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元宵刚过 父母为儿女“摆摊”相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5 09:47
  不过,一些对于网络舆论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为啥这么一件“小事”会激起网上这么强烈的不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爱美的女孩夏装出行。 蒋雪林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肆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5 09:48
  他说,正是在小册子这里重点谈到了父亲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才进而写到了“女强男弱”的这种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穿着夏装的女孩在公园里拍照留念。 蒋雪林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政局发放的一本小册子 让很多中国女性不高兴了

2018年03月03日 21:36 环球时报

  原标题:民政局的一本小册子,让很多中国女性不高兴了…。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发放的一本讲述“婚后夫妻关系”的小册子,不仅意外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围观,更招致了大量女性网友的不满。

  不过,出问题的却并不是整个这本名为《幸福之约》的小册子,而是下面的这页内容……

  为啥会和一个小册子过不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目前,网友们(特别是女网友)对于这页内容的不满在于:在中国的家庭中明明是“男强女弱”的情况居多,而且往往伴随着男性对于女性的倾轧与家庭暴力,可这页内容却居然在批判“女强男弱”这种极为“罕见”的情况,还说什么女性强势并不是真的强大,还要求女人去树立男人高大的形象,不知是不是作者嫌中国的女人还被欺负得不够,是不是认为中国女人就应该一辈子在家庭中被男人踩在脚下,不得反抗,更不能变得强势一点?

  而曝光这页内容的微博,截至今天中午也已经获得了高达4万的转发和1万多条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中网友的评论留言,也大多是下面这种“不婚不育保平安”的“画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伍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5 09:49
民政局发放的一本小册子 让很多中国女性不高兴了

2018年03月03日 21:36 环球时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一些对于网络舆论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为啥这么一件“小事”会激起网上这么强烈的不满情绪。

  简单来说就是:在思想更加活跃和新锐的互联网上,年轻女性对于个人权益、性别平等、以及女性社会角色的解放等内容,都极为看重。然而,我们的传统社会对于女性在社会特别是家庭中角色的认知仍然相对滞后,对于女性的偏见乃至歧视也比较明显。

  于是,这种网络和现实中的矛盾与对立,便在网上催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恐婚”乃至“恐孕”的情绪:年轻的中国女性害怕她们被现实社会的传统观念所束缚,被禁锢在围绕这些传统观念而建立的婚姻和家庭的“牢笼”之中,无法追求个人事业和生活上的解放与自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我们的互联网对于那些现实社会中对女性的角色要求也就[格外敏感]——特别是如果这种要求还是来自于民政局这样的官方机构,那么这种情绪很快就会引爆整个网络……

  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几年前北京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曾经贴出的这个海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海报事发2015年

  耿直哥记得当时这个对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充满了歧视和偏见的海报,不仅瞬间就引起了全国女性网民的声讨,甚至还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和批评。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今天引起争议的那本由北京民政局下属的“北京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编写的小册子,就不难理解这种情绪从何而来了。

  但编者的初衷并不是要歧视女性

  不过,虽然网友们对于北京民政局那本小册子涉及“女强男弱”的那页内容的不满可以理解,耿直哥通过采访这本小册子的两位编者却得知,他们的[本意]和[初衷]并不是要去禁锢女性的家庭角色,更不是要女性在家庭中必须服从男性,不得反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中,具体编写了那页引起大家争议的“女强男弱”内容的“北京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的咨询师李鸿飞就表示,他那页内容涉及的其实并不是男女平等的话题,而是孩子教育的问题。

  而他之所以提出“女强男弱”的现象,是因为在那页内容之前的几页里,他一直都在要求父亲多在子女的成长中承担责任,不能把照看孩子的责任都丢给女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伍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5 09:50
  不过,一些对于网络舆论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为啥这么一件“小事”会激起网上这么强烈的不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说,正是在小册子这里重点谈到了父亲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才进而写到了“女强男弱”的这种情况,而本意是想说明如果家庭中父亲的角色过于弱势,而母亲的角色过于强势,会导致比如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变得不自信,缺乏男孩应有的男子气概,甚至长大可能还会自然而然地[把很多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丢给女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鸿飞还强调说,夫妻关系相处的模式容易成为子女与人相处模式的模板,夫妻如何更好的和谐相处对后代成长影响很大。

  他还透露在他曾经走访过的一些学校中,就有老师和校长反映过这种令他们担心的情况。

  至于被网友抨击的“女性的强势其实是一种弱势”的表述,李鸿飞则解释说,他的本意是想说很多看似心理气势强大的妻子,其实承担了家庭更大甚至过多的压力,可很多时候却得不到丈夫及其家人的理解和帮助。

