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在搜救现场坚守了34小时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在大本营洗脸解乏。地震过后,加德满都全城停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仅能靠外界拉水,冷水洗漱,没有洗澡条件。新华社记者 白阳 摄
5月1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在营区工作。此次赴尼泊尔灾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共有62人,由搜救队员、医疗队员、供应保障队员等组成。新华社记者 白阳 摄
4月29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坐在营地的药品箱子上吃饭。救援队员的工作节奏非常紧张,往往只能因陋就简,匆匆扒两口饭就投入紧张的救援中。新华社记者 白阳 摄
5月1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的队员在对营区帐篷进行消毒。加德满都是本次尼泊尔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地震过后一星期,卫生防疫成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重点。新华社记者 白阳 摄
4月29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炊事员用柴火烧饭。震后的加德满都能源供应非常紧张,时常面临停电问题。为了保证基本电力供应,中国救援队自力更生,采用自备发电机、柴火烧饭等方式度过难关。新华社记者 白阳 摄
4月30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名将去其他地点开展搜救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与搜救犬“石头”依依惜别。本次中国国际救援队携带了6只搜救犬奔赴尼泊尔地震灾区,它们平均年龄五岁,都是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重大灾害中的“功勋犬”。新华社记者 白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