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九月
查看: 689|回复: 7

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这事很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一则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军事版块的头条——中国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弹道导弹拦截实验。
  按照此前发布过的消息显示,这是中国第四次成功进行此类试验。与此同时,国防部官方微博称,“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在岛叔看来,官方说的也的确是大实话,中国的历次实验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发展自身国防建设。
  毕竟前几日,美国刚刚发布了最新版《核态势评估》,里面不仅要“扩大允许美国使用核武器的范围”,还要“发展门类更加丰富的核武器,以提高核威慑力”;再往前看,我们的邻居印度也刚刚发射了“烈火”-5弹道导弹,而这一导弹则号称可达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在这个形势下,中国部署自己可靠的反导系统,当然是十分必要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反导
  那么,这次中国成功实施的陆基中段弹道导弹拦截实验,到底是什么呢?岛叔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弹道导弹的飞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当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飞出大气层之前,这一阶段叫做上升段;之后,导弹飞行飞出大气层,在大气层外飞向目标,这一阶段是飞行中段:重返大气层后,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方继而命中目标,这一阶段被称为重返大气层阶段,或者叫末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针对导弹的三种飞行阶段,自然而然也就分别对应了三种拦截方式:“助推段”防御系统,“中段”防御系统和“末段”防御系统。其中在导弹飞行中段时进行拦截,是现在最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在中段时,导弹已经飞出大气层,这时进行拦截,就能大大降低导弹带来的杀伤性。虽然在中段时,导弹自身会进行分离,分离出去的部分会以“假目标”的形式干扰拦截,但是相比其他两种,可行性还是要高得多。
  上升段拦截的难度在于,反应时间太短了,当你发现后再去拦截,导弹早飞到中段了。所以美国在研究激光武器,可是即便如此,杀伤距离依旧是一个槛。目前美国ABL机载激光武器具有上千公里的射程,对付中小国家的导弹也许可以,但是对于中俄这样国土广袤的国家,显然有点够不着。而且人家的“反导”系统也不是吃干饭的,估计你刚到就把你打下来了。
  而在末端,导弹飞行速度很快,如果反应不及时或者一个没瞄准,导弹可就直接落在自己脑袋上了,这后果可就更难想象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环球网
  历史
  前文也提到了,中国此前进行过多次类似的“反导”实验,一次也比一次成功,可见国家对“反导”的重视程度。其实这从历史上“反导”设施建设发挥的重大作用上,也能一探究竟。
  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起,美苏之间就用上万枚装有核弹头的导弹指向对方,双方借此可以轻易地将对方瞬间送回“石器时代”。为了能在这样一种灭绝性的战争中生存下来,苏联开发了“橡皮套鞋”式反导系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够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无论导弹自身的性能还是精准性都差强人意。这时,战斗民族想到了一个办法,将核弹头装置在拦截弹上,只要雷达提供一个粗略的飞行轨迹,“橡皮套鞋”就可以将敌方导弹淹没在自己核弹头巨大的杀伤范围里了。
  虽然苏联这一招无异于“丢卒保帅”,但是也让美国坐立难安。苏联如果大规模部署这种武器,就意味着苏联在战争中虽然会“伤筋动骨”,但依旧能够幸存。反观美国可就不一定了。
  因此,美国也立即开始了自己的反导开发,只不过美国显然不可能按照苏联人的套路来,可又一时半会跨不过“精确制导”这个关键的技术门槛,所以能做的只有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加紧综合核打击能力建设,让苏联感觉到更大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坐下来进行谈判。
  根据美苏当时达成的协定,双方可以各自建立一个反导系统,但是要么用来防御首都周围,要么用来防御某重要核武器基地。这个“诡异”的协定让苏联的反导系统在既成事实情况下,让美国也合理地获得了一个开发反导系统的理由,但双方因此又是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个结果,应当说还是维护了世界和平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里根上台之后,美国提出了所谓“星球大战”的SDI防御构想,试图再次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预警指挥和多手段拦截的反导系统,将美国全部国土笼罩起来。根据这个构想,美国将开发一系列用于预警苏联发射弹道导弹的红外卫星、追踪苏联弹道核潜艇的海洋监视卫星、为拦截提供导弹数据的雷达卫星和通讯中继卫星等等,另外还专门开发了反卫星导弹和“杀手卫星”作为战时破坏苏联对应的卫星系统之用。