  “这部分女性群体内心可能有很多说不出的委屈,尤其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爱和体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李鸿飞也表示他也十分理解网友们提出的观点和批评。他说,其实他一直在倡导夫妻法律地位和权利平等,而且考虑到女性身心特点,他还倡导女性尤其值得得到家人和全社会优先关爱,但因为小册子的篇幅所限,很多内容都没有写进去。

  “有很大一部分妻子承受事业、家庭双重压力,身心压力很大,需要得到家人的关爱,尤其是丈夫的理解和体谅,政府有关部门和家庭服务机构也要尽量给这个群体有效化解压力的方法”。

  另外,他还简单谈了谈他对于女性是不是只能“主内”的看法,认为只要夫妻相互尊重,遇事平等协商,谁主内谁主外并没有关系,完全是家庭内部事务,外人无权干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对于丈夫家暴妻子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也表示这可能会导致男孩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暴力解决问题,而女孩则可能会对男性以及婚姻产生恐惧。他还提出应一方面通过法律,约束家暴行为;一方面要开展家庭教育,通过书籍、媒体、课堂,让更多人懂得除了暴力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解决家庭争端。

  他还诚恳地表示,这次那本引发争议的小册子,除了篇幅有限,导致上述这些应该写进去的内容没有写进去,还存在出版得比较仓促,审阅工作没有尽善尽美,结果令小册子中一些表述方式给大家造成了困扰,制造了误解。这都是提醒他们今后的工作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李鸿飞,另一位参与编写这本小册子的刘辉女士,还是一位常年为家暴妇女维权的律师。她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就经常发表相关的内容,为女性鸣不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贰零壹伍我来了 发表于 2018-3-5 09:51
  他说,正是在小册子这里重点谈到了父亲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才进而写到了“女强男弱”的这种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耿直哥这次也采访到了这位女律师,她也表示她和李鸿飞的初衷绝不是在禁锢女性,不让女性去追求家庭角色的解放和性别平等,那页引发争议的内容只是在谈一个很具体的子女成长过程中父亲这个角色的影响问题。

  最后,耿直哥还得知李鸿飞和刘辉两位编者最近一直在帮助一批因婚姻法24条司法解释被丈夫拖入债务问题的女性,为她们维权,而且两人还在许多家庭调解类的直播节目中,为女性维权提供了大量帮助。

  “我们希望家庭化解矛盾,处于第三方客观中立位置,不攻击或袒护夫妻任何一方,希望促进相互理解、体谅、支持、帮助,共同经营管理好家庭,做好后代教育。夫妻同心,其力断金。”





1.jpg
4.jpg
4月13日,初春的呼伦贝尔仿佛一瞬间回到了银装素裹的冬季。.jpg
4月13日,呼伦贝尔市多地出现暴雪天气,冬日景观明显。.jpg
4月13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降春雪,小狗身上沾满雪花.jpg
4月13日下午,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被黄沙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味.jpg
4月13日下午14时左右,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出现沙尘暴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10米.jpg
6.jpg
9.jpg
10.jpg
此次冰雹天气为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镇历史以来出现最早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jpg
此次降雹过程持续了15分钟,降水量达24.0毫米,最大冰雹直径为8毫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的父母催婚好象没那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啥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 发表于 2018-3-5 09:51
广东的父母催婚好象没那么严重

