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大众娱乐工业能不能摆脱“娘炮中毒症”?

2018
09/07
17:10
沸腾

导语:资本的不看好,却无碍于后来消费者市场的火爆。拳拳到肉的打斗,四下飞散的荷尔蒙,尽显演员硬汉气质,助《战狼2》创造了中国影史票房新纪录。消费者对硬汉题材的娱乐产品并非没有需求,只是资本的热情与这种需求产生了某种错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自《粉雄救兵》

文 | 从易
“娘炮”称谓带有贬义色彩
这几日,舆论关于“娘炮”的讨论一下子密集起来。事实上,这一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世界杯期间,足坛新星姆巴佩也曾引起国内舆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娘则国娘”的讨论。
与之前的讨论一样,这一次舆论依旧呈现两极分化,痛斥者有之,理解者有之。那么,“娘炮”指涉的究竟是哪个群体?当有人批评“娘炮”时,他们究竟是想批评什么?
虽然网络上讨伐“娘炮”的声音不少,但对于“娘炮”,大多数文章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简单地归纳,“娘炮”大体指涉的是男性的“女性化”,或者是民间说的“男不男,女不女”。
很显然,“娘炮”是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喜欢阴柔一些还是阳刚一些,都是个人审美自由,外人不太好置喙。
但如果“娘炮”的形象是被批量生产出来的,那这样的“娘炮”就值得商榷。
“娘炮”明星多是资本包装的产物
人们之所以反感“娘炮”明星,是因为他们多是包装的产物,是资本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舆论对娘炮的不满,其实质是对单调乏味唯流量导向的娱乐工业的不满。
近些年来,随着90后、00后的崛起,社会审美也发生了一定的流变。成熟稳重型明星在这个群体虽也有一定市场,但很多年轻人更青睐于干净清爽、面容秀气的男生,而“阴柔向”小生刚好符合这类新生代的审美标准。反过来,这种审美和趣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娱工业的方向。
总体来说,他们温和、可爱、像小宠物一般乖巧听话,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或者能够激发人们的保护欲。
而为了迎合这些受众,许多明星纷纷调整“人设”,一时间柔媚的流量明星扎推涌现:过度美图的照片、精致的浓妆、柔软的身体、妖娆的动作,常呈现于人们面前。

如果这是个人性情的主动选择,那无可厚非;可如果这是资本的批量生产,那么它就可能给年轻人带来严重的误导。
资本助推让非主流审美情趣成了行业主流
眼下,大众娱乐工业俨然染上了“娘炮中毒症”,阴柔男星几乎霸屏,在资本的助推下,非主流的审美情趣成了行业主流。
与之相比,硬汉题材的娱乐产品并不为资本所看好。典型的例子是《战狼2》。据报道,当初吴京在筹拍《战狼2》时,因为融资难,不得不卖房凑钱筹资,最终,《战狼2》也才以贷款抵押、联合投资和保底票房等多种方式融到筹拍费用。
但资本的不看好,却无碍于后来消费者市场的火爆。拳拳到肉的打斗,四下飞散的荷尔蒙,尽显演员硬汉气质,助《战狼2》创造了中国影史票房新纪录。
这意味着,消费者对硬汉题材的娱乐产品并非没有需求,只是资本的热情与这种需求产生了某种错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资本倾向于流向“娘炮”式娱乐产品,市场被“娘炮中毒症”绑架,就可能造成社会审美的单一化。并且,被资本“娘炮中毒症”生产出来的偶像可能徒有柔媚的外表,却不太能传递出有价值的品行示范。
所以,当下舆论对“娘炮”的不满实质是对文娱工业的不满,更多元的市场机会摆在那里,文娱工业资本还应主动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如此,既能获得好的回报,也能让市场审美更为刚健。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央媒互怼引发“娘炮”之争,社会多元更加呼唤尊重包容