  这个计划非常完美,以至于远远超过了美国当时承受的能力,真正具有可行性那一天似乎遥不可及。尽管如此,苏联却还是坐不住了:一边拼命开发类似的武器系统,另一边卖力扩充自己的导弹数量,打算用足够大的“导弹雨”去穿破美国这把“伞”。最终结果,大家也在历史课本里读到了:1991年年底,不堪重负的苏联步入了人类历史上其他庞大帝国的后尘,瓦解了。
  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冷战胜利者立即宣布中止SDI计划,将其缩水为“NMD+TMD”模式,即NMD国家导弹防御计划负责防卫美国本土不受弹道导弹的袭击,TMD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保护海外美国驻军和盟友不受此类袭击。这一来,SDI怎么看都是一场美国“假戏真唱”让苏联吃亏上当的骗局。
  公允的说,SDI不管是不是骗局,至少提出的思路是相当具有合理性的,那就是:第一,要想摧毁弹道导弹就必须有足够强大的监视网络,红外预警卫星、雷达卫星网络和地面强大的雷达监视跟踪能力一个也不能少;第二,陆基拦截系统应当是多层次的,分别为低空对洲际导弹弹头的拦截和短程导弹的拦截,中高空对洲际导弹和中远程导弹弹头进行拦截;第三,在未来应当努力开发摧毁敌方上升段飞行中导弹的能力,毕竟处于上升段的弹道导弹不会像燕子一样四处乱飞;第四,激光或者电磁炮等定向能武器系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如今,苏联已经不存在了,美国也无所顾忌地将当年限制开发反导能力的条约彻底扔进了纸篓,开始大力发展“NMD+TMD”。今天美国的反导预警卫星网络虽然没有真的像SDI中要求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基本够用,而脱胎于SDI的陆基/海基拦截系统的“NMD+TMD”也逐步完善,ABL机载激光武器系统也初步成功拦截了一枚上千公里之外的上升段弹道导弹。
  这次,中国搞得这个试验能够成功,显然也是在借鉴美国这个思路上下了功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弹发射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伞”
  当然,美国对中国的反导设施建设成就也不会“视而不见”。
  前段时间,韩国“开门放鬼”引入“萨德”系统,其实就是美国TMD中核心一环,专司中高空拦截。美国之所以要在中国门口部署这玩意,奥秘就在于“萨德”系统的雷达正是美国的全球导弹防御网络的一个节点,中国一旦发射导弹,美国就可以第一时间拿到中国的导弹弹道数据。毕竟,现在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嫌自己拿到的数据太多。数据越多结果越精确嘛。
  当然了,美国眼里也不光盯着中国,对俄罗斯那边下手更狠。目前,俄罗斯向西威慑同为核国家的英法的打击路线,已基本被美国锁死。未来如果美国“宙斯盾”配备的拦截弹加大飞行速度,则干脆让俄罗斯在欧洲部分领土上部署的洲际导弹都成为摆设。
  美国现在虽然抱着世界上一流规模和水准的核武库,但似乎还是有点不放心。这不,前几天又打算投入4000亿对其进行更新换代,而且还放话说将来看谁不顺眼,没准就丢一个过去。嗯,对了,美国人很直率地说了,他最近看不顺眼的名单不算太长,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几个吧。
  岛叔倒是从来都相信美国的“耿直”,一般说到就能做到,这次打算动用核武器去对付常规对手的话,恐怕掺不了假。
  现在特朗普虽然没有放松对其他盟友的剥削压榨,但还是一直嚷嚷着“钱紧”。这个时候美国还想像老大一样,时不时去“管教”一下其他国家,怎么能不考虑成本呢?想想看,百八十架飞机、千把个炸弹,“战斧”一枚也几百万美元。万一在深陷战场出不来的话,那钱就更海了去喽……可是核武器就经济实惠啊,只要一枚最小号的下去,“咣当”一声周围数百米立马玉石俱焚,问题解决了。
  现在,美国打算心情不好时候就丢原子弹,迟早逼得更多国家也勒紧裤腰带去搞一个在家里存着,图个安心。未来导弹技术和核武器扩散,风险谁来承担?
  这样子下去,这个世界还能和平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在众所周知的是,世界上反导系统建设上的主要玩家是中美俄三国。中国这两年奋起直追,但与美国依旧有差距;俄罗斯虽然底子厚,可是近些年一直过得不太宽裕,进展也不太大。
  但是中俄之间现在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信程度很高,所以携手一起搞了搞联合反导演习,互相学习一下总可以吧?未来中国在这方面还得加油,努力卷起袖子接茬干,毕竟这个世界不太平啊。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面提到的《美苏限制反导条约》的思路。你有剑,我有剑,大家不会轻举妄动。但是你现在穿着盔甲佩着剑,还盘算着对我动刀子,我显然只有剑是不够的,我也得套上盔甲啊,这样子大家才会继续相安无事嘛。
  所以中国说我们搞搞反导研究什么的,就是自己搞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用的,不针对任何人,这是大实话。
  文/千里岩
  编辑/百里云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在测电磁炮或是轨道炮 面临使用寿命短等大难题