菲律宾推动离婚合法 此前申请离婚最低需4800美元

2018年03月16日 00:27 环球网

  原标题:是穷人枷锁还是富人“特权”?菲律宾艰难推动离婚合法化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约记者 赵龙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八成人口信奉天主教的菲律宾是世界上除梵蒂冈外唯一一个法律禁止离婚的国家。在菲律宾,富人尚有希望通过宛如“奢侈品”的复杂程序实现离婚,但穷人一旦“找错人”就只能接受现实。近期,菲律宾人争取离婚合法化的努力取得重大突破。有人认为这将极大造福陷入失败婚姻的穷人,尤其是贫困的女性。
  14日,菲律宾众议院经口头表决二读通过《绝对离婚法》。根据该法案,感情破裂的夫妻可被依法宣布离婚,随后夫妻关系解除,夫妻双方可以再婚。根据菲律宾现行的《家庭法》,在法律不允许离婚的前提下,实在无法一起生活的夫妻可向法院申请分居或者无效婚姻关系。申请分居者可以不再共同生活,但婚姻关系仍然存在,因此不能再婚。申请无效婚姻者可以最终证明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无效,从而可以再婚。据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和前妻伊丽莎白就是通过申请“无效婚姻”实现“离婚”。而无论申请哪种方式,面对申请人的都是繁杂的手续、昂贵的律师费以及少则几个月多则好几年的时间。而根据菲律宾刑法,已婚女性在未办理分居手续的情况下与除丈夫以外的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属于“通奸罪”,可被判刑。
  法新社15日称,菲律宾申请“无效婚姻”的程序可持续1年到10年不等,最低费用也达到4800美元。而近年来菲律宾申请“无效婚姻”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申请者更是超过1万人。倡导离婚合法化的菲众议院议长、杜特尔特的盟友潘塔莱翁·阿尔瓦雷兹表示,国家对这种状况视而不见是愚蠢的,他要帮助婚姻破裂的穷人合法离婚。传出过婚外情的阿尔瓦雷兹自己也申请过“离婚”。
  新的离婚合法化法案明确指出将确保花费低廉,让穷人“离得起婚”。该法案还规定,夫妻提出离婚申请后须先经过半年“冷却期”,其间法庭应“全力”推动双方破镜重圆。婚姻中的任何一方胁迫或串通另一方申请离婚,将被处以5年徒刑并罚款20万菲律宾比索。
  菲律宾人早在1999年就开始尝试使离婚合法化。一份民调曾显示,该国半数以上人口支持离婚合法化,然而这一尝试却遭到菲律宾天主教会极力反对。此次的绝对离婚法仍遭到天主教会坚决反对。教会方面13日发表声明称,议员应考虑轻易草率离婚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包括影响离婚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环球时报》记者大致梳理发现,菲律宾社交媒体上有七八成网民支持离婚合法化,认为禁止离婚不符合当前家庭发展的趋势。很多网民指出,允许离婚更能促进夫妻感情和谐健康发展。一旦该法案通过,将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而非对夫妻感情的威胁。不过也有人担心,法案通过后,夫妻抚养权、财产和债务分割等可能成为新的问题。下一步,法案将被提请参议院审议并面对保守派反对。法新社报道称,一直对天主教会持批评态度的杜特尔特尚未参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鉴于天主教方面的反对,该法案最终能否通过还是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话题 | 把15岁女儿当商品 高价彩礼前还有亲情吗