2018
09/07
20:56
珠江播报
不知从何时起,“娘炮”已成为了一个流行的网络热词。你要是不知道这个词,可能会不小心暴露你的年龄,呵呵。最近这个词还异常地热闹。昨日新华社与人民日报先后抛出观点相异的两篇评论,“狠批”与“力挺”,“娘炮”之争随着央媒互怼更加推向高潮。
新华社昨日在“新华视点”的微信公众号中,以辛识平为名撰文《“娘炮”之风当休矣》的评论文章,在千余字的评论中写道: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新华社还在评论中把“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的相貌举止称为“娘炮”现象,批评其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仅仅过了不到三小时,人民日报就以《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发文指出,“从对于热血男儿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涵养现代社会的男性气质,关键是塑造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呼吁“审美多元尊重为先,涵养气质莫缺包容。”
两大央媒互怼针锋相对,实属罕见,谁更胜一筹?不妨看看两篇评论的网络市场反应,其高下立见。
新华社首发评论引发网民关注,20几个小时内微博就积攒了5万转发,但转发最高的反而是对此文的批判。部分网民直言,作为官媒,把娘定性为贬义词充满性别歧视的意味;2018年了,还用性别刻板印象来约束别人遮盖自己狭隘的眼界和心胸;别用未成年人挡抢了,未成年人的教育不是几个小爱豆能左右的等等。
而《人民日报》的评论在发出8小时内阅读数超过近1000万,收获3万点赞,其评论观点还得到了共青团中央、财经网、头条新闻、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转发力挺,评论多为赞扬正面声音。网友比较一致地评论,“多元社会,多多包容,反正最根本的只要三观正直,尊敬女性,尊老爱幼,就是好青年,不管是阴柔美还是阳刚美,说的好像不阴柔美的男人就很man一样,什么逻辑”等等。
就两篇评论本身来看,新华社的评论中全文都在狠批所谓的“娘炮”现象,用语尖锐,全文观点“一边倒”,显得有些差强人意。而人民日报在回应评论中,用语严谨,不愠不火,不偏不倚,娓娓道来,入脑入心,直击热点,不回应矛盾,理性而不情绪,较有说服力。
如《人民日报》明确认为,“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说到底,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所以,从这些观点来看,与其说《人民日报》力挺“娘炮”,不如说其倡导“包容和谐”,其文中处处闪耀着包容之心、理性之光,展现出的胸怀与格局是主流国家级媒体的角色担当。笔者还关注到,小编们还妥当地选择“睡前聊一会儿”的夜话方式,这个细节的处置显得用心高超一些。作为受众,比起端起架子、板起面孔的训斥更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事实证明,在越来越理性和具有辨别力的网民面前,情绪偏激、失准不当的言论是经不起推敲的,用网友的话评价说,央媒互怼中“以貌取人的尖酸刻薄终被守正持中的观点啪啪啪打脸”。
关于“娘炮”之争,近来不少媒体也进行过争论探讨。两个月前,《半月谈》也讨论过“娘炮”现象,其中引述社会学家的观点,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总是越来越讲究,“好比饭碗、茶具越做越精致,设计、装饰越来越优雅。在日益富足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会出现变化——精致的、中性的、婉约的、柔美的更受热捧。” 而美学家们认为,“男色文化”作为一种视觉审美样态,与女性意识的崛起、男性自我认知的变化等,都有莫大关系。社会学家康奈尔在《男性气质》一书中提到。男性气质并不是固定的、单一的,男人的样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固定一种“男人样”,世界将会怎样?男人味不是不修边幅的借口,“娘炮”也不是习惯油腻邋遢的托词。
看待这些新兴的社会现象,不惧争鸣,客观理性,即使喜好有别,但也不必践踏式批判,更不能有辱人格的人身攻击。这是一种胸怀、格局与境界。因为,尊重与包容始终是一个和谐社会应该具有并弘扬的善良底色。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世界因多元而精彩,如果缺少了对多元的宽容,五彩斑斓的世界将黯然失色。现实生活中,那些因个性选择装扮而被视为所谓的“娘炮”,并不妨碍他们传播正能量,更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好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高颜值、一个有内涵的优秀男人。外表不代表内在,审美不应该设限。
如果有的媒体夹带着各种情绪,人云亦云,恶意炒作,夸大其辞,哗众取宠,则更加偏离了主流媒体应肩负的使命,不利于营造和谐健康的舆论氛围。因为不仅要反映民意,更应引导舆论,这是负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的格局、担当与品格。
关于“娘炮”之认知误读及过度炒作,都应该修正一下了!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11-23 17:34 , Processed in 0.1161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