2018年02月06日 08:28 新浪军事

  这几天各界聊中国电磁炮的文章已经太多太多,能写的角度大家也写的差不多了,不过有一些重要的地方还是有必要再啰嗦几句的。在本菜第一篇电磁炮的文章里提到说轨道炮的寿命问题是目前美国电磁炮技术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中国能在电磁炮领域另辟蹊径采用线圈炮的话也许能绕开轨道炮的技术难题实现弯道超车。这句话被不少读者解读为中国电磁炮可能采用的线圈炮,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中国电磁炮采用重接炮的说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随着海洋山号电磁炮试验舰高清大图的曝光,认为是线圈炮的那部分读者恐怕要失望了。本菜不负责任(yicuidingyin)的判断目前海洋山号试验舰上的电磁炮大概率用的是轨道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之所以得出海洋山号试验舰上电磁炮是轨道炮的结论,是因为在结构上其与美国GE公司的电磁炮还有BAE公司的轨道炮结构类似。从外观上讲,这类电磁炮最典型的识别特征是炮身呈椭圆形,炮管根部包裹在用于俯仰的摇架之中。由于轨道炮比普通身管火炮更在意炮身的直度,所以轨道炮的平衡机连接在了炮身的中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轨道电磁炮的摇架往往都粗的吓人,但并不能由此证明轨道炮的威力有很多大。因为目前轨道炮的主流设计都是以高速轻弹丸为主,真正与电磁炮威力相关的是加载到轨道上的电流有多大。

  之所以各国目前实用化的电磁炮都选择了轨道炮的构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轨道炮的结构简单并且非常紧凑;而线圈炮的结构相对复杂,不利于工程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六我来了 发表于 2018-2-13 17:52
中国在测电磁炮或是轨道炮 面临使用寿命短等大难题

2018年02月06日 08:28 新浪军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海洋山号上的电磁炮是线圈炮上,在其炮身上应该有与上图中的电磁枪有相似的线圈机构,而事实上这一点是并不存在的。

  其次、轨道炮具有发射稳定性好,炮弹在发射过程中受力均匀,炮弹初速可以由加载电流大小精确控制;反观线圈炮、理论上比轨道炮效率更高,但是在实际中往往由于各线圈间的同步问题而使得炮弹发射的稳定性并不如想象中的好。