  中小学陆续开学了,正在安康市石泉县某中学读书的小青(化名)却并没有报道,学校发现小青没来上学,竟是因为她的父母趁春节期间将她许配给了同村男子杨某。
  事情可谓是一波三折。当地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对小青父母说法教育,小青的父母认为家里实在困难,想让小青早点出嫁换取彩礼钱帮家里度过难关,现在已经收了杨某的彩礼,不嫁女儿不行。而小青也以为家人分忧为由不愿返校报名。
  司法所要求小青3月8日返校,但小青当天未到学校,司法所再次上门,终于让小青回到了学校。
  据了解,这不是小青父母第一次要卖女儿了,现在他们正在闹离婚,更想甩掉小青这个包袱,顺便再捞上一笔。小青说,在上学期的一次考试中她母亲将她带走,要给她介绍婆家,自己就更不敢去学校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青家墙上挂着的“家和万事兴”,此时成了莫大的讽刺)
  把15岁女儿当商品 明码标价的彩礼面前真的还有亲情吗
  西安新闻网的《陕西安康15岁女孩开学没到校,竟是被父母拉去订婚换彩礼钱》认为这种卖女的买卖婚姻背后是农村地区对父母与子女关系在法律上的认识不清——
  “本案中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认识概念极度模糊。从法理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仅是私法关系,也是公法关系。在现实中,少部分父母并不具备监护子女的能力和意愿。父母监护自己的子女似乎是天经地义,但这天然的监护权并非不可剥夺。”
  而澎湃新闻的西坡在《对拿15岁女儿换彩礼的父母不能只批评教育》也认为这起买卖婚姻的背后是父母将子女看为“附属品”。这起荒唐的订婚,实质是“卖女儿”——
  “据知情群众反映,小青父母已经不止一次为小青找婆家了,而且小青父母正在闹离婚,都想甩掉小青这个包袱顺便再捞上一笔。看来这对父母把小青视为‘共同财产’了。哪怕孩子自己表示‘情愿’,也不能为这对父母减轻任何责任。”
  “小青父母口口声声‘家里困难’,就连小青都表示‘情愿为家庭分忧’。小青父母为她找到的‘另一半’杨某已经25岁,这个年龄在农村已属大龄青年,或许存在择偶困难的情形。这起荒唐的订婚,实质就是买卖婚姻,通俗地说就是‘卖女儿’。”
  其实经济落后的地区,用未成年的女儿换彩礼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贵州毕节纳雍县,男方给了父亲3万元钱,14岁的飞飞就被领走,而飞飞的二姐13岁就嫁出去了,已经生了4个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岁的飞飞和她的姐姐)
  这次的小青幸运的去上了学,但还有很多的女孩正在经历着这种噩运。
  而且这篇文章也指出不仅仅是简单的风俗问题,涉及到“未成年人”与“胁迫结婚”,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法律问题。
  “与一般的有关彩礼的新闻不同,此事牵涉未成年人,所以不是简单的风俗问题,而是更严肃的法律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要求撤销该婚姻。而且小青若未到法定婚龄便与杨某结婚,这桩婚姻也属于无效婚姻。也就是说,这笔‘买卖’的双方都是法盲。”
  “根据法律规定,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父母,可以被依法撤销监护权。15岁女孩被订婚,应该属于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项。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干脆、有力的惩戒,而是反复进行的口头劝说。听劝便见好就收,不听劝再劝一遍。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当地政府的无奈,如果撤销了小青父母的监护权,谁来接手是一个难题。但只有劝说没有惩戒,明显不利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落实。”
  编辑有话说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父母做的都是为你好,在小青这里,变成了最扎心的一句话。
  这种父母对子女,是用对商品的眼光看的,我生你养你,我付出了,你就是我的财产了,我养儿不就是为了有回报吗?但,生育养育并不等于驾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女儿首先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才是父母的女儿。更可怕的是,小青自己也是情愿的,认为这样是体谅父母的。比错误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了,连受害人也认为这样一个逻辑是行的通的。
  “未成年女性被迫早婚”早已不是个例。2014年底到2015年初,有学者在云南某少数民族自治县调查发现早婚率占到50%-70%。女性在低年龄段、尤其是未成年时进入婚姻的情况比男性要严重得多。(杨晶 梁海艳《中国30年早婚变化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如果说,父母对子女的假亲情是一种讥讽,那么明码标价的“彩礼”,用彩礼卖女儿,女性地位低下或许才是更大的思想顽疾。
  彩礼,有的地方也叫“聘礼”、“纳彩”。从民间风俗上讲,彩礼是男方家庭为了向女方家庭表示缔结婚姻的诚意,而在财物上的赠与。虽然有的彩礼是为了表示“诚意”,但很多彩礼实质上就是“补偿”:是对女方家庭失去一个人口的补偿。这种“补偿”的性质意味着彩礼就是“买卖婚等价物”,用女性的劣势地位换取相应的经济补偿。特别是在城镇婚姻生态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的男性成为了婚姻市场里的需求方,所以近年来关于陋俗彩礼的新闻才层出不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8.8万天价彩礼视频惹热议)
  学者陶自祥认为在从夫居为主流的婚居模式中,作为男方对女方养育以及丧失劳动力的补偿,彩礼一直在农村普遍存在,但是彩礼并非转给小夫妻,更多家庭可能转给了女方的兄弟,用来作为兄弟娶亲的彩礼,因此女方家庭同样希望女儿能早点结婚获得为儿子娶亲的资本。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很难摆脱成为家庭牺牲品的命运,迟早是别人家媳妇的女儿应该为“父母”“兄弟”做出牺牲——到现在,这种思维惯性也很难摆脱。这种牺牲女性,将女性工具化的思想不根除,还会有更多的悲剧发生。
  不久前引起热议的小品里面有一段话:“我跟我老婆从订婚到结婚,总共花了四万块钱。她24岁嫁给我,假设84岁离开这个世界,也就意味着在我们家,生活了60年,也就是21900天。我花了四万块买了她21900天,平均一天才合1.826元。一天不到两块钱。她要为这个家打扫卫生,照顾老人下地干活,你现在雇个保姆,一个月不得花三千多,我这一天花不到两块钱,有什么理由不爱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则小品的言论引起争议)
  小品本身或无恶意,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出钱买媳妇与卖女儿赚彩礼都是对女性的物化——夫家用一定财产将“女性”买了过来,从此成为了夫家的私有财产,生育工具和长期劳动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河北农村“零彩礼”小夫妻走红,新娘曾说:“两个人共同打拼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比结婚彩礼更重要”)
  男女平等,思想自由,婚姻独立任重而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4-19 18:01 , Processed in 0.0883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