  第三、线圈炮虽然规避了大电流对于炮身的冲击,但是弹丸在加速时,位于弹丸之上的电枢线圈一样会生产很大的电流。如果弹丸要达到很高的速度,我们就不得不考虑电枢线圈过热对于弹丸本体的影响。此外当高速运动时电枢线圈会产生很高的反电动势阻碍速度的提高,并且电枢线圈与驱动线圈的互相作用需要电枢线圈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公众很难认清楚不同原理电磁炮之间的差异。通常来讲目前轨道炮适合“高初速轻炮弹”的用途;虽然大家公认线圈炮理论上比轨道炮的效率更高,但是在应用上,线圈炮通常是将一个大的载荷打到需要的速度,比如马院士的一干用于弹射导弹的线圈炮发射器;或者是根据其加载电流小的特点,比如现在民间爱好者们搞的一干手持电磁发射器。至于什么重接炮其实可以看做是线圈炮的一种变形,连炮管都不需要,又怎能是海洋山号试验舰上的电磁炮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说了这么多,很多朋友仍然会问那电磁炮的轨道寿命啊,高耗能啊该怎么解决呢?轨道寿命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瞬间大电流对于轨道的和电枢的冲击和两者之间的摩擦,只要对于炮口动能的目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总能通过采用导电性能更好且强度够高的材料来将到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电磁炮高耗能的问题,虽然目前超高功率密度的电源很难实现,但是在电磁炮应用领域可以通过串联或者并联若干功率密度稍小的电源来实现。只要威力够劲儿,电源笨一点又不是不能接受。就像早期的笔记本,续航是差了一点,可又有谁因为笔记本的续航差而放弃使用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本文的末尾,告诉一个分辨轨道炮和线圈炮的小窍门。某种电磁炮在射击时如果有闪光的话,其一定就是轨道炮。因为当轨道炮的弹丸出膛之后,剩余的能量会以电弧放电的形式而被消耗掉。如果在射击时没有炮口闪光则一定是线圈炮。(作者署名:炮霸707的军事小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航发技术获两项大奖引德国求购 西方网友这样说

2018年02月06日 08:36 新浪军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航空发动机

  在一月中旬,媒体披露德国求购中国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相关高科技技术和设备,举世哗然,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德国制造”向中国求购高科技装备,这放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现在成为了现实。不过媒体报道,鉴于这项交易的涉及中国高科技的输出,非常敏感。是否最终成交还是未知数。

  港媒报道,德国向中国求购的是喷气式飞机发动机使用的涡轮叶片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在这个领域,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除了加工技术、在合金材料、启动设计也取得了突破,这使得中国拥有生产强大性能的喷气发动机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六我来了 发表于 2018-2-13 17:53
中国航发技术获两项大奖引德国求购 西方网友这样说

2018年02月06日 08:36 新浪军事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涡扇-15发动机,这是被认为与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喷气发动机普惠F119性能相当,F119是美军F-22战斗机的指配发动机,涡扇-15是专为中国歼-20战斗机设计的。据消息称,在2018年,这款发动机将安装上最新的歼-20战斗机上。

  一向出口先进机器设备的德国求购中国的制造设备和技术,这让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航空发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六我来了 发表于 2018-2-13 17:53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涡扇-15发动机,这是被认为与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喷气发动机普惠F119性能相当,F119是 ...

  自2010年以来,中国涡轮叶片技术的突破获得了众多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包括独特的结构设计、能承受超高温度的新型单晶合金。在前不久,中国宣布两项涡轮叶片相关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这些都证明了中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

  德国人求购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超快机关在涡轮叶片上加工的技术和设备,这种技术和工艺同美国英国采用的加工工艺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科学家声称,这项技术已经超过了美英的同类技术。

  该新闻经报道后,引发国外网友的评论,有网友称,二战之后,德国在喷气飞机发动机技术上并不领先,向中国求购也属于正常现象,中国发展很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有位对该领域比较关注的外国网友称:中国在2017年7月就发明了一种“超级钢”,性能得到提升,成本下降。然后在同年9月,中国宣布突破了新型单晶叶片的设计。。。中国将多种发明累计在一起,最终会生产出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高质量喷气发动机。

  另有网友称: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发展到让西欧国家都想求购的程度,这是非常明显的进步。

  更有网友对中国赞不绝口:一个繁荣的中国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强大,正如美国学者令人震惊的坦承,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带。(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月论坛 ( ICP12066444 )

GMT+8, 2024-3-28 18:35 , Processed in 0.1240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